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鞠躬盡瘁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鞠躬盡瘁的意思及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成語】:
鞠躬盡瘁
【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
【解釋】:
竭盡所能,貢獻出全部力量。盡瘁:竭盡勞苦。
【出處】: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舉例造句】:
諸葛亮為蜀國鞠躬盡瘁,成就了一番豐功偉績。
【成語典故】:
漢末,曹操的兒子曹丕廢去漢獻帝,改國號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這時,占據四川一帶的劉備,也宣告登基,即歷史上所稱蜀漢的“先主”。劉備以諸葛亮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連同江南(江東)的東吳,就正式出現了魏、蜀、吳三國的局面。“三顧茅廬”
不久,劉備去世,劉備的兒子劉禪襲位為“后主”。諸葛亮繼續任丞相,并受封為“武鄉侯”,蜀國一切軍政大權,都握在他手里,由他裁決。諸葛亮是一貫主張聯吳伐魏的,這時他仍然一面和東吳結好,一面南征孟獲,平定南中諸郡,以消除后顧之憂,然后充實軍備,練兵習武,積極準備北伐魏國。出兵的時候,曾上表后主,力勸聽信忠言,任用賢臣,這就是后來流傳的《前出師表》?墒沁@次北伐,沒有完成,就暫時退兵回蜀。過了一些時候,諸葛亮又發動了第二次北伐,當時蜀國臣子官員中,頗有反對興師伐魏的,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當時局勢,說明蜀漢與曹魏勢不兩立,必須北伐。這就是后來和《前出師表》同樣流傳的《后出師表》。
諸葛亮的前后兩次出師表,所表現的忠貞氣節,使文章被人千古傳頌。
《后出師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就是人們常引用的一句成語。(鞠躬,表示謙恭謹慎;盡瘁,是竭盡辛苦的意思;已,完結、罷休。)《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普漢春秋》作“鞠躬盡力”,和“鞠躬盡瘁”一樣,都是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至死方休。
近義詞
鞠躬盡力
英文翻譯
spare no effort in the performance of ones duty
成語舉例:
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盡瘁!餁W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詞
語法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恭敬謹慎
成語結構:
補充式
產生年代:
古代
成語謎面:
佝僂病
用典形式
【大星落】明·楊慎:“舊業未能歸后主,大星先已落前軍。”
【盡瘁心】清·陳作霖:“將星落后,留得大名垂宇宙。老圃春深,傳出英雄盡瘁心。”
【諸葛表】宋·辛棄疾:“東北看譽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一表出師】宋·陸游:“渭濱星霣逾千載,一表何人繼出師!”
【出師一表】宋·陸游:“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宋·陸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汪元量:“出師一表如皎日,千古萬古鴻名垂。”
【諸葛大名】唐·杜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象肅清高!
【鞠躬輸諸葛】清·李載:“鞠躬詎肯輸諸葛,斷指終期報賀蘭!
【鞠躬盡瘁的意思及故事】相關文章:
鞠躬盡瘁的意思及造句01-17
中國成語小故事:鞠躬盡瘁04-21
中華成語故事《鞠躬盡瘁》01-17
鞠躬盡瘁03-30
成語:鞠躬盡瘁02-07
鞠躬盡瘁的典故01-17
懸駝就石的意思及故事11-30
杞人憂天的意思及故事11-20
時不我與的意思及故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