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性就業調查報告_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17-06-25 編輯:admin
手機版
10%女性無就業愿望 據上海青年報報道,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市婦女學學會成立20周年座談會上,上海市婦聯發布了《2012年上海女性就業調查報告》,在對近千名女性的調查顯示,女性中開始出現新的群體———“無就業愿望”一族,大約有10%的女性無就業愿望,這個現象在30~39歲年齡組的女性中較為明顯。
現在社會上流行著一種說法———“做得好不如嫁得好”,這讓不少女性甘愿做起了全職太太,安心享用丈夫的收入。此次調查發現,不在業女性中,有10%左右的人無就業愿望,其中又以30~39歲的女性最為明顯。數據統計顯示,16~29歲和40~50歲年齡組中無就業愿望的各占了8.6%,30~39歲年齡組的這個比例為12.5%。
.大學生課余活動調查報告 .08年調查報告 .旅游調查報告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人力資源調查報告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會計學專業調查報告 .白領調查報告
大家也許會問:不就業,難保家庭總體收入下降,導致生活質量同時下降,但調查的結果恰恰顯示,“無就業愿望”的女性背后有較好的家庭人均收入做支撐。調查顯示,不在業女性(除去在校生)中無就業愿望者,其家庭人均月收入為1708.95元,明顯高于其他下崗女性家庭(714.04元)。而1708.95元的家庭人均月收入與在業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接近(受訪的在業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有52.9%在800~2000元之間,28.5%低于800元,18.6%在2000元以上。)。
上海市婦聯婦女發展部的專家分析說,無就業愿望群體中,其人群構成大致有三種:一是家庭條件較好的“啃老族”,二是丈夫收入較高的全職太太,三是因為各種原因如生育等而處于休息期的女性。
專家提醒說,上,F在的離婚率居高不下,家庭缺乏穩定性,單純依靠家庭收入沒有安全保障,這三類人中的大部分遲早要進入就業行列。此外,女性長期離開工作崗位,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女性參與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的下降,不利于女性的發展。因此,各級婦聯組織要引導這類“無就業愿望”的女性適當參加各種技能培訓,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
其實,并非所有的女性都不愿意就業,從不在業女性離開工作的原因看,多數女性都是屬于被動離職。調查顯示,受訪的不在業女性中,除去14.1%的在校學生外,78%的人是因為種種原因而被迫退出原工作崗位,其中因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原因而不在業的占了21.4%、因待工的占了15.8%、因協保的占了8.2%、因退休的占6.5%。
但令人關注的是,一旦下崗或者失業,女性再就業的態度則比較消極。有些女性剛失業時找工作很起勁,但隨著日后的屢屢碰壁,很可能被動轉化為“無就業愿望”一族,從而自暴自棄。2012年調查時,不在業一年以上的女性比例為57.1%,而2012年不在業2年以上的比例為50%,可見不在業一年以上女性的再就業狀況堪憂,專家分析,因為超過五年的失業者再次就業的可能性相對小得多,長久找不到工作的女性要提防成為永久的“失業者”。
上一篇:大學畢業生就業發展年度調查報告白皮書_調查報告
下一篇:高校畢業生就業薪酬調查報_調查報告
相關推薦
精彩搶先看New Top
1
2016年度反恐維穩工作匯報2
2016年度學校維穩工作匯報3
2016年度安全維穩工作匯報4
2016年度鄉鎮維穩工作匯報5
2016年度維穩工作匯報6
2017春節后復工報告參考7
2017春節后復工報告范文8
2017節后復工報告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6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2
高三學生自我陳述報告范文3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總結報4
高中生自我陳述報告500字范文5
2016基層黨組織按期換屆情況專項檢查報6
2016民主生活會整改落實情況報告7
2016年開展民主生活會整改落實情況報告8
2016年度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