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暮改成語解釋
【注音】zhāo lìng mù gǎi
【典故】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漢·鼌錯《論貴粟疏》
【釋義】早晨發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兒一個樣。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分句;用于政策的變更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朝令夕改
【相反詞】一成不變
【同韻詞】以一警百、一以當百、正經八百、舉手可采、名揚四海、兼收博采、愁山悶海、絢麗多彩、才大如海、問十道百。
【年代】古代
【日文】朝令暮改(ちょうれいぼかい)
【成語故事】西漢文帝時期,官僚地主等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農民生活極其困苦,很多人破產逃亡,太子家令晁錯寫《論貴粟疏》上書給皇帝,提出打擊商人投機倒把的行為,限制官僚地主對農民的盤剝,提出政策穩定,不能朝令暮改,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成語示例】政策要力求相對地穩定,不能朝令暮改。
【朝令暮改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望帝啼鵑成語解釋01-12
通真達靈成語解釋01-12
守正不撓成語解釋01-12
識文斷字成語解釋11-21
掃田刮地成語解釋01-12
神竦心惕成語解釋01-12
輸肝寫膽成語解釋01-12
搠筆巡街成語解釋01-12
情見埶竭成語解釋01-11
仆仆道途成語解釋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