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蕩西除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東蕩西除
【標準發音】:dōng dàng xī chú
【繁體寫法】:東蕩西除
【東蕩西除是什么意思】:指四處征伐。
【東蕩西除成語接龍】:馬首欲東 → 東蕩西除 → 除奸革弊
【用法分析】: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征戰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dōng dàng xī chú】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對應近義詞】:東蕩西馳、南征北討
【東蕩西除的造句示例】: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9回:“我為國家南征北討,東蕩西除,立下多少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