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豺狼當道成語故事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成語,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豺狼當道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豺狼當道成語故事
【成語】:
豺狼當道
【拼音】:
[chái láng dāng dào]
【解釋】:
當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出處】:
漢·荀悅《漢紀·平帝紀》:“寶問其次,文曰:‘豺狼當道,安問狐貍!’寶默然不應。”
【舉例造句】:
我想,人們在社會里,當初是并不這樣彼此漠不相關的,但因豺狼當道,事實上因此出過許多犧牲,后來就自然的都走到這條道路上去了。
【成語故事】:
書奏不省。
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貍!"遂奏曰:"大將軍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國厚恩,以芻蕘之資,居阿衡之任,不能敷揚五教,翼贊日月,而專為封豕長蛇,肆其食叨,甘心好貨,縱恣無底,多樹諂諛,以害忠良。誠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謹條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書御,京師震竦。時,冀妹為皇后,內寵方盛,諸梁姻族滿朝,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
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萬人,殺刺史、二千石,寇亂揚、徐間,積十余年,朝廷不能討。冀乃諷尚書,以綱為廣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吏卒十余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
前后二千石多肆貪暴,故致公等懷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為之者又非義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祿相榮,不愿以刑罰相加,今誠轉禍為福之時也。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荊、揚、兗、豫大兵云合,豈不危乎?若不料強弱,非明也;充善取惡,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血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六者成敗之幾,利害所從,公其深計之。
嬰聞,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今聞明府之言,乃嬰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義,實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綱約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嬰深感悟,乃辭還營。明日,將所部萬余人與妻子面縛歸降。綱乃單車入嬰壘,大會,置酒為樂,散遣部眾,任從所之;親為卜居宅,相田疇;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朝廷論功當封,梁冀遏絕,乃止。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綱,而嬰等上書乞留,乃許之。
綱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攜,詣府赴哀者不可勝數。綱自被疾,吏人咸為祠祀祈福,皆言"千秋萬歲,何時復見此君"。張嬰等五百余人制服行喪,送到犍為,負土成墳。詔曰:"故廣陵太守張綱,大臣之苗,剖符統務,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集劇賊張嬰萬人,息干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嬰等縗杖,若喪考妣,朕甚愍焉!"拜綱子續為郎中,賜錢百萬。
典故
豺狼: 指壞人。當道: 橫在路中間。語出《漢紀·平帝紀》:“寶問其次,文曰:‘豺狼當道,安問狐貍!’”
西漢成帝年間,潁川(今屬河南省許昌市)人孫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地區)刺史時,曾上書告發大司馬王音的外甥廣漢太守扈商居官失職,使扈商被捕下獄。后來孫寶任冀州(今河北中部地區)刺史,又查出了皇后的兄弟紅陽侯的罪行,使紅陽侯失去了繼承大司馬職位的機會。
由于孫寶做官廉潔正直,被提升為京兆尹。到了京城后,孫寶聽說前任中有一位叫侯文的,因正直不阿而遭到非議,就推說有病不肯出來任職。孫寶便親自去請他,與他交朋友。后來侯文終于出來擔任東部督郵。上任前孫寶囑咐他說:“趁此良機,君當努力,斬除邪惡。”侯文聽后說:“有些人在此地,我很難做好這個官啊。”孫寶問是誰,侯文說:“霸陵人杜穉(zhì)季。”孫寶又問還有誰,侯文說:“有大惡之人當權,不必再問下面的小官小吏。”孫寶聽后,心里明白,因為穉季與衛尉淳于長、大鴻臚蕭育關系極為密切,盡管穉季屢犯禁令,但根本沒人敢治他的罪。而現在淳于長勢力正盛,深得皇帝的器重。侯文知道孫寶為難的原因后,說道:“您素有清正之名,現在卻不敢捉拿穉季,趁早關上門別當官了。”孫寶聽后非常慚愧。
后來穉季聽說了這件事,便閉門不與別人往來,在自家后墻開了個小門,耕種菜園。侯文聽說后對孫寶說:“穉季如能知過悔改,可以不治前罪。如果不從心里改悔只是表面做文章,那是自討苦吃。”此后,穉季真的不再干違法的事了,因此孫寶也就不再對穉季進行指責了。
后人遂以“豺狼當道”比喻壞人當權。
【豺狼當道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豺狼當道的成語故事08-01
豺狼當道成語故事05-30
豺狼當道的典故08-22
豺狼當道的意思及故事11-05
經典成語故事05-23
成語故事06-12
成語故事09-10
經典成語故事11-04
成語故事11-19
經典的成語故事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