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考試成語不丟分技巧

時間:2021-05-20 17:31:44 成語 我要投稿

考試成語不丟分技巧

  我想起一個詞——顧名思義。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名稱思考它的含義。

考試成語不丟分技巧

  漢語有這樣一個規律:語素構成詞匯,詞匯構成句子,句子構成篇章。很大程度上,詞語的意思就是語素含義相加。從這個角度講,成語的意思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四個漢字組合而成的。這樣,理解成語就可以顧名思義。可是有許多成語,“顧名思義”的結果卻往往會是“望文生義”。

  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知道,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有三:

  一是不知典故。中國有很多成語跟故事有關。比如“三人成虎”,你不能理解成人多力量大,因為它是有出處的。原意指三個人謊報集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二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漢語里有很多詞,意義不單一。它有常用義,還有非常用義。比如“危”,它有“危險”(如“國危矣”)義,也有“高”(如“危樓高百尺”)義,還有“端正”義(如“正襟危坐”)。那么成語“危言危行”的意思,就不會理解成“危險的.言行”,因為它的實際意義是“正直的言行”。再比如“不刊之論”,“刊”是“更改”意,所以此成語就是“不能更改的言論”。

  三是不理解詞語的比喻義。比如“江河日下”,顧名思義的話,它的意思就是“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但成語一般用它的比喻義——“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

  所以,為了避免望文生義,就要熟悉一些成語故事,掌握一些字詞意義,理解一些比喻對象。

  在此基礎上,還要結合語境,區分感情,注意對象,看清范圍,辯明謙敬,這樣成語才能有十之八成的熟練

  多一些顧名思義,少一些望文生義,成語的運用就會更加自如隨意。

【考試成語不丟分技巧】相關文章:

不啞不聾成語解釋01-11

不葷不素的成語解釋11-05

沉吟不語成語解釋01-11

分文不名成語解釋01-11

神色不驚成語解釋01-14

遭際不偶的成語解釋01-12

眼不轉睛的成語解釋11-21

赦不妄下的成語解釋11-16

分文不取的成語解釋01-11

成語“擬不于倫”詞典解析04-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三页 | 视频国产欧美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宗合 | 亚洲专区首页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精品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