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辨析:人心不古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你知道經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辨析:人心不古,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心不古
【注音】rén xīn bù gǔ
【典故】爭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 元·劉時中《端正好·上高監司》
【解釋】古:指古代的社會風尚。舊時指人心奸詐、刻薄,沒有古人淳厚。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慨嘆社會風氣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世風日下
【押韻詞】斷墨殘楮、載歌且舞、耳聞目睹、與物無忤、獲隴望蜀、清虛洞府、京兆眉嫵、朱雀玄武、傾腸倒腹、頭足異處。
【年代】古代
【英文】publicmorality is not what is used tobe
【日語】人心が軽薄(けいはく)である
【成語示例】奈近來人心不古,都尚奢華。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五回
【其它使用】面對此情此景,我們與其慨嘆風氣日下、人心不古,不如檢視一下我們的理論和觀念中存在的問題。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
人心不古成語故事
此成語就是出自劉時中的《端正好.上高監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不是我論黃數黑,怎禁他惡紫奪朱?爭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
劉時中即為著名曲家之一。元順帝天歷二年,江西大旱,劉時中見到災民受難的情況,于是作了兩套散曲《端正好》,上呈江西道廉訪使高納麟。
第一套的`內容陳述饑荒時「谷不登,麥不長」,民無以食的悲慘遭遇,而且憤怒地斥責了奸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現元代社會嚴重的階級壓榨。
第二套則是揭露官吏的無能與違法亂紀。他形容一群暴發戶般的官員為「沒見識街市匹夫」,彼此狼狽為奸,勾結作惡,盡日將精力耗費在吃喝嫖賭,完全不顧百姓生計。并申辯說:「不是我要講他們的壞話,但怎么能眼睜睜地看著邪惡戰勝正義?根本完全喪失了舊時代的淳樸,明明是人,但行事卻如禽獸一般。」
后來,人心不古演變為成語,用來感嘆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
【成語辨析:人心不古】相關文章:
人心不古成語05-15
人心不古的成語故事03-28
對成語舍本逐末的辨析05-11
高考常見成語辨析08-08
人心不古造句08-16
人心不古的故事01-28
成語一絲一毫的辨析及使用05-20
近義詞辨析04-06
辨析的近義詞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