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流西落成語解釋
【成語】:東流西落
【拼音】:dōng liú xī lu
【簡拼】:dlxl
【解釋】:形容四處流浪,流落四方。
【出處】:南朝·陳·徐陵《在北齊與楊仆射書》:“又聞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風行雨散,東播西流。”
【示例】:再從東京一失業下來,只好成為流浪奴隸,~地隨著有工做的地方向四處的鄉下移動。 郭沫若《雞之歸去來》
【近義詞】:東播西流
【語法】:作謂語、賓語、狀語;用于生活
【順接】:落井下石 落井投石 落發為僧 落葉歸根 落葉知秋 落地生根 落成典禮 落拓不羈
【順接】:半零不落 傍人籬落 不上不落 草木黃落 參差錯落 潮漲潮落 唇腐齒落 此起彼落
【逆接】:避世墻東 拆西補東 道西說東 斗柄指東 馬首欲東 萬折必東 吾道將東 朝西暮東
【逆接】:東三西四 東東西西 東亞病夫 東京六姓 東作西成 東倒西欹 東倒西歪 東偷西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