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伯樂識馬的意思及故事

時間:2023-01-30 13:04:37 成語 我要投稿

伯樂識馬的意思及故事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下面為大家帶來伯樂識馬的意思及故事,快來看看吧。

伯樂識馬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伯樂識馬

  【拼音】:[bó lè shí mǎ]

  【解釋】:用來比喻善于發現、識別和任用人才。

  【出處】:《天下無賊》。

  【舉例造句】: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之輩。

  【成語典故】:

  有一次,春申君為了說明自己善于識人,便向漢明講了一個“伯樂識馬”的故事:

  他說:“春秋時期,秦國有一個名叫孫陽的人,非常善于識別馬匹的優劣。因為在我國神話傳說中掌管天馬的星名叫伯樂,因此,人們為了表示對孫陽的尊敬,就稱他為伯樂。傳說有一次伯樂路過虞坂,看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馬,拉著一大車鹽巴向太行山走去。它吃力地行走著。尾巴無力地下垂,蹄子全磨破了,渾身汗水淋淋,嘴里流出的口水滴在地面的塵土里。鹽車拉到半山坡,這匹馬再也走不動了,趕車的只得讓車停下來。伯樂看到這樣一匹千里馬竟然屈就在這里拉鹽車,感到非常惋惜,就連忙從自己的車子上跳下來,脫下自己身上穿的麻布衣袍蓋在馬的身上。這匹馬遇到了知音,便低下頭,依偎在伯樂的胸前喘著氣。接著,又仰起頭來放聲嘶鳴,聲音洪亮,直沖云天,像金石一般鏗鏘有力。”

  春申君講完了“伯樂識馬”的故事之后,希望漢明不負所望,為楚國的興盛做出自己的貢獻。后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伸出“伯樂識馬”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善于發現、識別和任用人才。

  【故事感悟】

  這個故事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歷史的車輪并沒有把中國的用人制度推向前進。相反,在中國的各個領域,各個階層,識才用人、任人唯賢、知人善任、賞識人才的官員并不是太多。他們只知道利用手中的權利,整天鉆在復雜的關系網里,琢磨數不清的“黑名單、熟關系。”在他們挖苦心思的操作下,一些三教九流、地痞流氓、破鞋爛襪子,就會披上官的外衣堂而皇之地混進各個領域,給老百姓做官下命令。這種人往往不干實事,靠那張不說實話的嘴欺上瞞下,混吃大喝,上騙國家,下欺百姓。靠一些歪門邪道為自己的前程鋪磚添瓦,塑造政績。這些人在各行各業往往都還混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那些品質優良,腹有詩書、博學多才的人,卻落了個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境遇。古往今來在中國的歷史上活活被窩死的英雄好漢又何止數人,諸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屈原、唐代詩人陸游、南宋抗金將領岳飛、新中國時期的諸多優秀人物,不但得不到重用,反而還落個置于死地的悲慘下場。原因何在?原因就出在當官的不聽百姓的呼聲,不去了解民情,整天只聽那些二傳手胡編亂造的匯報。這樣騙來騙去,最終受騙和吃虧的還是老百姓。受損的還是自己的國家。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發展和進步,除了崇尚科學,發展經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尊重知識、重用人才、解放生產力。因為人是推動社會前進的第一資源。離開了人談發展那只能是一句空話。只有以人為本才能推動社會發展,老百姓也才能安居樂業,國家也才能文明和進步。當官的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發揚“伯樂識馬的精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為群眾所想,謀為群眾所謀,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只有這樣才能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也才能成為老百姓尊敬和信賴的好頭領。有一首歌這樣唱道:“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話說的實在太好。當官就應當為民做主,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伯樂識馬的意思及故事】相關文章:

伯樂相馬的意思及故事03-21

伯樂用馬寓言故事03-01

伯樂用馬02-29

馬嵬雜識散文故事04-03

伯樂與千里馬經典故事11-22

關于馬的成語故事:伯樂相馬06-20

【精華】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12-01

老馬識途的意思及故事03-31

老馬識途的意思及成語故事03-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小说 | 天天天天香蕉线视频国产 | 中文字幕人妖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