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江郎才盡的意思及故事

時間:2023-07-18 16:16:07 歐敏 成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江郎才盡的意思及故事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郎才盡的意思及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江郎才盡的意思及故事

  江郎才盡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

  江郎才盡

  【拼音】:

  [jiāng láng cái jìn]

  【解釋】:

  “江郎”,指南朝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很有才氣,到晚年文思 漸漸衰退。“盡”,完,沒了。江郎的文才沒了。比喻才思減退。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出處】:

  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舉例造句】:

  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虛,寂寞,無聊,或者還落個~,連詩也寫不出了。

  【成語典故】:

  《南史》中除了記載以上故事外,還記載了一個類似的“索錦”的故事,發生在張協與江淹之間。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人,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 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于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掏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淹曾不無得意地對弟子說:吾本素官,不求富貴,今之忝竊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備矣。在這種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江淹再也沒有寫出好的文章。江淹的文思枯竭,江郎才盡。

  其實并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節選自《應用寫作》1995年第8期《但愿“江郎”才不盡》)

  誤讀歷史上的考證

  很早就有人懷疑“江郎才盡”的真實性。古直《詩品箋》引張溥的話道:“江文通遭梁武,年華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明遠,而蒙譏才盡。世人無表而出之者,沈休文竊笑后人矣。”意思是說,江淹生怕梁武帝妒忌,故意說自己才盡,這種情況不被后人了解,沈約知道了一定會笑話,因為沈約就有這樣的經歷。據《梁書·沈約傳》記載:“約嘗侍宴,值豫州獻栗徑寸半。帝奇之,問曰:‘栗事多少?’與約各疏所憶。少帝三事。出,謂人曰:‘此公護前,不讓即羞死!’”沈約乃一代飽學之士,然在文人皇帝面前卻唯有避讓三分,以免招致禍端。我們說他識時務也好,說他工奉承也罷,然而文人皇帝對文士的鉗制與文才的扼殺卻是不爭的事實。更有甚者,善為詩賦的江淹“遭梁武,年華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明遠,而蒙譏才盡,世人無表而出之者,沈休文竊笑后人矣”。江淹在梁武帝面前也不敢顯山露水,怕遭妒忌,故而推說“才盡”,死后只落得“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時人皆謂之才盡”的蓋棺之論。“江郎才盡”一語自此成為嘲弄文人才思枯竭的口頭禪,江淹也受到歷代文人的譏訕。只有遭際相近的沈約看破機關,曉得江淹不是“才盡”,而是“要命”。

  江淹夢筆

  關于解釋“江郎”為何“才盡”的版本很多,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某一天,江淹在園中涼亭午睡,迷蒙中夢見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枝筆放在你這里己經很久了,是不是應該歸還給我了。”江淹一摸懷中,果然有枝筆,拿出一看,竟是枝五彩筆。于是,他就把這枝五彩筆還給了郭璞。誰知一覺醒來,這位曾寫出過不少峭拔蒼勁詩文的大才子,竟然文思全無,再也寫不出五彩繽紛的文章了。這就是那個無論如何也讓人難以置信的江郎夢中還筆的故事。

  “江郎”的智慧

  “江郎才盡”這一帶貶意的成語,一千五百多年來就一直陪伴著江淹。他自幼勤奮好學,六歲能詩,十八歲己熟背“五經”,所作《恨賦》、《別賦》,更顯其才華橫溢,被譽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罷筆,落了個“江郎才盡”的名聲。也許人們并不清楚,聰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盡”的把戲,把后人給涮了一把。

  據《梁書》記載,南朝宋順帝泰始二年,二十歲的江淹因聰慧超群,成為宋建平王劉景素的幕僚,并隨建平王在袞州任文書之職。后因受廣陵令郭彥文的牽連,被捕入獄。在獄中,江郎用生花妙筆把自己的哀嘆訴諸筆端。不知是建平王愛惜人才,還是江郎的文章感人之至。總之,劉景素覽文后,旋即放人。不久,江淹在袞州考中秀才,因為策論文章得到上司欣賞,很快升任巴陵王國左常侍。此后,江淹官運亨通,歷仕南朝宋、齊、梁三朝,直至封侯而終。從江淹的發跡歷程可以看出,是他的錦繡文章幫助了他。

  中國的文人墨客,自古以才情留名,而讓江淹名垂千古的卻是因“江郎才盡”。但從江郎的經歷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才盡,而是恰恰相反。自幼喪父,家境貧寒,曾采薪養母的江淹,最知道貧窮卑賤的滋味。他任御史中丞后,總結了自己以前的經驗教訓,力戒廣陵令郭彥文寫寫畫畫的毛病,并搞了一出夢中還筆的把戲,以期從此罷筆。即使不得己而寫,也只是寫寫“皇齊啟運從瑤璣”之類的應景華麗篇章。為的是,博君王之歡心,能茍全于亂世。他把所有令人驚嘆的文采都轉化成了于亂世求生存的智慧,雖然這是一種茍且的當奴才的智慧。寫到此,不禁讓我想起了曾經被稱為文豪的郭沫若先生。

  如果說江淹的《恨賦》、《別賦》是千古絕唱,那么他的托夢還筆便是曠世奇謀。他深悟君王的專擅思維,寧可背上“江郎才盡”的名聲被后人譏笑,也不愿因文而引火燒身。他曾對弟子們說:“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吾功名即立,正欲歸草萊耳。”,這也許就是他借夢罷筆的真正原因。事實上,江郎何曾才盡?罷筆后的江淹仍然智慧聰明著呢!

  齊東昏侯永元年,崔慧景因擁兵自重而造反。叛軍圍困了京城,士族官僚紛紛投身叛軍門下,只有江淹稱病不出。崔慧景失敗后,眾人對江淹的明智佩服得五體投地。后來蕭衍又率兵起事,士族們有了前車之鑒,人人安之如素,而江淹卻脫掉原來官服,投奔蕭衍去了。蕭衍獲勝稱帝,是為梁高祖武皇帝。江郎獲得梁武帝重用,官至尚書左丞,權傾朝野。就在這一靜一動之間,江郎顯現了過人的政治智慧和聰明才智,這顯然不是“江郎才盡”了。有意思的是,迄今為止也沒有人覺得“江郎才盡”是誤讀了歷史。

  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對社會問題一般有三種心態:一是無意為之而不寫;二是有意寫而不寫透;三是知道不便寫而不寫。江淹無疑也歷經了這三種心態意境,最終為了求得生活安逸而罷筆。但,不論怎么說,這樣心態下的人格是曲扭的。可這并不是江淹的恥辱,專制制度注定了文人本身的悲劇。當然,在這一悲劇中,往往也不乏喜劇色彩。所以,今天總有人喜歡拉出一些古人來開涮。就像“江郎才盡”這句成語,看似后人在拿江郎嘲笑開涮,殊不知,正是江郎借托夢罷筆的把戲,把拿他開涮的人涮了一千五百多年。

【江郎才盡的意思及故事】相關文章:

江郎才盡的故事05-12

成語江郎才盡的故事04-21

江郎才盡成語故事06-30

成語故事《江郎才盡》11-29

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05-08

江郎才盡成語故事07-17

古代成語故事:江郎才盡04-09

江郎才盡成語典故03-10

江郎才盡成語的典故07-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bt欧美bt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亚洲最新网站在线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香蕉网伊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