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精編苗寨導游解說詞

時間:2021-05-08 12:55:42 解說詞 我要投稿

精編苗寨導游解說詞

  歡迎詞:

精編苗寨導游解說詞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家鄉西江千戶苗寨,我是本次導游,我的苗名叫XX,根據苗族子父連名的傳統,子名在前,父名在后。因為很早以前苗族是沒有姓氏的,只有名,也就是有名無姓,但在清朝雍正年間,實行全面改土歸流,西江苗寨納入中央政府管轄之后,才按照苗名的諧音來給苗族制定姓氏。我的漢名叫楊XX,大家叫我小楊就可以!非常榮幸能給大家做導游。

  景區簡介:

  苗族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它也被稱作中國的猶太人,因為澳大利亞人類學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里寫道,世界上有兩種苦難深重的民族,一是遍布世界沒有自己家園的猶太人。二是幾千年來不斷遷徙的中國苗族,而西江這個地方就是苗族歷史上五次大遷徙中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陸續遷徙到達的集結地。西江另稱千戶苗寨,因為到目前為止,這里西江已有近1300戶人家,接近6000余人生活在這里,皆為苗族同胞。

  我們知道,貴州是中國苗族乃至世界苗族的大本營,在國內近1000萬的苗族人口中有超過一半聚集在貴州省境內,主要分布在黔東南地區。也許很多人并不知道國外也有苗族,據統計,在中南半島的一些東南亞國家,比如越南,老撾,緬甸,泰國等,就有超過100萬的苗族,而遠在大洋彼岸的在美國也有近20萬苗族,西歐部分國家也有近萬余的苗族,在境外,苗族被稱為赫蒙族,但苗族畢竟發源于中國,而西江又是中國最大的苗寨,也自然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

  西江苗寨歷史悠久,漢朝時稱“雞江”,清朝雍正建置后稱“雞講”,乾隆三年置雞講司,后在民國時期當地的紳士,寨老們覺得雞講這個名稱不夠雅觀,因而改稱“西江”。“西江”這個名稱是苗語的音譯,在苗語里“西江”的含義是苗族“西”氏族“討”來的地方,“西”就代表西氏族,“江”在苗語里表示“討”、“商討”的意思,從西江名稱的含義我們就可以看出西江苗族是由其他地方遷居過來的。

  西江苗寨現作為貴州省內著名的旅游景點,其實早于1982年,就被省人民政府列為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游景點,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為全省首期村鎮保護和建設項目5個重點民族村鎮之一,2005年11月“中國民族博物館西江千戶苗寨館”在此掛牌。2008年貴州省第三屆旅游發展產業大會在西江舉辦,其旅游知名度得到很大提升。而2011年,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又成功榮升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

  景點介紹:

  觀景臺

  現在,我們將前往苗寨第一站:觀景臺,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從觀景臺放眼望去就是西江苗寨的全景了,你可以看到白水河穿寨而過,吊腳木樓層層

  疊疊,初看之下無不給人以震撼的感覺!很多人都好奇苗族為什么喜歡把居住的房子建在半山腰,其實,倒不是說苗族人喜歡住在山上,而是因為苗族人不會隨意把房子建在平地。苗族是農耕民族,只有依靠耕地才能夠生存下來,在貴州這個“地無三尺平”的山區,平地很珍貴。因此,當地人為了少占耕地就在那些不能種植水稻的陡坡上建設吊腳樓,所以才會形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一情景。

  吊腳樓

  說到吊腳樓呢,不得不提一下,這一民族建筑藝術的瑰寶。吊腳樓是多個少數民族都有的民居建筑形式,而苗族吊腳樓的.最大特點,是在二樓寬敞明亮的走廊上,設有長椅,苗語叫“道更息”或者“更息自”,外人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美人靠,因為苗族女子通常都喜歡在這上面挑花刺繡。整體來說呢,吊腳樓的一樓一般都是用來圈養牲畜和放置生產用具等,二樓才是住人用的,而三樓基本都是用來存放糧食的。西江苗寨的吊腳樓群鱗次櫛比,其建筑工藝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風雨橋

  接下來,我們會看到苗族另一種特色建筑—風雨橋,這里就是西江苗寨的風雨橋,它區別于侗族風雨橋一貫的寶葫蘆頂,更彰顯苗族建筑的特色。大家可以看到橋的兩邊都架有長椅,這樣的建筑形式不但起到遮風避雨的作用,還可以坐在上面休閑納涼,另外,這里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約會的首選之地。其實,風雨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大家可以看到橋頭那幾個字嗎?這是苗語“就郎嗡”的諧音漢字,直譯過來叫“回龍橋”,意思是攔住河水中的龍。我們都聽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但我們也清楚,龍并非現實存在的生物,其實龍代表了很多種含義,在這里,它是風水的代稱,我們已經看到整個西

  江苗寨是有一條河水環抱著的,苗族人認為水灣越大的地方越能聚集靈氣,風水也就越好,為了避免靈氣外泄,就需要建造一座橋來攏住靈氣,這就是“回龍橋”的真正含義。

  博物館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西江苗族博物館,該館占地面積3000㎡,建筑面積1700㎡,共有11個展廳,陳列以世界、貴州、黔東南、雷山、西江為邏輯順序貫穿全館各展廳,以苗族歷史、生產、生活、節日、音樂、歌舞、服飾、銀飾、苗族醫藥、建筑、巫文化宗教信仰為主要內容分類布展,以實物、圖片、文字說明巧妙布局,從不同的角度充分的展示了苗族的歷史和智慧,這是一座集學術研究、交流、收藏、展示、教育、服務為一體的中型博物館,是了解研究苗族歷史文化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是進行苗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基地。所以,到西江不到博物館,一定會留下許多遺憾。

  銀飾

  走出博物館,來到游方街,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銀飾商店。銀飾是苗族女子不可缺少的飾物,銀梳、銀花、銀雀、圍腰鏈、耳環、響鈴、銀角等銀飾品,工藝精巧,造型古樸,紋理細密,代表了苗族銀飾工藝的最高水平。每一位待嫁的苗家女子,其父母必定要準備好一整套盛裝,嚴格來說,搭配盛裝的銀飾最重可多達6公斤!

  歌舞表演

  在西江,不可錯過的另一道風景是去銅鼓坪看歌舞表演,這些表演內容豐富,包含了苗族各種歌舞,如蘆笙舞,銅鼓舞,板凳舞,錦雞舞等,當然,這些歌舞是經過編排的,濃縮的。因為真實的苗族舞蹈通常只能在特定場合才能看到,比

  如大型的蘆笙舞在重大節慶時才有,小型的一般會出現在祭祀性的活動上或者葬禮上。而板凳舞則是苗族地區的婦女在慶祝小孩子滿月時的一種娛樂性舞蹈。

  長桌宴

  到吃飯的時間了,擺在大家眼前的是苗家的長桌宴長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與隆重禮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苗族同胞在過苗年、接親嫁女、辦滿月酒以及村寨聯誼宴飲活動時,最高的待客規格就是長桌宴。每到村寨里舉行“長桌宴”,家家戶戶都會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龍似的順著寨子街道,一長溜排上數百米,那陣勢簡直是一眼望不到盡頭。在宴桌上,通常都會擺上當地最具特色的食物,如酸湯魚、腌魚、苗王魚、臘肉、臘腸、麻辣雞、雞稀飯等等,這些都是宴請賓客最豐盛的菜式,當然,你要是覺得這些大魚大肉太過油膩的話,我會推介你去嘗試酸湯米豆腐,或者砂鍋粉,也是不錯的!但在平時來說,苗族的日常飲食都是素菜多一些,還有一些山野菜,家常炒菜等等。

  結束語

  好了,酒足飯飽之后,是大家的自由時間,我最后推介大家去看下我們西江的夜景,也許你看慣了城市的燈紅酒綠,但西江的夜色卻獨具情調,一定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感覺!所以,今天的游覽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精編苗寨導游解說詞】相關文章:

搞笑犀利語錄精編09-20

《松鼠》教學實錄精編03-08

《漁父》知識整理「精編」03-21

西湖的導游解說詞02-14

關于老鼠的謎語精編05-16

常用通假字精編07-24

精編十八首春節詩文04-21

《談禮貌》教學反思精編04-12

《石灰吟》教學設計精編04-29

《鋤禾》教學反思精編201704-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热免费在线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aⅴ精品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 亚欧美无遮挡HD高清在线视频 | 尤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 | 亚洲视频日本有码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