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時間:2021-01-11 18:50:37 成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狐裘尨茸成語解釋

  發音:hú qiú méng róng

  簡拼:hqmr

  類型:貶義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出處:《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解釋:尨茸:蓬亂的樣子。用以比喻國政混亂。同“狐裘蒙戎”。

  示例:乘坐在駟馬高車中那個腆著大肚子,神態傲慢,懷中抱著個錦卷的人,竟是狐裘尨茸的金國官員。

  《左傳·僖公五年》節選譯文

  五年春季,周王朝歷法的正月初一日,冬至。魯僖公在太廟聽政以后,就登上觀臺望云物,加以記載,這是合于禮的。凡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必定要記載云物,這是由于要為災荒作準備的緣故。

  晉獻公派遣使者來報告殺害太子申生的原因。

  當初,晉獻公派士蔿為兩位公子在蒲地和屈地筑城,不小心,城墻里放進了木柴。夷吾告訴晉獻公。晉獻公派人責備士蔿。士蔿叩頭回答說:“臣聽說:‘沒有喪事而悲傷,憂愁必然跟著來到;沒有兵患而筑城,國內的敵人必然據作守衛之用。’敵人既然可以占據,哪里用得著謹慎?擔任官職而不接受命令,這是不敬;鞏固敵人可以占據的地方,這是不忠。沒有忠和敬,怎么能奉事國君?《詩經》說:‘心存德行就是安寧,宗室子弟就是城池。’君王只要修養德行而使同宗子弟的`地位鞏固,哪個城池能比得上?三年以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著謹慎?”退出去賦詩說:“狐皮袍子蓬蓬松松,一個國家有了三個主人翁,究竟是誰我該一心跟從?”等到發生禍難,晉獻公派遣寺人披攻打蒲城。重耳說:“國君和父親的命令不能違抗。”并通告說:“抵抗的就是我的敵人。”重耳越墻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最后他逃亡到翟國。

  初,晉侯使士蒍為二公子筑蒲與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訴之。公使讓之。士蒍稽首而對曰:「臣聞之,無喪而戚,憂必仇焉。無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廢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忠與敬,何以事君?《詩》云:『懷德惟寧,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將尋師焉,焉用慎?」退而賦曰:「狐裘龍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及難,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斬其祛,遂出奔翟。

【狐裘尨茸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興風作浪成語解釋03-25

同休等戚成語解釋01-14

酒虎詩龍成語解釋11-05

范張雞黍成語解釋11-06

楚得楚弓成語解釋01-14

馬角烏白成語解釋01-14

你爭我奪成語解釋01-14

撓腮撧耳成語解釋01-14

炮龍烹鳳成語解釋01-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一级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少妇偷乱视频在线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