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偽成語說不為題目的文章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通知》,指出一些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中存在隨意篡改、亂用成語問題,把“盡善盡美”改為“晉善晉美”,把“刻不容緩”改為“咳不容緩”等,對社會公眾尤其是未成年人產生誤導,必須堅決糾正。《通知》要求,廣播電視節目廣告用語不得隨意更換文字、變動結構或曲解內涵,不得在成語中隨意插入網絡語言或外國語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紹“十動然拒”“人艱不拆”等生造詞語。
在筆者的印象中,相關部門曾多次發通知、提要求,規范廣播電視節目及廣告用語。比如去年12月31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發過類似通知,明確提出“含有不規范用語的內容一律不得播出”。當時有報道稱,“業界人士紛紛響應支持”,“各電臺、電視臺迅速行動”。“雷聲”倒是挺大,“雨點”卻沒真正落下來。比如“晉善晉美”廣告片,似乎至今仍在央視播放。
廣播電視節目、廣告用語偽造詞語早已屢見不鮮。比如“××蚊香讓你‘默默無蚊’”“××女帽讓你‘一戴添嬌’”“××輪胎‘無與輪比’”“××藥品‘無胃不治’”等。又比如將“天生麗質”改為“天生勵志”,嘲笑一些人長相丑陋,只能靠努力改變命運;將“以貌取人”改為“以貌娶人”,指以外貌為擇偶標準……這些都是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民族文化的傷害乃至于褻瀆。
如此亂改成語,在“毀詞不倦”之后又“毀人不倦”——有一定語言文化的成年人讀到“偽成語”或許會一笑置之,但那些中小學生需要正確理解、規范使用詞語,會不會被“偽成語”誤導?不少中小學生甚至個別大學生,由于廣播電視節目、廣告篡改的成語深入人心,久而久之,對于哪些成語是正確的會“傻傻分不清”,使“偽成語”在其作文中頻頻出現,亂用起來甚至還理直氣壯。
為維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尊嚴,創造良好的語言運用環境,防止“偽成語”誤導青少年,有關部門確實該大力整頓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用語亂象。但“偽成語”為何多年剎不住,而“人艱不拆”等生造成語又茁壯生長呢?
我們并不缺相關法律法規,比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廣告法》《廣告審查標準》及《廣告語言文字管理暫行規定》。我們缺的是打擊“偽成語”的行政合力。由于“偽成語”量大面廣,從張貼于大街小巷的.“牛皮癬”,到隨手散發的DM雜志,再到各類電臺、電視臺、紙媒、網媒,“偽成語”的傳播無孔不入,就連一些主流媒體的文章標題、娛樂節目名稱也會篡改成語,更甭說玩新潮的“字幕君”了。
因此,打擊“偽成語”應形成合力、多管齊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對各類廣告中的此類“偽成語”一律封殺,不予核準登記,對違規者堅決重罰;廣電行政管理部門應對電臺、電視臺“偽成語”節目與廣告加強監管,對違規者一律停播和處罰;語委會也要走出書齋,常態化開展社會用語規范化檢查,并將違規線索舉報給相關部門。只要各個部門形成合力,再霸道的“偽成語”也要管。那么,那些“偽成語”節目與廣告或許就不會有恃無恐地“標新立異”了。
【對偽成語說不為題目的文章】相關文章:
描寫說的成語04-10
獰髯張目的成語解釋01-11
做遠比說重要勵志文章01-27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成語解釋01-12
不為五斗米折腰成語故事10-28
昭昭在目的成語解釋01-12
你說的人生苦短勵志文章02-02
做遠比說重要的勵志文章01-13
向目的地進發的勵志文章02-04
對自己說的生日寄語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