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誰有三年級下冊《狼和鹿》的教案?

回答
語文迷問答

2017-03-30

《狼和鹿》教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想讓大家用自己的話來給我們描述一下我們非常熟悉的兩種動物的特點。(板書:狼)說說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帶“狼”字的成語,能說幾個嗎?(聲名狼藉、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吞虎咽……)(板書:鹿)鹿又給你怎樣的印象?

2.作為課題,想想課文可能要寫什么?

3.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狼和鹿的身上,讓我們借助課文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有什么好的辦法?

檢查讀書情況,個別學生分段讀。

三、檢查自學。

1.檢查詞語。本文二類字特別多,要讀準。

多音字:泊提倒只著

難寫字:毀凱染蔥

2.讀懂每一節寫了什么。

(1)鹿在森林中嬉戲,但要提防狼的暗算。

(2)人們恨狼殺狼。

(3)鹿群大量繁殖,森林和鹿群都遭了殃。

(4)人們終于明白了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鹿是毀滅自己和森林的“禍首”。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說說課文講了什么?

(出示詞語,檢查朗讀,說說主要內容。

森林蔥綠提防

捕殺哀嚎王國消退蔓延災難降臨

功臣禍首)

二、緊扣“變”,找根源。

1.請你說說,課文中所描寫事物,前后哪些發生了變化?

(狼變少,滅絕;鹿增多,又變少;森林,由蔥綠變得綠色消退,枯黃蔓延)

2.為什么有如此多的變化?這變化的根源是什么?讀第二節找一找。

3.交流。槍聲()。

三、細看前后變化:

1.槍聲響起前,我們能在凱巴伯森林看到怎樣的畫面?

(1)默讀第1節。

(2)說說看到的畫面情景。

森林:

小鳥:

鹿:嬉戲。想象嬉戲的情景。(怎樣嬉戲?)

狼:暗算鹿。怎樣暗算?

(所以鹿在嬉戲的同時,也有憂患,要提防狼的暗算。)

(3)齊讀這幅畫面。

評議:

(4)說一說感受。

這是()的畫面。

(美麗活潑和諧寧靜快樂和威脅共存……)

2.25年的槍聲改變了這一切。

(1)默讀第三節,想一想。

(2)說說看到的情景。

鹿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是怎樣的情景?

森林的變化:灌木、小樹、嫩枝、樹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1)消退、蔓延理解詞語意思。區別消退、消失

2)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會導致什么后果?

引讀:一年過去了,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十年過去了,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二十年過去了,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3)鹿又有了變化:

(3)分層朗讀。

(4)槍聲()。

3.凱巴伯的人們也如夢初醒。他們明白了什么?

(1)指名讀第4節。

(2)交流: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1)“居然”是什么意思?狼怎么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板書:三者關系圖。

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為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2)“禍首”什么意思?鹿怎么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真正的“禍首”是誰?

4.綜觀全文,課文中哪些情形是凱巴伯人們或者是你根本沒想到的?用“居然”說說。

5.面對被破壞的森林,覺醒的人們(包括我們)有什么話要說?請寫一寫。

(1)寫——交流。

(2)其實天地之間有桿稱。狼鹿共存,好比是一架天平。當有意殺狼保鹿,反而失去了平衡。


擴展資料

《狼和鹿》教案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消退、蔓延、功臣、禍首”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概括在凱巴伯森林里發生的事。

3、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禍首”的真正原因。

4、理解事物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事物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禍首”的真正原因。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給大家認識,它們是誰?(出示圖片,板書課題)

2、這兩位朋友給你留下來怎樣的印象?誰來說說?(媒體出示)那它們又是什么關系呢?(板書:天敵)

3、齊讀課題。

4、這兩位朋友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最后是怎樣評價的呢?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1)媒體出示句子。

(2)質疑。

過渡: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交流。

3、師板書,并指導復述。

4、過渡:那凱巴伯森林到底是一座怎樣的森林呢?

三、研讀課文,感悟體會

(一)通過比較,感受森林的變化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用直線劃出描寫凱巴伯森林前后景象的句子。(媒體出示

出示句子1

1)哪些詞寫出了森林的美麗和富有生機?(抓住關鍵詞:“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2)結合圖片抓住優美的詞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森林的美。

過渡:二十多年過去了凱巴伯森林又呈現怎樣的景象呢?

出示句子2

1)小組讀,思考:從這句話中你能看出森林有怎樣的變化?(理解“消退”、“蔓延”)

2)結合圖片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你的憐惜之情。

2、圖片比較,指導男女生對讀,感受森林的變化。

過渡:讀到這里,我們不禁產生了疑問——

(二)探究鹿群的變化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1,3節,用波浪線劃出鹿群前后發生變化的語句,然后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全班交流。(媒體出示)

3、師:從表格中你發現了什么?想說什么?

4、出示圖片,指導朗讀。

(三)感受狼的凄慘場面

1、過渡:那么森林和鹿群的變化是由誰引起的'呢?(生答)是啊,狼的大量捕殺正是森林和鹿群變化的導火線,當時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看到狼是何反應?(出示句子)

2、自由讀課文第2節,想一想:從哪兒可以看出人們恨透了狼?(媒體出示,交流,體會人們的殘忍)

3、指導朗讀,讀出人們對狼的恨之入骨。

(四)總結原因

1、過渡:當地居民捕殺狼是為了什么?然而事實上像他們預想的那樣嗎?

2、讀課文最后一節,想想: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事情出乎他們的預料?(出示,體會朗讀)

3、同學們學到這里,你能回答先前提出的問題了嗎?用上“因為——,所以—— 的句式說一說原因。

4、想象說話:

如果我是當地的居民,會想些————。

如果我是當地的居民,會說些————。

四、課堂升華,感悟

1、師舉例說明。

2、悟出道理,板書總結。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閱讀新體驗”

2、請同學們發揮想象續寫這個故事


語文迷教案欄目找一下有啊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自拍vr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五月天免费精品视频 | 我要看亚洲中字幕毛带 | 最新国产自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