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當十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
以一當十
【拼音】:
[yǐ yī dāng shí]
【解釋】:
一個人可以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來勢洶洶,非常厲害。
【出處】:
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西漢 司馬遷 《史記·項羽本紀》
【舉例造句】:
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齊人孫武受吳王闔閭的邀請來到吳國著書講學,一段時間后闔閭想見識孫武的.真本事,孫武以宮女代替士兵演練給吳王看。吳王封他為上將軍。[3] 公元506年,孫武率三萬精兵攻打楚國,消滅20多萬楚軍,創造一個以一當十的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