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語解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語解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成語原文】: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標準發音】: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繁體寫法】: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什么意思】:
知:曉得,知道。形容學問淵博,無所不至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語接龍】:
扶搖直上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理不忘亂
【用法分析】:
作謂語、定語;用于人的學識等
【讀音預警】:
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對應近義詞】:
學富五車
【對應反義詞】:
一無所知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造句示例】:
1、故《內經》強調為醫者不僅要“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還要“中知人事”。
2、假設有些人真的很跟的上潮流、很高智商、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你不必令自己變得跟他們一樣啊,尤其當你根本沒有潛質成為這種人的時候。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天文數字的成語解釋05-15
知之非難行之不易的成語解釋08-10
知一而不知二成語解釋05-15
泥沙俱下的成語解釋11-15
赦不妄下的成語解釋11-16
關于天文地理的歇后語04-01
興風作浪成語解釋11-05
同休等戚成語解釋05-19
酒虎詩龍成語解釋11-05
范張雞黍成語解釋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