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而不學的成語解釋
成語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困而不學的成語解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解釋: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成語出處:《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成語繁體:困而不壆
成語簡拼:KEBX
成語注音:ㄎㄨㄣˋ ㄦˊ ㄅㄨˋ ㄒㄩㄝ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困而不學作謂語;指遇到困難卻不肯學習。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困而學之
成語例子:困而不學,終于不知,斯為下爾。(清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第七卷)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孔子教育弟子:做君子要堅持學習,困而學之就會成為圣賢,困而不學那就沒希望了。重新振奮弟子們的士氣
押韻詞:愁腸百結、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堅苦卓絕、卓犖為杰、爬羅剔抉、色藝兩絕、志高行潔、耐人咀嚼、鳳友鸞諧、煦煦孑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