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成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士別三日 刮目相待
三國時期,吳國有一位著名的大將軍叫呂蒙。他帶兵打仗非常勇敢,跟著孫權南征北戰,為東吳的建國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這位英勇的戰將自小沒有讀過書,所以,肚子里墨水很少,行事也比較粗魯,又不怎么懂禮儀。所以,大家都稱他為“吳下阿蒙”。
有一天,吳主孫權把呂蒙請來,對他說:“如今你是朝廷既有名望又有權勢的人,不能沒有知識呀,只講武戰是不夠的,應該多讀點書,增加一些見識,才能不負眾望喲!”呂蒙說:“我整天在軍營里忙忙碌碌的,有處理不完的軍務,哪里還有空看書呢?以前,我不讀書,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取得勝利嗎?”
“不對呀,”孫權耐心地開導他,“以軍務忙為借口就不讀書說不過去,我難道不忙嗎?朝廷上下,哪一項不讓我操心哪,但我還是抽出時間來讀書。我自渡江以來,就抽空讀了《史記》《漢書》和各種兵書。當然我也不是叫你整天看書,不問軍務,只是想讓你看看前人留下的經驗,擴大些眼界,充實一下自己,這樣對你日后領導軍隊是非常有幫助的……”
“您說得對,我突然想起光武帝也是一位勤奮好學的人,他在兵荒馬亂的軍旅生活中,手一直沒有離開過書本……我要以他為榜樣,下苦功夫讀書呀!”
于是,孫權就給他拉了一串書名,讓他有系統地讀些書。呂蒙是一個說到做到的將軍,從那以后果然堅持天天讀書,有時讀到深夜。甚至還會利用戰爭停息的階段,認真讀書學習。書讀得多了,見識也提高了許多。
后來,都督周瑜去世了,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有天,魯肅來看望呂蒙,跟他討論起軍事來。呂蒙問魯肅:“您受朝廷重任,駐防陸口,跟關羽為鄰,有什么策略以防不測呢?”魯肅隨便答道:“哦,到時候再說吧!”呂蒙站起身,一本正經地說:“關羽如同熊虎,厲害得很,不能不防呀!我這里有五條妙計,愿意奉獻給您……”
魯肅聽完呂蒙的五條妙計,驚奇又高興地說:“以前你只有武功,現在你又有廣博的學識。你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阿蒙嘍!”呂蒙答道:“讀書人離別后三天,就應該另眼看待了呀!大哥不能用老眼光看人!”由于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彼裕笕司统3S谩笆縿e三日”這句話,來稱贊人離開后不久,進步很快。
打這以后,魯肅再也不敢小看呂蒙了,兩人還成了好朋友。魯肅去世前,向孫權推薦了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呂蒙當上統帥后,一面采取各種軍事步驟,一面聯合魏國,終于打敗了一代名將關羽,奪回了荊州。
歷史故事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么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后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后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贊人離開后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名人故事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聽過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故事嗎?
起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鉆研儒家經典而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等到東吳名將魯肅到尋陽,與呂蒙研討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后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干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后,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么看到事物的變化這么晚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后告別而去。
以上是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故事。
【士別三日 刮目相待】相關文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成語04-27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成語故事05-28
經典成語故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11-13
士別三日,你變了06-04
士別三日成語故事01-02
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名人故事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