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無親的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安忍無親
【標準發音】:ān rěn wú qīn
【繁體寫法】:安忍無親
【安忍無親是什么意思】:安心于做殘忍的事情,因而無所謂親人。
【安忍無親成語接龍】:六畜不安 → 安忍無親 → 親上作親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人殘忍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親 ① qīn 親近 親密;② qìng 親家。
【出處說明】: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對應近義詞】:六親不認
【安忍無親的造句示例】:
李世績之安忍無親也,置父于竇建德之刃下而不恤。(《讀通鑒論 唐高宗》)
【安忍無親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