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水》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水》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趣的水》說課稿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常識活動中,了解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有的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2、培養中班幼兒熱愛科學,樂于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兩個金魚缸(一缸水內有蘋果,一缸米內有桔子)。每組一份白糖、鹽、沙、黃豆、石子、果珍。
人手一條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課題
請幼兒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東西?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前面有兩個金魚缸,一個缸里裝著水,一個缸里裝著米。你們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東西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ㄒ龑в變褐v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見;米不透明,看不見)
二、讓幼兒動手操作
1、請小朋友用米籮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米籮和有洞的塑料袋,請你們用它們來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來?為什么?
。ㄕ堄變褐v出結果,使幼兒明白水是會流動的)
2、請幼兒把桌上的。白糖、鹽等物品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從桌上選幾樣東西放在杯子里,然后告訴大家你放了哪些東西?(請部分幼兒回答)
3、請幼兒用小棍攪拌,看看結果怎樣。
師:請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攪一攪,看看會怎樣?
4、請幼兒講述實驗結果。
師:現在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的杯子里還能看到幾樣東西,還有幾樣東西到哪里去了?
。ㄒ龑в變褐v出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5、擴散性思維: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東西會被水溶解。
6、請幼兒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魚缸里。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過幾天,水里的東西會怎樣?水又會怎樣?
。ㄒ龑в變褐v出豆子會腐爛,會發芽,水會變黑變臭)
三、教師總結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把自己杯里的水全倒進了金魚缸里,水立刻變渾了,過幾天,水還會變臭,我們就說水被污染了。以后我們小朋友出去玩的時候就記住了,千萬不要把東西扔進河里,不要污染我們的小河,我們要學會保護環境,好嗎?
【說課】
中班常識活動“有趣的水”充分體現了嘗試教學的精髓“先練后講”,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活動開始請幼兒猜謎,充分地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由此引導幼兒認識到水是透明的這一特征。
嘗試1,提供給幼兒米籮,有洞的塑料袋,幼兒通過嘗試,發現水會流出來,米籮和有洞的塑料袋盛不起水來,由此得出結論:水是會流動的。
嘗試2,提供給幼兒半杯水、小棍及各種物品,幼兒通過放物品攪拌、觀察,發現石子、沙還在,而糖、鹽不見了。引起幼兒探索、嘗試的興趣,理解什么叫溶解,并讓幼兒利用生活經驗來進行講述還有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
活動結束:
讓幼兒將杯中的水倒入魚缸,結果水變渾,幼兒理解到水是如何被污染的,激發了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
《有趣的水》說課稿2
一、設計意圖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是幼兒最熟悉的東西之一,水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幾乎每個幼兒都喜歡玩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水的透明感、流動性、等特點使幼兒對水產生濃厚的興趣!毒V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我從幼兒的身邊事物著手,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這一活動,活動前,我準備了豐富多樣的材料,充分創造條件,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主動學習,探索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中班幼兒已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分析,從認知情感技能三方面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在操作嘗試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細觀察,樂于嘗試,在操作過程中了解水的變化(水的三個形態)。
3、引起閱讀繪本《水會變哦》的興趣。
我把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定在:嘗試操作,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即透明的、無色無味的、流動的以及水會在溫度的變化下發生變化,引起閱讀繪本《水會變哦》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更好的服務于本次活動達到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1、課件《流水聲》。
2、兩個金魚缸(或透明的玻璃缸),一個裝有一缸水,水里放條魚,一個裝有一缸米,里面有個紅色小積木。
3、每組一杯干凈的水和一小杯醋。每組一桶水,有洞的紙杯、塑料袋、洗菜的篩子。
4、一個平底鍋,一個碟子,一杯水,事先準備好的冰。大書封面。
四、活動過程
圍繞目標,我把本次活動過程設計為四個環節:
一、引出課題
二、從三個方面發現水的秘密
三、水的變化
四、引出繪本第一環節,播放課件《流水聲》引出課題。
第二環節,從三個方面發現水的秘密
1、猜一猜,同時出示兩個魚缸,對比觀察,引起探索欲望。
2、試一試,幼兒觀察操作,了解水無色無味的特點。
剛才我們發現了水是透明的',現在老師這里有兩杯都是透明的東西,我想請小朋友幫幫我,用你們的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幫我找出哪杯是水,另一杯是什么?
在這一環節,我給幼兒準備了干凈的水和醋,讓他們自由操作,自己想辦法,用小鼻子小嘴巴小眼睛幫助老師找出水,自己去發現水是沒有氣味,也沒有味道的。孩子不但因為要幫助老師興趣高,而且在實際操作中真正了解到了水是無色無味的特點。剛開始可能會有些孩子不敢用嘴巴去嘗,我就暗示提醒孩子,并適時表揚敢于嘗試的幼兒,讓其他孩子也躍躍欲試,大膽進行嘗試。
。3)流動性實驗,幼兒人手一個塑料籃子、有洞的塑料袋、有洞的小容器、半桶清水,教師通過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用來盛水,讓幼兒操作,并說說看:剛才的小實驗你成功了嗎?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實驗過程中發生的狀況)在幼兒講述過程中,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幼兒想說,敢說。這一環節,教師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識。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提供的都是一些會漏水的材料,因此幼兒就更能充分的體會到水是具有流動性的。
最后,老師加以小結:我們通過實驗發現,水是會流動的。加深了對水的特性的認識第三環節,水的變化(水的三種形態)。在這一環節,我把課前放進冰柜里的水拿出來,請幼兒觀察,水發生了什么變化。然后讓幼兒想辦法讓冰也變變魔術,想出各種辦法讓冰也發生變化,并一一展示,再對冰進行加熱,冰變成了水,再加熱,水又發生了什么。直觀的讓幼兒觀察到水變成冰,再經過加熱變成水,再加熱變成水蒸氣的整個過程。然后又通過動作表演水的三個形態,加強幼兒對水的三個形態不同特點的了解。
第四環節,最后教師給幼兒留下懸念,原來水還有更多好玩而且大家不知道的秘密呢!勾起了幼兒迫不急待想要閱讀這本書的欲望。
本次活動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設計:
一、以幼兒為主的操作實驗。
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充分與材料互動,在操作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
二、以教師為導的小結提升。
在活動中,教師的小結非常重要,能幫助幼兒提煉、加深印象。在每一個觀察、實驗后,我都注意簡明地小結,提高活動的嚴謹性。
【《有趣的水》說課稿】相關文章:
《水》的說課稿08-27
《水》說課稿12-21
《水的組成》的說課稿09-19
觀察水說課稿11-03
地球上的水說課稿11-03
莖輸送水說課稿11-03
語文《水》說課稿(通用5篇)08-17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有趣的漢字》說課稿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