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的四字成語解釋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諾千金的四字成語解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注音】yī nuò qiān jīn
【出處】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解釋】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用法】作謂語;常與出言不茍連用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言而有信
【反義詞】言而無信
【同韻詞】小屈大伸、面壁功深、改過從新、觸目警心、狗馬之心、問諸水濱、雨露之恩、笙磬同音、袖里乾坤、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年代】古代
【謎語】最貴的承諾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手下的季布十分仗義,凡答應的`事情一定辦到。西漢建立后,劉邦對季布十分痛恨,下令捉拿未成功,經汝陰侯夏侯嬰勸解,劉邦啟用季布為官。勢力小人曹邱生恭維季布說: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
【成語舉例】夫人而誠一諾千金,更無食言也者。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嘆批
【成語例舉】
對孩子、對朋友、對長輩都要一諾千金,沒有特殊情況,一定要履行諾言。
出處:
《史記·季布來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釋義:
“諾”,許諾,諾言。一句許諾就價值千金。比喻說話算數,講信用。
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后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么能有這樣好的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里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后來,曹邱生又繼續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歷史典故
季布有一個同鄉曹邱生,聽說季布做了大官,就馬上去見季布。但季布對他有些誤會,知道他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落幾句,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只是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說:“你我都是楚地人,既是同鄉,便應該珍視鄉情才對。
我聽說楚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么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皆因你是我的同鄉,我才到處宣揚你啊。
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與我結為朋友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對于他的誤解頓時消除了,兩人從此成為至交。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誰?歷史上誰“賠了夫人又折兵”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意思: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東漢末年孫權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玄,喬玄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諾千金的四字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四字成語解釋03-31
四字成語及解釋01-01
四字的成語及解釋01-02
四字開頭的成語及解釋03-23
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05-07
四字成語解釋造句11-27
常用四字成語的解釋04-12
最新的四字成語及解釋04-15
顏色四字成語及解釋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