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惡若仇的成語解釋
發(fā)音:jí è ru chóu
簡拼:jerc
類型:褒義成語
結(jié)構(gòu):補充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愛憎分明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紀(jì)聞》卷六:“公一時忠憤激發(fā),嫉惡若仇,容或偶為此語,揆其心術(shù),仍不失為磊落光明。”
解釋:嫉惡若仇:指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憎恨。同“嫉惡如仇”。
示例:她向來嫉惡若仇,惱恨這些人不知好歹,出手十分狠辣,幾人盡皆重傷。
海鹽陳太守,精岐黃家言。官禮曹時,樞相和召令視疾,太守咨于座主韓城王文端公,曰:“此奸臣,爾必以藥殺之;否則毋見我。”太守謝不往。和嫉之,時已保御史,乃出為鞏昌知府,復(fù)以事貶知州。按文端為乾隆朝名相,同官非人,何難臚列奸私,獨達(dá)天聽,明正其攬權(quán)誤國之罪。假手刀圭,恐涉詭詐。然和當(dāng)日以上公懿戚,手掌絲綸,久領(lǐng)朝班,非無小廉曲謹(jǐn)。而純皇擴寬大之度,屆髦期之年,政府相攻,懼傷圣意。公一時忠憤激發(fā),嫉惡若仇,容或偶為此語,揆其心術(shù),仍不失為磊落光明。頃見太守族孫其元《庸閑齋筆記》述之,知非無稽之言矣。
【嫉惡若仇的成語解釋】相關(guān)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