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成語解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成語解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拼音: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簡拼:
xblzbyjs
解釋: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認真對待。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示例:
持堅無術,末路蹉跎,~,彪之謂也。《北史·韓麒麟等傳論》
近義詞:
行百里者半九十
語法:
作分句;用于勸誡人
成語接龍:
順接:
十一千百 十一而稅 十七字詩 十七弟子 十萬火急 十萬火速 十三太保 十不一存
得一望十 論一增十 七老八十 問一答十 問十答十 聞一增十 聞一知十 一五一十
逆接:
按轡徐行 霸道橫行 敗德辱行 半路修行 苞苴公行 倍日并行 倍道兼行 倍道而行
行不從徑 行不副言 行不及言 行不履危 行不由徑 行不由路 行不知往 行不勝衣
成語故事:
相傳,秦王嬴政依靠秦國幾代積累的強大實力和天然的有利地形,加之實行了“遠交近攻”的“連橫”政策,幾年下來,六國有的被破滅,沒有滅亡的也被大大削弱。眼看著統一中國的大局已定,此時,秦王嬴政逐漸懈怠下來,把政事交給相國處理,自己卻在宮中尋歡作樂,享受起來。
一天,有一個年近九十歲的老人,從百里遠處趕到京城,讓侍衛通報一定要進宮面見秦王。嬴政覺得蹊蹺,便親自接見了老人。
進宮后,嬴政問道:“老人家,你這么大年齡,從那么遠的地方趕來,路上一定很辛苦吧!”
老人回答說:“是啊!我從家鄉出發,趕了十天,走了九十里的路程;又趕了十天,才走完了最后的十里路,好不容易趕到京城。”
嬴政聽后笑道:“老人家,你算錯了吧?起先十天就走了九十里路,后來的路怎么能走了十天呢?”
老人回答說:“走頭十天時,我一心趕路,精力充沛。但走了九十里以后,一方面實在覺得很累,另一方面也覺得沒有多少路了,所以就放松下來,那剩下的十里路,似乎越走越長,每走—步都要花出許多力氣,一直走了十天,才到了咸陽。這樣一算,前面的九十里路,只能算是路程的一半。”
嬴政點點頭,又問:“老人家趕了那么遠的路,如此辛苦地來見我,一定有什么重要的話想對我說吧?”
老人回答說:“我就是想把這走路的道理稟告大王。如今,我們秦國統一的大業眼看就要完成,但我覺得這就像我要走一百里路而已經走了九十里一樣,我希望大王把以往的成功看作是事業的一半,還有一半需要更大的努力去完成。如果現在放松下來,那以后的一半路就會特別難走,甚至會半途而廢,走不到終點!”
嬴政聽后很受震動,謝過老人忠告,從此再也不敢松懈,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統一六國的大業上去,最終完成了一統中國的大業。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及解釋10-12
成語的解釋01-28
關于智商的成語及成語解釋11-19
蛇的成語與解釋01-15
移風革俗的成語解釋12-22
男婚女嫁成語解釋04-21
請自隗始的成語解釋11-15
亡羊補牢的成語解釋04-22
亡羊補牢成語解釋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