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義無反顧成語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都有哪些經典的成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義無反顧成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義無反顧成語1
【用法】
形容為正當的事業而勇往直前。比喻抱定必須完成的信念。
【釋義】
反顧:回頭看。成語的意思是指計議已定,不再猶猶豫豫,想往回走。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義無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
【成語故事】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才子,不但會擊劍撫琴,更擅長寫詩作賦。他的才華深得漢武帝賞識,因此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官。這個時候,剛巧趕上鄱陽令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唐蒙征集了很多的民工,還把他們的首領給殺害了。這引起了巴蜀人民的不安和驚恐,于是發生了一場騷亂。這件事傳到漢武帝那里后,他立即派司馬相如去安撫民眾。為了給巴蜀人民一個交代,漢武帝還要司馬相如寫一篇文告,向他們好好作一番解釋。司馬相如照漢武帝的吩咐寫了一篇文告,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調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大家并不是陛下的'本意。士兵作戰的時候,應該迎著刀刃和箭鏑而上,絕不容許回頭看,寧肯戰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你們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盡人臣之道。”司馬相如處理這件事的方式非常得當,騷亂很快就被平息了,修路的工程又得以順利進行下去。漢武帝因司馬相如辦事得力,非常滿意,便拜他為中郎將,輔佐自己。 才子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創作了《子虛賦》,后受到武帝賞識,受到召見。“賦”產生于戰國末期,流行于漢代,是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講究文采、韻節,重視鋪陳描寫,多采用主客問答形式,西漢初形成特定體制。司馬相如的賦代表著西漢辭賦的最高成就。
義無反顧成語2
【義無反顧的拼音】:
yì wú fǎn ɡù
【義無反顧的意思】:
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對不能退縮回頭。
【義無反顧的近義詞】:
勇往直前
義無反顧的造句
1、新東方一直致力于闡揚一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一種從絕望中義無反顧地尋找希望的精神,這就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新東方精神。
2、假如國家教育部對他們強制執行某種標準的話。他們會義無反顧的退學回家,決不受這份洋罪。
3、童年的美好時光來到了,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男孩。
4、因此我義無反顧地決定草簽協定。
5、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向前走,最后看到一塊路標,上面寫著“地獄”。
6、內邊的.愛力不斷鼓舞著李師兄,讓他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義無反顧地協助當地人民。
7、當時間過去了,我們忘記了我們曾經義無反顧地愛過一個人,忘記了他的溫柔,忘記了他為我做的一切。
8、秉承“守信、創新”的經營理念,誠實守信是我們義無反顧的承諾。不斷創新是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
9、若當別人把一些我毫不知情的罪過推到我身上時,我感到深受傷害。卻忘了我那位完全無罪的救主也曾義無反顧地走過這條路;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
10、怎樣義無反顧的愛了,就怎樣淋漓盡致的恨了。
11、因為你,我們義無反顧地成為了一群你的百合公主。
12、但是她跟住了他,一旦開始,便義無反顧了。
13、世界上許多成功的機場諸如倫敦杜拜及法蘭克福等。皆有一家強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在背后義無反顧地支持,香港也一樣。
14、新東方一直致力于闡揚一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一種從絕望中義無反顧地尋找希望的精神。
15、史卡利:你在地下室是因為他們怕你,怕你的義無反顧。
16、非宗教的宗教境界內涵包括:精神實質人的向善的最高理性,符合人性的博大理想;追求態度永遠虔誠地、義無反顧地向前走。
17、這就是委身:永不放棄我的婚姻,永不放棄對這事工的委身,義無反顧。
18、那一年,我開始了自己所謂的事業,她跟著我,義無反顧。
19、我認為委身就是義無反顧的行動。
20、今后中華民族邁向和平繁榮之途,道路也許崎嶇,時間也許漫長。但這條路既是我們的路,就應該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走下去。
21、“義無反顧”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為了正當的事業,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對不能退縮回頭。
22、過去他們已經用行動證實,在對抗黑魔王,一定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23、即便美國家長在生意場或日常生活中遭受沉重打擊/一敗涂地,他們也會義無反顧地對孩子們說:“親愛的/寶貝,一切將會好起來的。”
24、如果我所做的事情能有助于改變目前的情況,我將義無反顧。
25、是的,我見到了你的義無反顧,我知道自己贏了。
26、我們是罪犯我們當然義無反顧
27、信靠是你把生命押上,不惜一切,義無反顧,破釜沈舟,那就是信心,就是喇合所做的她把生命押上。
28、我走得于心無愧,義無反顧。
29、史考莉:你在地下室是因為他們怕你,怕你的義無反顧。
義無反顧成語3
【拼音】yì wú fǎn gù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唐蒙征用大量民工,殺了部落酋長,引發騷亂。漢武帝讓司馬相如去平息事端。司馬相如寫《諭巴蜀檄》文告,要求巴蜀民眾要“義不反顧,計不旋踵”,經溝通應酬,化解了矛盾。
【典故】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
【釋義】義:道義;反顧:向后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人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勇往直前、破釜沉舟
【相反詞】畏首畏尾、畏縮不前
【成語例句】
◎ 但正是這些可親可敬的`人們,在義無反顧地年年冬去春來,默默奉獻。
◎ 這兩個性格倔強的漢子,一旦認準一個理,就都義無反顧地往前沖。
◎ 為此,他在福建投資建立了金龍地產公司,把多年在香港積累的家底都投了進去,毅然決然,義無反顧。
義無反顧成語4
1 義無反顧的故事
西漢的時候有一位辭賦家,叫司馬相如。他自幼好學,會擊劍,會撫琴,但他最擅長的還是寫詩寫賦,他寫的《子虛賦》、《上林賦》等都在當時流傳一時,是一個滿腹詩書的.風流才子。因此漢武帝很賞識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做官。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
因為唐蒙征用大量民工,又殺了當地部落的首領,引起了當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于發生了騷亂。漢武帝接到這個消息后,決定讓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并讓他寫一篇文告,以安撫當地的百姓。
于是,司馬相如寫下了《諭巴蜀檄》。在這篇文告里,他說明調集民工、士兵修筑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當地父老鄉親并不是陛下的本意。有人不曉得國家的法令制度,驚恐逃亡是不對的。士兵作戰的時候,應該迎著刀劍而上,寧可戰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
你們也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經過深入的溝通,雙方最終化解了矛盾,民心迅速地安定下來,修路工程又順利地進行了。漢武帝非常高興,提拔司馬相如做了中郎將。
后來人們就用“義無反顧”這一成語來形容干事情時,從道義出發,為了正義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猶豫。義,道義;反顧,向后看。
2 義無反顧的材料
【注音】yì wú fǎn gù
【出處】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
【解釋】義:道義;反顧:向后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近義詞】勇往直前 破釜沉舟
【反義詞】畏首畏尾 畏縮不前
【年代】古代
【例句】愛國青年毅然放下書本;~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線。
3 義無反顧的點評
義無反顧與破釜沉舟有別,義無反顧多形容人的精神、行為;不能與能愿動詞配合運用。“破釜沉舟”多指意志;語意較重;可與“能夠”、“應該”、“必須”等能愿動詞配合運用。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人要向前看。
【義無反顧成語】相關文章:
義無反顧的故事09-17
義無反顧的作文09-17
義無反顧踐行誓言征文11-06
選擇了就義無反顧勵志文章09-09
唯有義無反顧,才能勇往直前02-27
春天的成語成語06-01
總有一件事情,讓我們義無反顧散文07-23
猴的成語及成語解釋12-08
經典成語【精選】06-14
成語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