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記事》語文說課稿
今天,我執教的篇目是新教材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作文訓練課《學會記事》。下面我將從訓練目標、教學創意、教學流程、課后反思四個方面和大家交流。
一、訓練目標
初一的學生雖然在小學接受過幾年的作文訓練,但真正規范地訓練寫敘事的作文,可能機會不多。對照本次作文訓練任務,我將本次習作訓練的目標定為:
1.學會圍繞中心完整清楚地敘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處理好敘事的詳略,了解敘述的順序。
2.培養寫真情實感的寫作作風,記真事,說真話,抒真情。
二、教學創意
很多學生提到作文就搖頭嘆息,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總不能得高分,久而久之,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從平時的學生習作和考場作文看,很多學生的作文失分有一個共同原因,即粗略概述:既沒有真情實感,無病呻吟,也沒有交代必要的要素,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更缺乏細節描寫,讀后感覺空洞無物,至于作文技巧就更不用說了。讓學生明白寫記敘文的基本要求,把事情寫清楚,在此基礎上增加作文的“技術含量”,應成為初中老師尤其是初一老師必修的課題。另外,課文永遠是最好的作文教材。本次作文教學,我注重引導學生從已學課文入手,讓學生明白:錘煉語言,寫出真情實感,才能感染讀者。
三、教學流程
本次教學,我分三個流程進行: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的外延是生活,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摘取了一位學生的'月考反思,使得我的課堂導入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在指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不帶任何任務,不給學生任何壓力,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了學習的狀態。
(二)知識講練:掌握寫作要求
葉對陶先生說過,教學最忌諱按部就班,中規中矩;陶行知先生也說,教學的最高境是不等學生反應過來,知識就已經占領了學生的大腦。
學生閱讀完材料后,我以聊天的方式引入:“我很欣賞這段文字,他不僅寫了事,還告訴了我他的一段心路歷程。但仔細再讀,我又發現他沒有寫好。同學們發現了嗎?”看似閑聊,實則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進而引出學會記事的第一個要求:把事情寫清楚。在復習記敘文的要素后,我歸納整理出交代清楚事情的方法:交代要素,詳寫經過,并進行實踐訓練一:交代清楚事情。結合學生的交流,
接著,我順著同學們改動后的文字,引出學會記事的第二個要求:寫出真情實感。并從選材真實、融入情感兩個方面加以指導,并進行實踐訓練二:寫出感情。
課文永遠是最好的作文教材。在講解學會記事的第三個要求前,我引用《秋天的懷念》的關鍵詞句回顧這些句子是怎樣表達感情并感染讀者的。
在學生交流后,我歸納總結方法:選詞貼切,表意動人,進行實踐訓練三:修改語言。
至此,學會記事的三個基本要求便在老師的講,學生的議和練中完成教學。其中前兩個基本要求的實踐訓練是選用的文段,后一個要求的實踐訓練選用的是一篇完整的學生作文。由段到篇,難度逐漸加深,符合認識事物的規律。
(三)流程的第三個環節是:能力提升:學習敘事技巧。在這一環節,我安排了兩個內容:記敘的順序和文章的結構。
由于時間有限,并且這兩個內容沒有作為本節課的訓練目標,因此,我只是浮光掠影式地點撥提醒。
四、課后反思
短短的四十五分鐘里,能夠完成設計的教學流程,我甚感欣慰;但細細一想,突然發現了諸多不足之處,如寫作這一重要活動沒有在課堂上具體落實,對學生的評價也欠靈活。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揚長避短,和我的學生們一道,在語文的天地里馳騁、翱翔!
【《學會記事》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7
學會理解他人說課稿11-03
語文說課稿03-15
語文《手指》說課稿09-16
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綠色記事本》說課稿05-07
小學語文《恐龍》說課稿05-01
《語文》說課稿15篇11-08
中職語文說課稿11-02
語文《觀潮》說課稿范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