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挪西輳成語解釋
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于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辟易記易用。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東挪西輳成語解釋,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原文】:東挪西輳
【標準發音】:dōng nuó xī cu
【繁體寫法】:東挪西輳
【東挪西輳是什么意思】:挪:挪借;輳:通“湊”,聚合。指各處挪借,湊集款項
【東挪西輳成語接龍】:馬首欲東 → 東挪西輳 → 無龍龍了
【用法分析】:作謂語、賓語、狀語;用于籌資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
【dōng nuó xī cu】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明·沈受先《三元記·歸妹》:“我命運乖,糧運折,家私都準折,東挪西輳猶還缺,一女多嬌,將他來拋撇。”
【對應近義詞】:東挪西借、東挪西湊
拓展:
亡羊補牢成語解釋
漢語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成語出處:《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成語釋義:因為羊圈的破損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英文書寫: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sheep have been lost.
近義詞語:知錯就改、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知過則改 、浪子回頭
反義詞語:知錯不改 、一錯再錯、執迷不悟、不知悔改、屢教不改
語法結構:連動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用法:作主語、謂語、賓語;指知錯就改
同韻詞:室邇人遙、鳩奪鵲巢、遇水疊橋、油煎火燎、哀思如潮、整瓶不搖半瓶搖、風舉云搖、路遠迢迢、中心搖搖、壽同松喬
相關燈謎:亡羊補牢(打二字詞語一)謎底:失修
亡羊補牢的故事
成語故事
從前,有個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準備出去放羊,發現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從窟窿里鉆進來,把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準備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發現又少了一只羊。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鉆進來,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鄰居的勸告,就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被狼叼走的了。
成語典故
戰國時楚襄王荒淫無度,執迷不悟,將勸諫的大臣莊辛趕出楚國。五個月后秦國趁機征伐,很快占領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趙國請回莊辛,莊辛說:“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則補牢,未為遲也。”鼓勵楚襄王勵精圖治、繼而重整旗鼓。
成語啟示
一、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后可能連自我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二、“補牢”的時候,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擱時間太久已經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時補救,那么即便補救了也無濟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