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專題片解說詞范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解說詞,解說詞是配合實物或圖畫的文字說明,便于觀眾一目了然。怎么寫解說詞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視專題片解說詞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視專題片解說詞范文1
淡入場景:寧連一級公路的航拍圖,寧連路車水馬龍的昌盛鏡頭,東雙溝鎮宣揚橫幅,東雙溝大街的全景,大街逢集的富貴鏡頭,居委會干部開會評論的鏡頭。
解說:鄉村經濟展開是處理“三農疑問”的要害,也是增強底層黨安排戰斗力的需要。青云居委會坐落東雙溝鎮區中間,人員密集,居戶絕大部分接近寧連一級公路,交通便利。居委會黨總支一班人順水推舟,量體裁衣地擬定了切合實習的強居富民展開之路。
居委會主任賈步超同期:我們的展開思路是:安身區位優勢,用活本地資源,盤活團體財物,激活活躍因素,做活經濟文章。
場景:青云居委會的作業樓全景,兩委開會的鏡頭,兩委干部造訪的鏡頭。
解說:思路決議未來。這些年,青云居委會環繞展開思路,精心走出了“四步妙棋”,使強居富民的展開路途越走越寬。
場景:縣、鎮招商引資方針的文件特寫,村干部學習文件的鏡頭,村干部到創業戶宣揚方針、發出宣揚材料的鏡頭;村干部在外地與客商握手攀談的鏡頭,返鄉創業者的個例特寫鏡頭。
解說:第一步是創優效勞環境,筑“巢”引“鳳”。這些年,居委會活躍策應縣、鎮招商引資局勢,加大根底施行建造資金投入,不斷強化效勞功用,創優客商投資興業環境,先后招引68名外出打工經商創業者返鄉創業。
返鄉創業代表1同期:談為何回來創業。
返鄉創業代表2同期:談鎮、村怎么創優效勞環境。
場景:村干部造訪創業扶植者,團體興辦的公司全景、出產現場,村干部與他們說話的局面,連片的農田、成片的意楊林等。
解說:第二步是安身優勢,加強引導,鼓舞全民創業,多渠道強大團體經濟,促進居民增收。
工業村干部同期:我們居委會使用團體土地、財物進行股份協作、租賃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強大團體經濟,團體經濟年收入由5年前的5萬元元添加到20xx年的萬元。為股動和鼓舞全民創業,我們居委會班子自個首先興辦二三工業,全居90%以上的干部都具有一個致富項目。
場景:村作業司的全景特寫;大街樹立的商業零售店肆全景、個例特寫、正在經營的現場。
解說:機制的變革激活了各方活躍因素,全民創業空氣日漸稠密,由團體和自個興辦的公司達32家,公司用工1100多人,創利稅360萬元。此外,不少黨員還將目光瞄準了寬廣的外部市場,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闖出了自個的一片天空。這位老者叫劉成龍,從1998年開端去淮安闖練,由他一手興辦的淮安樂園房地產開發公司,是淮安40多家房產開發公司中僅有獲得國家一級天資認證的公司。
劉成龍同期:
場景:居委會成片農田的全景,展開大棚蔬菜的成片鏡頭,菜農勞作特寫鏡頭,裝運外銷的鏡頭。
解說:第三步是量體裁衣調整栽培構造,展開多樣化栽培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人增收。
農業村干部:我們居委會共有3000畝農田,從98年開端進行工業構造調整,當前具有經濟作物300畝,大棚蔬菜400畝,意楊林400畝,畝均年收益都在4000元擺布。
大棚蔬菜戶同期:從什么時候開端長大棚,家有多少畝,年收入多少,像他那樣規劃的全居有多少戶,蔬菜首要出售到什么地方。
場景:鎮勞作效勞所門牌,有關人員正在與勞務人員攀談效勞的現場,村干部與勞作效勞所擔任人在攀談的現場,鎮職教、成人教舉行培訓的鏡頭,外地公司工人在崗位操作的特寫鏡頭。
解說:第四步是展開勞務經濟。居委會黨總支堅持依托本地人多地少、勞作力豐厚的優勢,將搞好技能培訓、展開勞務輸出作為添加居民收入的主抓手。
三產村干部同期:這些年,居委會與鎮職教、成人教聯合展開對勞務輸出人員的技能培訓,培訓人員達300人,與鎮勞作就業介紹所和諧,向蘇南大中城市及濱海開放地區輸出勞務人員,每年成建制勞務輸出不低于50人,自行外出務工的有300多人,外出務工總收入300萬元,居民年人均增收750元。
場景:李正柱在南京的作業作業門牌和作業繁忙的現場,手下工人嚴重施工的`場景。
解說:他叫李正柱,長年在南京搞市政路途施工,近兩年自個承包了工程,手下所用工人滿是本居委會居民。
李同期:每年都要從居委會帶出剩余勞力20多人,人均年收入15000元擺布。
字幕:二、環繞促進展開夯實黨建根底,不斷提升黨安排的創造力
場景:居委會黨建準則牌上墻的全景和特寫,居委會村組干部開會、學習的鏡頭全景和特寫,總支書記上黨課的現場,看電教片的現場,記載三會一課記載本的特寫,擺放規整的黨建活動材料,規整的電教片櫥柜,黨員個例在班上學習的鏡頭,晚上在家燈下學習做筆記的鏡頭。
解說:安身環繞展開抓黨建的作業方針,青云居委會黨總支要點做好四個方面作業,不斷提升黨安排的創造力,推動全居黨建作業邁上新臺階。一是抓好學習教學。總支各支部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健全“三會一課”等安排生活,學習活動主題杰出,內容豐厚。黨總支一班人自個帶頭抓好學習。特別是第三批領先性教學活動試點時期正逢秋收農忙時節,居委會黨總支因人施教,采納多種形式,深化會集學習培訓成效。
總支部書記厲永興同期:白日沒有時刻,就晚上學,晴天要到地里忙,就在雨天補上,黨員干部實習參學率達到了。我們支部的活動黨員李正柱長年在南京搞路途施工,領先性活動開端時,他就主動打電話回來,問詢有關事宜,常常與黨支部聯絡,了解進展、報告自個的學習狀況,并將自個寫的學習筆記、心得體會,讓兒子從南京帶回家參與匯展。
現場過渡:村干部到黨員家中送讀本、送材料,村干部為年紀大的黨員解說的現場,鎮村編印的各種材料全景,安排大眾觀看電教片電影的鏡頭,李打電話,村干部接聽電話做記載的鏡頭,李在外學習的鏡頭。
李正柱同期:
場景:老黨員杜云飛學習、寫筆記的鏡頭。
解說:70多歲的老黨員杜云飛使用晚上堅持學習、寫讀書筆記的業績傳開后,成了居委會領先性教學活動的學習模范。
杜云飛同期:
場景:鎮、村里舉行科技培訓的鏡頭,科技人員到創業戶、雙培目標家中了解狀況、攀談,到田頭輔導的鏡頭,到飼養現場輔導鏡頭,創業扶植戶的紅牌特寫。
解說:居委會黨總支還杰出有用科技培訓,經過教學培訓、結對扶持扶植等措施,先后安排施行了鄉村黨員干部創業扶植工程和鄉村黨員干部大戶“雙培雙帶”工程,著力提高寬廣鄉村黨員干部帶頭創業致富、帶領大眾致富奔小康的才能。
場景:村干部與鎮領導攀談爭奪支持的現場,村“兩委”班子開會、作業的鏡頭,村“兩委”班子的花名冊特寫,厲永興打電話、作業、學習、做筆記、與居民攀談的鏡頭,居委會歷年來獲得的各種獎賞。
解說:二是加強班子建造。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一批政治素質好、了解鄉村作業、具有“雙帶”才能的同志被選拔到居委會任職,并建立了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秀的村級后備人才隊伍。青云居委會黨總支已成為一支拉得出、打得響、大眾信任和支持的“堅強堡壘”。
場景:簇新的作業樓全景、內部設備特寫,規整的材料臺賬,村務揭露欄。
解說:三是強化標準化建造。厚實推動陣地建造、標準化處理、民主政治建造等“強基工程”。
場景:村管帳的管帳賬冊,村干部和管帳在核對賬目,村干部到信用社洽談爭奪資金的鏡頭,村干部作業,大眾活動的現場。
解說:在村部陣地改造方面,青云居委會黨總支想方設法向上爭奪和自籌資金50多萬元,新建了560平方米的作業大樓,改造作業平房368平方米,居委會作業室、黨員電教室、老年活動室等用房齊備,設備配套,居委會作業、居民文明活動場所條件大為改進,干部大眾的精神面貌面目一新。
場景:門牌,規整標準的材料檔案,簇新的櫥柜、新上的電腦,村干部正在操作的現場;村干部會集作業的現場、村干部值勤表、值勤記載,招待來人來訪做記載。
解說:在標準化處理方面,對作業中構成的各種材料臺賬,居委會明確專人搜集整理,專櫥寄存,專室保管,并逐步施行微機處理。居委會干部施行會集作業,輪流值勤,擔任招待上級來查、居民來訪等作業,著力向機關型居委會跨進。在民主政治建造方面,全面施行居務、財政等業務揭露,推行“陽光六步法”民主處理業務,擴展居民參與度,增強作業透明度。
場景:黨建活動材料全景、特寫,杰出三幫四扶、創業扶植、雙培雙帶文件及有關材料的裝訂鏡頭,村干部到貧窮黨員家中慰勞的鏡頭,村干部到扶植戶家中造訪的鏡頭,興辦雙培培訓班的鏡頭。
解說:四是立異活動載體。這些年,居委會習慣局勢需要,先后以鄉村貧窮黨員脫貧“三幫四扶”、“鄉村黨員干部創業扶植”、“雙培雙帶”工程等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探究鄉村底層黨建與經濟展開作業的結合點,實在增強鄉村底層黨建作業的生機。在省第三批領先性教學試點活動時期,居委會黨總支又活躍展開了以“帶頭富,帶領富,比實績,比貢獻”為主題的“雙帶雙比”和以“做創業前鋒,當富民模范”為主題的教學實習活動,獲得顯著成效,全居涌現出一批典型人物和業績。
場景:韓學前為貧窮黨員建房的現場及有關鏡頭;宋明躍家聯合收割機的全家作業全景及特寫。
解說:他叫韓學前,是居委會副主任。前不久,貧窮戶老楊家建新房沒錢買材料,他將自家門市的材料無償地供給給老楊,房子建好后他還常常上門問長問短。黨員宋明躍秋收時期在用自家的“久保田”收割機為居民收割時,對貧窮戶減免收費,遭到大眾的好評。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號。正是有許許多多這樣心中一直裝著大眾的黨員干部,才有了我們黨的領先性。
字幕:三、環繞大眾需要展開社會作業,不斷增強黨安排的凝聚力
場景:鄉村路途凹凸不平的敗落鏡頭,農人到醫院治病拿藥的鏡頭,鄉村死臭水溝的特寫或自打的淺水井特寫,鄉村住房、泥墻敗落鏡頭,招待大眾上訪,黨委、政府的門牌。
解說:鄉村行路難、就醫難、吃水難等聯系大眾切身利益的熱門、難點疑問,是阻止鄉村經濟展開、影響底層黨安排凝聚力的大疑問。青云居委會黨總支堅持以民為本,將“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在朝理念貫穿在實習作業中,大力興辦社會公益作業,在政府和大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場景:村干部到鎮鄉村協作醫療辦為居民處理核對辦醫療保險的鏡頭,居民自個到鎮協作醫療辦辦證的鏡頭;村干部與鎮自來水辦擔任參議能通水入戶的鏡頭;新鋪設的砂石水泥路面和路燈鏡頭;居民家庭電話和看有線電視鏡頭;村干部到貧窮戶家中慰勞、贊助失學孩童上學、在講堂聽課的鏡頭;貧窮戶家庭敗落鏡頭,鎮村干部、科技人員入戶送信息、技能;村社會對立調處作業室鏡頭,材料、字牌規整,村干部招待上訪者的鏡頭,規整的工業會集區。
電視專題片解說詞范文2
電視專題片是一種帶有顯著“中國”特色的電視藝術形式,由于社會的進步和審美的發展,我國電視專題片的形式和內涵也都在不斷的變化。以往我國的電視專題片更加追求恢宏大氣的場面和宣教式的口吻,但近幾年的電視專題片開始轉而追求節目畫面的美感,故事的推進,和情感的滲透{1}。因此除了對畫面質感的不斷追求之外,解說詞也變得越發重要。優美合適的解說詞能夠提升電視專題片的品質,將觀眾更好地帶入情景,提高專題片的節目效果。所以電視工作者慢慢開始在解說詞中融入修辭手法,讓平淡的解說詞變得更加生動出彩。一般在電視專題片解說詞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反復、對偶等等,本文就對這些修辭方法在電視專題片解說詞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的探究。
一、比喻
比喻是修辭手法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利用兩種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利用一個事物去描述另外一個事物從而使事物的描述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也能夠將一些距離人們生活較遠,比較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加具體{2}。在電視專題片解說詞中應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讓解說詞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幫助觀眾理解一些復雜抽象的事物,同時也能夠增加表達的渲染力,為觀眾營造更優美的意境,提高解說詞的文采,為觀眾帶來更好地視聽效果。
1、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
運用比喻的手法能夠將事物與情感更好地聯系起來,給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本草中華》第一集“相傳”中的解說詞提到,“這些樸實的牧民,就像是扎根土地的冬蟲夏草,在安靜的時光里,鏗鏘著生命的對答。”在這個宣傳中華本草的'專題片中,將本草與情感緊密的結合起來,年幼的孫兒希望能夠采到冬蟲夏草給大病初愈的爺爺調養身體,在經歷了跋山涉水后,終于找到了心儀的本草,帶回家中親眼看著爺爺服下,一家人幸福的圍繞在火爐旁,此時再配上這句采用比喻修辭的解說詞,將這一家溫暖幸福的牧民和冬蟲夏草聯系起來,既讓觀眾加深了對冬蟲夏草形成過程的理解,同時也生化了專題片要表達的情感,提升了專題片的表達效果。
2、引發觀眾想象
在比喻中分為本體和喻體,表現的對象叫“本體”,作比的事物叫“喻體”。在電視專題片中出現的結束詞,實際上為正在觀看電視畫面的觀眾帶來了更多的強化和刺激,讓觀眾在觀看畫面聆聽聲音的同時展開更為豐富的想象。例如在《味道云南》專題片第一集中講到“椿芽”這種食材時提到“椿芽是云南食材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正月一過,椿芽就開始萌發,它甚至就是云南春天到來的信使。”這句話中將“椿芽”比作云南春天到來的信使,旨在表達椿芽萌發是云南春天來臨的一個信號,就好像看到信使就知道有信來了,而看到椿芽就知道春天的腳步更近了。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不僅有生動形象的作用,還能引發觀眾的聯想,在觀眾腦海中形成這樣的畫面,一粒粒小椿芽悄悄在樹枝萌發,他們歡快的唱著歌,叫醒還在沉睡的春天。利用比喻給觀眾傳遞更豐富更美好的畫面。
二、排比
排比是指將結構相同、語氣相似、或表達含義相互關聯的語句放置在一起,從而增加句子的氣勢,讓語句在閱讀中更加朗朗上口,也讓句子變得更有節奏,在整體的結構上也給人一種整齊之感{3}。應用在解說詞中則能夠加深表達的含義,讓解說詞變得更加悅耳動聽,同時也能讓解說詞的表達變得更加豐富,從而實現更好地藝術效果。例如在電視專題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一集中有一段解說詞在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五年成就時,就應用了一組排比句“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通過排比句增加了整個句子的氣勢,在整齊的結構和朗朗上口的韻律中讓觀眾對這幾句話記憶猶新,也讓觀眾加深了對十八大以來黨的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樣在該集紀錄片中,在20xx年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孫中山先生畢生奮斗,就是期盼中國成為世界上頂富強的國家,世界上頂安樂的國家,中國人民成為世界上頂幸福的人民。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通過這段排比,既體現了孫中山先生對于國家建設和對于人民生活質量的殷殷期盼,同時也體現了我國通過不斷發展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和堅實的底氣。通過兩個排比句聯用極大的增強了解說詞的氣勢,也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深深為國家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和自豪。
三、對比
對比是一種將具有顯著差異或矛盾對立的雙方,放在一處進行比較從而進行突出的一種修辭手法。對比往往能夠帶來巨大的沖擊效果,讓人一下子了解創作者想要突出的重點。應用在解說詞中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能幫助觀眾了解一些沒接觸過的概念或事物,更好地向觀眾傳達創作者的意圖。例如在電視專題片《講究》第二季的第2集中,提到了“千錘百煉方成鋼,而對于一把銅壺來講則需要3萬到5萬次錘擊方可成型”,這句話通過對比的修辭手法將打造銅壺和煉鋼作為對比,通常意義上我們認為煉鋼是一道非常繁瑣和耗時的工藝過程,往往需要千錘百煉才能完成,但是銅壺的打磨需要的時間和次數卻遠遠超過煉鋼。利用對比讓觀眾了解銅壺的打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制銅的匠人也需要耐得住更多的寂寞才能夠形成這些精美的藝術品,從而引起觀眾對銅藝術品、制銅匠人以及中國銅文化的關注。再例如《茶界中國》的第一集中在介紹用來熏制正山小種紅茶的木材時提到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木材,解說詞中提到“不同于其他地區的普通松木,只有桐木村生長的油松,才能將茶葉熏制出獨特的松脂香。”通過對比突出了油松對于正山小種茶葉口感的重要影響,并在后面的解說詞中介紹了油松在保護區中禁止開采,從而凸顯了正山小種茶葉的珍貴之處。
四、引用
引用是指在寫文章時通過引用成語、古詩詞、典籍等,通過引用來證明和引用部分相同或相反的一些觀點和內容。因此引用也分為正面引用和反面引用兩種。正面引用作者對飲用的內容表示支持相信和贊同的態度,用來引出自己的觀點,增加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反面引用則是作者對飲用內容持否定批判和不相信的態度,利用引用內容來反襯自己的觀點。在電視專題片中使用引用的修辭手法,能夠給觀眾一個更豐富的背景介紹,幫助觀眾了解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例如在《本草中華》第一集中作者在介紹“益安寧丸”時就引用了史料中的記載,證明了該配方前身“延壽丹”的配方來源于宮廷。解說詞中這樣描述“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42歲時心有暗疾(帝心氣不足,胸悶氣短,心慌體倦)。御醫遍尋古籍,終于奉上延壽丹。它可補氣活血,益肝健腎,養心安神,有助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后來乾隆皇帝將此秘方賜予漳州名相蔡新,并由蔡新宗親何氏帶到香港落地生根。”通過引用典籍記載證明了該藥的出處和地位,讓觀眾對“益安寧丸”的相關背景更加了解,也讓電視專題片整體呈現得更加完整。
五、反復
反復是根據創作者的表達需要,讓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在文章中反復出現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復的主要作用是為了突出和強調某個事物、某些含義或者某種情感。將反復應用在電視專題片中,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接受更加直觀強烈的刺激,從而對創作者想要突出和強調的部分加深印象。例如在《輝煌中國》專題片第一集中談到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時用了“這砥礪奮進的五年,這是真抓實干的五年,這也是取得歷史性巨大成就的五年。”來強調這五年中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和獲得的巨大成就,突出了這五年對于整個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意義。
六、擬人
擬人的修辭手法是將并不具備人類情感和神態的事物進行人格化,從而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也讓讀者感到更加的親切和具體化{4}。將擬人應用在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中能夠提高解說詞的表現力,讓觀眾感到更加的親切生動,活潑而又有趣。例如在《味道云南》專題片的第一集中,在介紹春天人們的味覺變化時就應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解說詞中說“人的嗅覺和味覺也會在春天發生變化,變得敏感、纏綿、多情”,味覺本身并不具備這樣豐富的情感,但是作者在這里卻將味覺擬人化,表現了味覺在春天這個季節變得更為敏感和豐富,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味覺變得更加生動活潑,讓觀眾在感到親切的同時,增加對該紀錄片的觀看興趣。
電視專題片中解說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解說詞能夠增添電視專題片的美感,將畫面想要傳遞出的深層含義用語言表達出來,甚至可以說解說詞與拍攝畫面是影響電視專題片觀感的首要因素。因此如何撰寫更優美的解說詞一直是電視專題片創作者們關注的重要內容。在解說詞中融入修辭手法,不僅能夠使原本平實的解說詞變得更加優美動聽,還能夠增加表達效果,增強觀眾的情感帶入,提高電視專題片的表現力,為觀眾提供更加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
【電視專題片解說詞】相關文章:
電視專題片解說詞范文優選10-08
淺談電視專題片解說詞的寫作的技巧10-28
小學專題片解說詞11-17
學校專題片的解說詞06-23
大酒店電視宣傳片解說詞01-17
婦聯工作電視宣傳片解說詞01-10
《領航》電視專題片觀后感06-25
解說詞06-23
電視風波作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