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匯報
把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是當前宏觀調控的基本要求,是中長期政策取向。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匯報,歡迎閱讀參考!
【2017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匯報1】
今年以來,我縣主動適應外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積極應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利用內部各種積極因素,不斷克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新問題和新困難,緊扣調結構、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的主題不放松,一季度全縣經濟運行開局穩定,發展態勢行穩致遠。
一、一季度我縣八大主要經濟指標數據在全市情況比較
(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5018萬元,同比增長7.9%,高比全市0.6個百分點,排全市12個縣市區第4位、東部6個縣第2位。
(二)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63088萬元,同比增長5.8%,低于全市0.2個百分點,排全市第8位、東部6縣第4位。
(三)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1973萬元,同比增長14.9%,高出全市0.1個百分點,排全市第6位、東部6縣第3位。
(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783萬元,同比增長11.5%,低于全市0.1百分點,排全市第4位,東部6縣第3位。
(五)完成財政總收入28389萬元,同比增長22.67%,高出全市5.12個百分點,排全市第2位、東部6縣第2位。
(六)實際利用內資275070萬元,同比增長21.5%,低于全市0.16個百分點,排全市第6位、東部6縣第5位。
(七)實現進出口總額853萬美元,完成進度的16%,排全市第4位、東部6縣第2位。
(八)實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4元,同比增長11%,高出全市0.6個百分點,排全市第12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6元,增長9.8%,低于全市0.2個百分點,排全市第8位、東部6縣第4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元,增長12.2%,低于全市0.3個百分點,排全市第9位、東部6縣第5位。
二、一季度經濟運行呈現的主要特點
(一)總體經濟平穩。一季度實現GDP250187萬元,同比增長7.9%。其中一產業62834萬元,同比增長2.4%;二產業65488萬元,同比增長4.2%;三產業121865萬元,同比增長12.9%。三次產業比分別為25.1:26.2:48.7。第三產業貢獻率達77.7%,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增長的主力軍。
(二)農業備耕有序。一季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0739萬元,增長2.4%,其中農業產值14925.7萬元,增長2.2%,林業產值5407.33萬元,增長6.8%,牧業產值85721.34萬元,增長1.8%,漁業產值3394.8萬元,增長5.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89.89萬元,增長7.6%。呈現如下特點:一是農業種糧積極性有所下降,盡管國家繼續實行農業“三項補貼”等惠農政策,但仍然對種糧刺激性不大;二是規模種植發展形勢良好,經多年培育和措施激勵,流轉土地的`種植大戶在不斷增多;三是糧食作物結構不斷優化,優質稻種植計劃在七成以上;四是生豬價格持續高位震蕩,養殖效益提高,前景樂觀;五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穩中有降。
(三)工業經濟穩中趨緩。因“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政策影響,工業產業結構進入調整期。一季度完成工業增加值55881萬元,同比增長4.8%。全縣74家規模工業企業1-3月實現增加值63088萬元,增長5.8%。后期走勢仍不樂觀,工業用電量處于較快的下降通道。
(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1-3月,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1973萬元,同比增長14.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1個百分點。完成產業投資42056萬元,占總投資的24.5%;工業投資74730萬元,同比下降6.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958萬元,增長35 %;第二產業完成74730萬元,下降6.7%;第三產業完成50785萬元,增長2.6%。億元以上項目6個,總投資58673萬元;5000萬元以上項目19個,投資101343萬元,增長40.58%;5000萬元以下項目97個,投資171973萬元,增長14.9%。
(五)商業經濟繁榮穩定。1-3月,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783萬元,同比增長11.5%,較去年同期回落了1.6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3.55億元,同比增長27.9%。其中城鎮176630.1萬元,增長11.55%,鄉村8263萬元,增長10.77%;批發業21741.3萬元,增長11.36%;零售業142144.5萬元,增長11.53%;住宿業1349.7萬元,增長11.19%;餐飲業20547.6萬元,增長11.58%。
(六)金融信貸運行穩健。3月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820520萬元,比年初增加129299萬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664435萬元,比年初增加59528萬元。存貸比100:36.5。不良貸款率為2.7%。
(七)財政收支持續增長。1-3月,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28389萬元,同比增長22.6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3336萬元,增長31.06%。全縣一般預算支出118342萬元,同比增長45.58%。其中教育支出增長94.3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65.25%,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72.88%。
(八)居民收入穩步提高。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41元,同比增長11%,其中城鎮居民收入5576元,增長9.8%,農村居民收入2272元,增長12.2%。
三、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工業增速嚴重受阻。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觸底回升勢頭相對滯后。二是規模工業企業同比增幅縮減。南方水泥、雙雄礦業等企業增長勢頭銳減,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回落15個百分點、12個百分點。四是部分企業處于停產狀態。規模工業中停產7家,占總個數的9.5%。
(三)、投資增速出現較大跳空缺口。與2015年同期比增速回落7.1個百分點。原因有三:一是大項目少小項目多的局面不斷加劇。今年5000萬元以上項目和房地產投資通過國家平臺實行聯網直報,一季度全縣投資項目1754個,我縣19個,僅占1.1%。到目前為止,全縣總投資項目106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僅占全部投資項目比重為17.9%;其中億元項目6個,占全部項目的5.7%。二是社會投資不斷降溫。主要體現在房地產等行業投資方面,2015年以來,多數開發企業的庫存一直呈上升趨勢,投資熱情降溫。一季度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550萬元,同比下降60%。三是三次產業投資結構不盡合理。一季度三次產業完成投資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5%、-6.7%和2.6%,第二產業投資增速明顯低于一、三產業。
四、對策和建議
(一)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打開工業回升空間。一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發揮主導行業支撐作用。一方面著力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優勢,盤活生產能力,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另一方面重點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特別是深度加工和精深加工業,以茶油、大米為主導,重點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發展我縣特色系列深加工食品。二是增強重點企業生產活力,提升主導產業支撐水平。加強生產調度和數據監測預警分析,定期掌握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重點骨干企業對工業增長的強大引擎作用。三是加強資金要素保障力度。積極搭建銀政銀企對接平臺,拓寬工業企業融資渠道。四是充分發揮園區集聚效益,讓大項目大企業盡快投產形成新的增長力。要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園區投入力度,著力優化生產布局,使各類園區成為項目落地的集聚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區、產業轉移的承載區,高新技術的先導區,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支撐和發展動力。
(二)狠抓項目管理,提升投資增長后勁。一是抓重大項目的引進和開工。目前由于我縣5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個數較少,對全部投資增長的主導作用下降,投資這駕馬車的拉動力不足。下階段必須下大力氣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搶抓政策機遇,積極籌措資金,力促投資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的引進和開工建設。二是加強部門協作,積積申報大項目,好項目。各部門應盡快全面進行重大項目的申報入庫,確保投資總量平穩增長。
(三)加強稅收征管和入庫工作,激發財政收入增長動力。要主動適應稅收改革新常態,著力抓好“營改稅”和建安稅,消費稅等稅收的征管和入庫工作,做大總量,提升增量,確保質量,扎實推進我縣財政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2017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匯報2】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經濟環境以及全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新形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全年工作目標,全面落實國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工作,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一、經濟運行情況及特點
一季度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72.01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90億元,同比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217.54億元,同比增長13.1%;第三產業增加值234.58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金融業發展快速,完成增加值49.79億元,同比增長25.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
今年以來,全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服務城市、富裕農民”為目標,緊緊圍繞“菜籃子”保供及農民增收致富工程,進一步加強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全市農村經濟保持穩步發展態勢。一季度,農業增加值8.73億元,增長12.9%;林業增加值0.08億元,增長18.5%;畜牧業增加值10.56億元,下降0.7%;漁業增加值0.40億元,增長17.7%;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13億元,增長6.1%。
蔬菜產量47.16噸,同比增長9.3%;肉類總產量5.37萬噸,同比下降0.7%;禽蛋產量9727噸,同比增長4.2%;水產品產量3899噸,同比增長15.4%。
(二)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0萬元及以上口徑)實現工業增加值166.51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1-2月提高0.9個百分點。
重工業增速快于輕工業。重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80.36億元,同比增長12.8%,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4.1個百分點;輕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86.15億元,同比增長5.0%,低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7個百分點,也低于重工業7.8個百分點。
非公有制工業快速增長,比重進一步提高。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71.36億元,同比增長23.2%,增速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14.5個百分點。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2.9%,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0個百分點,成為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六大特色支柱產業快速發展。六大特色支柱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26.75億元,同比增長10.0%,增速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1.3個百分點。除煙草制造業下降6.4%外,其余五個產業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鋁及鋁加工業增長53.2%,特色食品業增長32.4%,磷煤化工增長16.6%,現代醫藥增長16.4%,裝備制造業增長9.6%。
高技術產業占比提高。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3.76億元,同比增長19.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長2.5個百分點。絕對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4.3%,占比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三)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
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口徑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項目)完成521.58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219.36億元,同比下降0.5%。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30.41億元,同比增長180.3%;第二產業投資46.79億元,同比下降2.1%;第三產業投資444.38億元,同比增長19.5%。
(四)消費品市場增速趨緩。
一季度,我市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33.31億元,同比增長11.2%。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214.55億元,增長10.6%;鄉村實現18.76億元,增長18.3%。按消費形態分,餐飲營業額10.86億元,增長9.1%;商品零售銷售額222.45億元,增長11.3%。
住宿餐飲業營業額下滑趨勢有所好轉。自2013年以來,全市限上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出現負增長趨勢。各部門加強引導,企業積極轉變經營方式、轉變經營理念,經營情況有所好轉,今年一季度限額以上餐飲業企業營業額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限額以上住宿業企業營業額較上年同期增長6.8%。從全社會情況來看,一季度,占比僅5%的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5.67億元,同比增長14.5%,高于批發零售額增速6.5個百分點。
網上銷售增長迅速。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為1.02億元,同比增長85.7%,增速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5個百分點。網絡零售持續保持高增長,但總量較小,拉動不明顯,僅拉動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2個百分點。
(五)財政收支穩步增長。
【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鄉鎮年度經濟運行的個人工作總結08-30
運行工作總結03-13
變電運行工作總結04-07
鍋爐運行工作總結05-20
電廠運行工作總結10-21
電氣運行工作總結04-24
熱力運行工工作總結03-14
變電運行技師工作總結09-27
變電運行工作總結 (優選)07-06
經濟的源頭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