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院安排,2015年4月13日至18日,由王;一、考察路徑及總結經驗;1、4月14日上午下午八點,考察第一站,我們到了;隨后我們對醫院各區域進行了參觀;2、4月15日上午我們到了鄭州對第二站鄭州市兒童;隨后的鄭州市兒童醫院東區新院,雖然在整體實力和院;3、4月16日上午到達成都對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4、下午我們驅車趕赴西安、鄭州、成都考察學習情況報告
根據醫院安排,2015年4月13日至18日,由王昆院長帶隊,徐國治書記、洪軍副院長、北京中核四達設計院岳工及基建科于衍沛主任和本人等隨行,對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鄭州兒童醫院東區新院、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華西醫院溫江院區等進行了實地考察。本次考察主要針對醫院基建管理機制運行情況、基礎設施、建設功能布局等綜合學習,可以說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反思不足、尋找差距、明確方向的過程。考察期間,王昆院長及時組織大家進行每天的總結、討論、交流,大家暢所欲言地交流了考察中的所見、所想,并結合本職工作找差距、談設想、明舉措,大家一致認為本次考察特別是華西醫院溫江院區工程建設的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本次的考察學習獲取的不僅是視覺里的精華,更為我院的基建發展尤其城南院的建設規劃開拓了思想,開闊了思路、明確了目標。現對本次考察內容做一匯總報告:
一、考察路徑及總結經驗
1、4月14日上午下午八點,考察第一站,我們到了位于西安雁塔區的西北婦女兒童醫院。據鄭院長介紹:醫院占地150畝,總建筑面積15.33萬平方米,投資近15億,設置床位1000張(婦科600張、兒科400張)。醫院是當地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西北地區建設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的婦女兒童專科醫院;以“國內一流、西北領先”的概念打造,并突出“典雅”的風格。醫院主管基建的劉副院長也是位搞基建多年的土建科班出身的專家,他也給我們傳授了很多他的寶貴經驗,如:規劃要先行,如何把握好門診和住院的關系,后勤保障體系的規劃,信息、配電、消防等問題的處理;在規劃期間盡量做到完善完整,施工圖做完最好不要變動;以功能第一位、美觀第二位的觀點來進行院區規劃設計;材料、色彩、燈光的建筑三要素;設計中尊重研究大夫的習慣等等。
1、隨后我們對醫院各區域進行了參觀。
走進大樓內部可以看到一樓寬大的就診大廳加上兩縱一橫的走廊,形成了一個寬8米長約400米的環形診療通道,門診醫技5層樓均為此格局。醫院分ABC三區域,由一棟門診醫技樓和兩棟住院樓組成。由于當地政府支持,不管是在區域占用面積、裝修材料的選擇、設備購置檔次均較高,這些也叫我們羨慕不已。使我印象較深刻的是醫院處于漢朝文化保護區,以古脊形屋頂、寬闊的公共區域、柔和的色調,真正突出了“典雅”的風格。還有如兒童康復單元采用單獨室外電梯入口,避免與門診人流的交叉影響。門診設置二次候診區、住院病區隔離大門,分散了人流、方便了管理,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風險;新生兒病房和探視走廊設置電子互鎖傳遞窗、醫院配電設電能管理系統、門診電子導診牌等一系列智能化信息系統;水管管路清晰,標識清楚等也突出了人家后勤管理的優點。
2、4月15日上午我們到了鄭州對第二站鄭州市兒童醫院東區新院和鄭州頤和醫院考察。
首先對頤和醫院的總體布局進行了觀察,醫院整體宏偉大方,有著西方醫院的風格。總體是以“王”字型來延伸為兩個蝴蝶型住院樓,通過一條醫療街與門診樓相連。在利用住院樓每個折角區域來進行庭院綠化,既美觀,又解決了各樓四面的采光問題,整個醫院沒有高層,突出了醫院不宜建高層的理念,也體現了醫院的經濟實力。不管總體規模還是內部設施,都氣勢恢弘、堪稱一流,叫人耳目一新。
隨后的鄭州市兒童醫院東區新院,雖然在整體實力和院區建設稍遜于頤和醫院,但是兒童專科醫院有好多特色特點值得借鑒學習。它是一座集門診樓、病房樓及醫技樓一體化的現代綜合性的醫用建筑,建筑面積約13萬m2。病房樓呈弧形分布,前面門診樓,中間由醫技樓與兩樓相連。整體布局突出“寶”字形分布;每個區域候診空間大,有獨立的一次候診區和二次候診區;各樓連接一層為整體醫療街模式,二層以上是各病區連廊;門診樓大廳上方設置了很多天井以實現采光節能,而且天井開關都是電腦控制,突出了智能化的特點;值得學習的是每個病區有專門的病人物品儲備間, 既解決了陪護人員物品的存放又解決了病區臟亂差的局面;再有他們在建設規劃初期就讓科室主任、護士長參與進去,使得規劃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
3、4月16日上午到達成都對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做了考察。
雖然門診樓大廳有一絲擁堵狹隘,但是利用醫院三面環路,建筑整體前后貫通做門廳的思路值得學習,這樣前后都有門面,既大氣有方便出入。門診中間設置天井,四面受用,滿足了就診大廳的通風和采光,實現節能化。醫院占地100畝,建筑面積共9.5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積就占3萬多平方米,整體利用地下室空間來安置發電機、鍋爐房、停車場等功能,而且利用各樓體中間區域向下開挖,造成此部分地下室實現開窗采光通風,很值得借鑒。上到樓面屋頂,看到整個屋面預留了構造柱,需要的地方就用鋼架彩鋼板搭建頂棚,下面放置空調機組、設備,這樣即利用了屋面,又解決了機組設備的自然通風散熱問題。(但是如果在我們醫院,由于常年風沙較大,按照此設置,一定要考慮好防塵問題)。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還有幾個亮點,一是進院區車輛管理采用單行道通行方式,車道、車位均設置較合理,使人流車流分開;二是住院部3樓設置手術室,4樓為新生兒病區,較為方便合理;三是醫院院內和病區導向標識標牌設置合理,設計制作溫馨,清晰。對有些細部也考慮周到,比如多聯開關插座上面標注每個按鍵的功能、直角柱墻角用圓弧材料避免兒童碰傷等一系列人性化設置。
4、下午我們驅車趕到位于成都溫江區的四川華西醫院
溫江院區。這個醫院參觀過后叫人“為之一振”,整體可以用“美輪美奐”和“視覺與藝術的搭配”來形容。建筑外觀錯落有致,色彩搭配合理、大氣又不失溫馨和諧。巧妙地利用了“王”字型建筑格局來實現整體和功能區域的完整。一進門診樓大廳有二層的鏤空區域,7M寬的通道縱向聯通前后,兩側有連廊通向各病區或功能區。值得關注的是樓體后面居然建造了可供轎車通行的車道直通2、3、4、5層,每層還有停車場,停完車就可以從每層的大門直接進入大樓內部,這樣方便又超前的手筆在醫院建筑里應該算是前列。我們在參觀中隨處可看到設計師的用心與細心,如利用樓體中 3
間鏤空區域設置綠化、空調機組等;兩樓間用錯落有致的架梁來連接,旁邊墻體再用綠化植物承托,突出建筑造型的審美觀;利用樓體間隙設置可供后勤保障用的通道來滿足進貨和污物的分區合理化。其它有如利用綠化來遮掩地面突出管路、墻體顏色的綜合搭配、頂部管路的整齊排列、標識標牌的色彩內容、消防栓窗上直觀的粘貼逃生示意,使用方法等各個細節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
二、考察后的一些想法
我們在感嘆內地醫院龐大的建設規模和先進快速發展
的同時,一致表示,要認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努力在結合上下功夫,在靈活運用上下功夫,真正使學習考察成為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過程。我們可以學習人家的成功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搞好結合。
目前的城南院建設規劃,由于地形方向整體偏西南,占地只有40畝,如何利用有限的占地來實現合理的布局空間和采光日照要求,并滿足合理的排水、車流、人流要求和美觀,最終達到“小綜合、大康復”的目的,是這次規劃考慮的重中之重。我個人認為可以完全推廣使用“王”字型來延伸、變化、組合。可以借鑒華西醫院內縱向醫療街貫穿門診、醫技、住院的方式來實現各區域的聯通;借鑒頤和醫院住院樓方向的變化來滿足樓體采光;借鑒成都婦兒院單行道車流甚至學習華西醫院立體停車行車道等,這些超前的設計將會對我們醫院今后的發展帶來深遠的目的。我們城南院建設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基礎先行、功能完整”的總體規劃思路,建成后將發展高端兒童診療和兒童康復保健,計劃分三期進行,可將整體規劃中按“大康復,小綜合”的理念合理布置,首期建設37000平方米的住院醫技綜合樓時留好各功能區、停車場的接口,外部地面附屬用房和道路提前完成,其余預留地先進行綠化,后面根據需要和內容再分布實施后面的建設。醫技住院綜合樓一樓也可設置相對“醫療街”模式貫穿前后,一至三層區域在一期建成后可做門急診、醫技功能,以后醫院若整個建成后這些區域也可做為康復門診、活動理療之用。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這次考察學習,使我近距離、多角度地感受到了其各地的特色和魅力,接受了大量新的視點和感觸,讓我開闊了眼界,收益匪淺。這對為醫院發展規劃提出更加合理、更加先進的建議,對我今后的本職工作做出能大的努力,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