冬至詩
南北朝·鮑照
舟遷莊甚笑,水流孔急嘆。
景移風度改,日至晷回換。
眇眇負霜鶴,皎皎帶云鴈。
長河結瓓玕,層冰如玉岸。
哀哀古老容,慘顏愁歲晏。
催促時節過,逼迫聚離散。
美人還未央,鳴箏誰與彈。
賞析
在上古時期,冬至是新年的開始;在中古時期,冬至與寒食、年節并稱三大節,冬至被視為“亞歲”。冬至成為隆重節日,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民間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所以冬至日更容易使古人感嘆時光流逝,年華不在。首聯用莊子“無待”和孔子“逝者如斯夫”的典故,接下來用自然界的太陽、日影、霜鶴、云鴈、長河、層冰來表達自然風物的變化,然后哀嘆自己容顏的衰老,值此節日卻被迫與親朋離散,眼前缺少一個知音的佳人!
冬至夜作
唐·韓偓
中宵忽見動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應枯草綠,九重先覺凍云開。
陰冰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
不道慘舒無定分,卻憂蚊響又成雷。
賞析
葭jiā,指初生的蘆葦。古人在冬至之日還常用葭莩(蘆葦里的白色薄膜)之灰來占卜氣候,依據的就是華夏音樂理論中的“十二律”。古人燒蘆葦薄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氣候。某一節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飛出,示該節候已到。按照古人的經驗,冬至日里,葭灰當從黃鐘律管中飛出。首句指的`就是“葭灰占律”!岸烈魂柹保啥陵枤獍l動想到早梅開放,枯草變綠,冰凍溶解,······此詩寄托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定和對未來的一絲擔憂。
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閑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賞析
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辟卦中,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征陽氣初生,故稱“冬至一陽生”。所以詩中說“一陽先入御溝春!比娡嘎冻鲆还尚老仓椤
小 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賞析
民間將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岸陵柹河謥怼庇玫氖恰岸烈魂柹钡牡涔,六陰剝盡,一陽來復,等待春天的到來!按递缌軇语w灰”用的是“葭灰占律”典故。
陸游有《辛酉冬至》詩:“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杜甫有《小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白居易有《邯鄲冬至夜》:“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夜懷湘靈》:“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小歲日對酒吟錢湖州所寄詩》“獨酌無多興,閑吟有所思.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楊柳初黃日,髭須半白時.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