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罪致討的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聲罪致討
【標準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
【繁體寫法】:聲罪致討
【聲罪致討是什么意思】:宣布罪狀,并加討伐。
【聲罪致討成語接龍】:萬籟無聲 → 聲罪致討 → 討價還價
【用法分析】:聯合式;作謂語;指宣布罪狀,并加討伐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shēng zuì zhì tǎo】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國語 晉語五》:“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
【聲罪致討的造句示例】: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8回:“朝廷只須遣一旅之師,聲罪致討,不旬日之間,定當傳首京師,何足多慮。”
【聲罪致討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