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修外攘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內修外攘
【標準發音】:nèi xiū wai rǎng
【繁體寫法】:內修外攘
【內修外攘是什么意思】: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御敵人。修亦作“修”。
【內修外攘成語接龍】:魚游釜內 → 內修外攘 → 攘為己有
【用法分析】:作賓語、定語;用于治政等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
【nèi xiū wai rǎng】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宋·胡锜《擬力田詒》:“顧惟禮耕義種之賢,足副內修外攘之志。”
【內修外攘的造句示例】:
明·張綸《林泉隨筆》:“觀于《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讜議序》,反復以天經地義內修外攘不可逆為言。”
【內修外攘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興風作浪成語解釋03-25
同休等戚成語解釋01-14
酒虎詩龍成語解釋11-05
范張雞黍成語解釋11-06
楚得楚弓成語解釋01-14
馬角烏白成語解釋01-14
你爭我奪成語解釋01-14
撓腮撧耳成語解釋01-14
炮龍烹鳳成語解釋01-14
如運諸掌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