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的成語解釋
【注音】xué ér shí xí zhī
【典故】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釋義】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學習方法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溫故而知新
【同韻詞】節制之師、出公忘私、恍然自失、以彰報施、終日而思、氣竭聲澌、公正無私、杯圈之思、人喊馬嘶、辱國喪師、......
【年代】古代
【教學同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論語〉十則》初中一冊·課文·10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鉆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贊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成語舉例】學而時習之,所以學者將以行之也。 宋《二程全書·外書七》
【其它使用】
◎ 如果你精力有余或好奇心強,那么就可以在學低年級的課程時,勻出一部分精力兼學高年級的課,超前滿足你的求知欲,而對高一年級的學生說來,老師在教低年級的課時,實際對他起了個"學而時習之"的作用,以前學過的東西自然而然就加固了記憶和印象,就不容易輕易淡忘,基礎就格外的扎實。
【學而時習之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