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師出無名成語故事及解釋

時間:2023-10-13 13:52:11 秀雯 成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師出無名成語故事及解釋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成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出無名成語故事及解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師出無名成語故事及解釋

  師出無名成語故事及解釋 1

  【拼音】shī chū wú míng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劉邦趁項羽北上攻打齊王田榮時從陜西臨晉渡過黃河收服了魏王豹,接著占領洛陽城,新城縣董公建議他找一個兵出有名的理由,說項羽當年殺害義帝,舉哀三天,各路諸侯紛紛響應劉邦。劉邦一舉攻下楚國的.都城彭城。

  【典故】君王計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師與有無名乎? 《禮記·檀弓下》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漢書·高帝紀》

  【釋義】師:軍隊;名:名義,引伸為理由。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也引申為做某事沒有正當理由。

  【用法】作賓語、謂語;指出兵

  【相近詞】平白無故、兵出無名

  【反義詞】名正言順、師出有名

  【成語造句】

  1、"史蒂不收師出無名的錢。"

  2、只是這錢師出無名,他不能收,想退回去。

  師出無名成語故事及解釋 2

  【成語】師出無名

  【拼音】shī chū wu ming

  【解釋】指出兵沒有正當的理由,也泛指行事沒有正當的理由。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新城三老董公遮說漢王曰: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近義詞】平白無故

  【反義詞】名正言順、師出有名

  【典故】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攻占秦都咸陽,推翻秦朝統治。不久,項羽率大軍進入咸陽,殺了秦朗的降王子嬰,燒了秦朝的宮室, 大火三個月都不熄滅。接著,他派人向他所擁立的楚懷王稟報了入 秦的情況。懷王表示,按以前的約定辦:誰先打敗秦軍、攻人咸陽,誰 就當秦王。項羽雖然是后進咸陽的,但他倚仗自己兵馬強大,所以自 封為西楚霸王;而將劉邦封為漢王,讓他到道路險阻、人煙稀少的巴 蜀之地去。同時,給了楚懷王一個徒有虛名的尊號mdash;mdash;義帝。但不久,又暗中指使人把義帝殺死。 項羽的這些舉動,引起了諸侯王的強烈不滿。漢王劉邦領兵到 了洛陽,董公對劉邦說: 我聽說順德的`昌盛,逆德的滅亡。沒有正當理由,做大事就不 能成功。項羽無道,殺了他的君王,為天下人所怨。您乘此率軍征伐, 四海之內都會仰慕你的德行。這樣,您就同從前的周武王討伐殷紂 王一樣,興的是仁義之師。從此,劉邦與項羽進行了長期戰爭。

  【成語故事】

  公元前205年三月,劉邦乘項羽領兵北上攻打齊王田榮之機,揮師出關東下,魏王豹不戰而降,接著,又打敗了殷王的軍隊,活捉了殷王司馬印。然后,乘勝率領軍隊南渡平陰津,攻占洛陽。新城縣的三老董公攔住劉邦,訴說項羽的不仁不義,他聲淚俱下地說道。“我聽說順從德行的就能昌盛,違背德行的就要敗亡,出兵沒有正當的理由,必然遭到失敗(原文是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項羽無道,殺害了義帝,必然會遭到天下百姓的譴責和唾棄。施行仁義,不一定只依靠勇力。你可以讓全軍穿素色服裝,打著為義帝報仇的旗號,遍告諸侯,討伐項羽。天下的人沒有不尊敬你,響應你的。”

  劉邦聽從了董公的勸告,親自為義帝發喪,以此籠絡人心。然后,打著討伐無道的旗號,率領軍隊向項羽的部隊進攻。很快形成了一支有五十多萬人的大軍,一舉攻占了楚的都城——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

  后來,人們由“兵出無名”引申出“師出無名”成語,指要干某件事而沒有正當的理由。

【師出無名成語故事及解釋】相關文章:

師出無名的成語故事04-25

師出無名成語故事05-26

師出無名的成語故事及意思06-07

師出無名的故事09-17

大材小用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8-01

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3-17

飛將數奇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06

惜墨如金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06

奇貨可居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9-12

不寒而栗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 亚洲网日本一区 | 久久9热re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国产第50页精品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