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得寸得尺的成語解釋

時間:2021-04-27 10:09:24 成語 我要投稿

得寸得尺的成語解釋

  【成語名字】得寸得尺

  【漢語拼音】dé cùn dé chǐ

  【近義詞】:得隴望蜀、貪得無厭

  【反義詞】:寸進尺退、知足不辱、知足常樂

  【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成語解釋】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得寸得尺造句】我就知道你這一讓步,對方一定會得寸得尺地提出更多的要求。

  【得寸得尺的成語故事】

  戰國末期,秦、韓、趙、魏、齊、楚、燕七雄爭霸,其中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后,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并其它六國,以統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準備以穰侯領軍,越過韓、魏兩國而伐齊。但當時秦國的策士范雎以為此法不可行,便阻止秦國的.進攻,并向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他說:“現在齊國勢力算是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軍隊必須要經過韓、魏兩國,這就已經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過少,難以取勝;出兵過多,又有傷國力。即使打勝了,齊國的土地必須越過韓、魏兩國才能到達,距離如此遙遠,根本也很難守住,所以不如采『遠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地,都將穩穩當當地為大王您所擁有,就能逐漸統一天下了。若舍此法而偏偏要去攻打相隔遙遠的國家,那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秦昭王聽了以后,便采用范雎的策略,積極向東侵略,果然在許多戰役中取得勝利,迫使另一強國楚國數度遷都,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基礎。在范雎勸諫秦王的話中有“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本是指攻打所得土地,每一寸、每一尺都掌握在秦王手中,后來“得寸進尺”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但語義有所差異,指的是為得到一些利益,即想進而獲得更多利益,用來比喻貪得無厭。

【得寸得尺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的解釋01-28

經典成語及解釋07-12

猴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06

形容快的成語的成語及解釋09-10

描寫春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20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5-26

關于智商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29

《史記》成語及解釋03-07

常用成語及解釋精選05-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天天看片免费 | 真实的国产乱××××在线91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