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于成例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格于成例
【標準發音】:gé yú chéng lì
【繁體寫法】:格於成例
【格于成例是什么意思】:為傳統的慣例所限制。表示不能達到目的。
【格于成例成語接龍】:有恥且格 → 格于成例 → 例直禁簡
【格于成例成語解讀】: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
【gé yú chéng lì】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內中只有安公子此時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來沒個點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兒了。”
【格于成例的造句示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內中只有安公子此時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來沒有個點鼎甲的!
【格于成例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望帝啼鵑成語解釋01-12
通真達靈成語解釋01-12
守正不撓成語解釋01-12
識文斷字成語解釋11-21
掃田刮地成語解釋01-12
神竦心惕成語解釋01-12
輸肝寫膽成語解釋01-12
搠筆巡街成語解釋01-12
情見埶竭成語解釋01-11
仆仆道途成語解釋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