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犯無隱的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有犯無隱
【標準發音】:yǒu fàn wú yǐn
【繁體寫法】:有犯無隱
【有犯無隱是什么意思】:犯:觸犯。臣下對君主應采取直言進諫的.態度。雖然有所冒犯,也不應該隱諱不言
【有犯無隱成語接龍】:無中生有 → 有犯無隱 → 隱介藏形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yǒu fàn wú yǐn】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唐·嚴郢《駁議呂堙》:“公有犯無隱,引經正辭。上是其言,刑為之省。”
【有犯無隱的造句示例】:
宋·范仲淹《上資政晏侍郎書》:“某又聞:事君有犯無隱,有諫無訕,殺其身有益于君則為之。”
【有犯無隱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天造地設的成語解釋03-15
日削月朘的成語解釋01-13
日朘月削的成語解釋01-13
順人應天的成語解釋01-12
石爛海枯的成語解釋01-12
排沙簡金的成語解釋01-12
飛沙走礫的成語解釋01-12
雨散云收的成語解釋01-12
沐雨櫛風的成語解釋01-12
馬仰人翻的成語解釋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