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不偶的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流落不偶
【標準發音】:liú lu bù ǒu
【繁體寫法】:流落不偶
【流落不偶是什么意思】:流落:留居他鄉,窮困潦倒;偶:遇。指潦倒失意,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流落不偶成語接龍】:納諫如流 → 流落不偶 → 偶一為之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用于生活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落 ① lu (書面組詞)落魄 著落;② lào (常用口語)落枕 落色③ là (遺落義)丟三落四 落下。
【出處說明】:宋·陸游《陳長翁文集序》:“得志者司詔令,重金石;流落不偶者,娛憂紓憤,發為詩騷。”
【流落不偶的造句示例】: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瑞云》:“甚惜其以絕世之姿而流落不偶,故以小術晦其光而保其嚴璞。”
【流落不偶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遭際不偶的成語解釋01-12
不葷不素的成語解釋11-05
不啞不聾成語解釋01-11
眼不轉睛的成語解釋11-21
沉吟不語成語解釋01-11
分文不名的成語解釋01-14
光說不練的成語解釋01-13
狗吠不驚的成語解釋01-12
赦不妄下的成語解釋11-16
分文不取的成語解釋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