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熱容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熱容說課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比熱容說課稿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能根據比熱容進行簡單的熱量計算。
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通過閱讀“氣候與熱污染”,了解利用比熱容解釋海邊與沙漠晝夜溫差問題并了解一下“熱島效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比熱容的概念和熱量有關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比熱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釋有關現象。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歸納演繹法。
教學用具:
等質量的水和煤油、燒杯、電熱水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學生閱讀教材前面的“想想議議”,在學生理解“水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和水的質量、溫度升高的度數有關,水的質量越大,溫度升高的度數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所有的物質,在質量相等、溫度升高的度數也相等時,吸收的熱量之間的關系。
二、進行新課
(1)演示實驗:出示盛有等質量的水和煤油的兩只燒杯,但我們明顯地看出兩者的體積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學生回答)不同的物質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質的屬性。
介紹電加熱器(俗稱:“熱得快”),強調電加熱器每一秒鐘放出的熱量是一定的,兩個電加熱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時間里它們放出的熱量也是相等的。
請兩名同學幫助觀察溫度計,并隨時報告溫度。
實驗結果:煤油溫度升得快。這表明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溫度升高的度數相同時,水吸的熱量比煤油多。
(2)比熱容:換用其他物質,重復上述實驗,得到的結果是類似的。就是說,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在溫度升高的度數相同時,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這跟我們在測量物體質量時,遇到的情況相似;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一般不相同。當時為表示物質的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那么,現在我們應該怎樣表示上述實驗所反映的物質特性呢?(啟發學生討論,在此基礎上歸納出比熱容的概念)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
比熱是通過比較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升1℃時吸收的熱量,來表示各種物質的不同性質。
(3)比熱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比熱的單位是焦/(千克℃),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如果某物質的比熱是a焦/(千克℃),它是說單位質量為一千克的該種物質,每升高1℃時(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a焦。
(4)比熱表
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物理學中,常把由實驗測定的物質的比熱,列成表格,便于查找。
課本中列出了幾種物質的比熱,請同學們查出鋁的比熱及它的單位。你能具體地說明鋁的比熱的物理意義嗎?(提問)
從表中還可以看出,各物質中,水的比熱最大。這就意味著,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水的溫度變化要小些。水的這個特征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在受太陽照射條件相同時,白天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溫升慢,夜晚沿海地區溫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區溫度變化小,內陸地區溫度變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內陸比沿海炎熱,冬季內陸比沿海寒冷。
水比熱大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也經常利用。如汽車發動機、發電機等機器,在工作時要發熱,通常要用循環流動的水來冷卻。冬季也常用熱水取暖。(分析課本,說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車發動機散熱器的原理)
三、小結:
通過一些具體問題的討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熱的概念。
四、布置作業:
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比熱容說課稿2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根據新課標理念,對于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過渡句)想要上好一節課,就要對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基于此,我將對教材與學生情況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滬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三章第2節,本節課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物質具有不同的吸放熱能力,也就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理解比熱容物理意義,然后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并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本節課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本節課的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過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學情分析
而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于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期,已經能夠獨立思考一些問題,但是比熱容這一概念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針對這一特點,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引入課題,并突出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進行實驗探究,體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本節課知識。
(過渡句)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特點的分析,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我將從三維角度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計算公式;能用比熱容的意義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比熱容這一特性的過程,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過渡句)確立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熱容的定義、公式及應用;
【難點】利用比熱容的內容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過渡句)為了更高的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實驗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過渡句)有了方案與方法,就要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檢驗,接下來就是我的教學過程設計環節。
六、教學過程
對于本節課,我將從新課導入、新知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這幾個環節進行講授。
首先是導入環節:
我會采用情景的方式進行導入,在大屏幕上呈現兩個情景:
情景一:艷陽高照的夏天,有兩個人正從沙灘向海邊奔跑,甲說:沙子太燙腳了;乙說:快點跑,到海里就涼爽了。
情景二:炎熱夏天的傍晚,有兩個學生在海邊游玩,為了納涼問題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甲主張劃船到海中去,因為白天海里就比較涼爽,乙則認為晚上是不一樣的,在岸上散步更涼爽。
然后提出問題:產生這兩種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物理知識解釋呢?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引入新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并產生認知沖突,從而產生疑惑,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進入課堂,更加有利于接下來內容的學習。
接下來就是新課講授環節了,這是課程的核心,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實驗探究建立概念”和“深化概念”。
1、建立概念
對于概念的建立是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進行的。我會提出問題:升高相同的溫度,所需熱量有什么不同?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能夠說出對于同一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質量大的需要熱量多,而對于不同物質的溫度變化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會有所困惑。
接下來我就會以此作為實驗探究的思考問題。讓學生進行猜想,學生的答案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接下來就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實驗的方法以及所需的器材,在確定了實驗裝置圖和基本思路之后繼續提問:如何控制相同熱源?如何確定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
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得出結論,然后師生共同總結出:使兩酒精燈的火焰基本相同,便可以近似認為他們是相同的熱源,熱源相同,就可以通過加熱時間長短確定吸熱的多少。最后確定實驗所需要測量出的物理量,并提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意圖:通過這樣一步步的引導,學生能夠清楚所要探究的問題,同時也再一次理解他那就實驗的設計過程。】
接下來,讓學生以物理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指導,同時會讓學生在實驗時回顧酒精燈和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現操作失誤。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實驗、記錄數據。
實驗之后分析實驗結果。學生通過數據分析能夠得出:相同質量的水或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幾乎是相同的;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比煤油多。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的熱量相同;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意圖:讓學生經歷問題的猜想與假設、制定實驗、進行實驗、得出結論的過程,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提高課堂的參與度,親自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更能加深對于問題的理解和結論的把握,更加有利于對其意義的理解。】
2、深化概念
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這時我會進行說明:不同物質吸放熱能力是不同的,我們把表述物質吸放熱特性的物理量叫做比熱容。從而對其物理意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接下來我會對其計算方法、公式表達、單位和含義進行講解和說明。并重點強調其變形公式 ——即可以通過已知物理量求熱量。
接下來通過大屏幕展示不同物質的比熱容,讓學生知道水的比熱容最大。
【意圖:在學生通過實驗理解物質吸放熱能力不同的基礎上提出比熱容的概念,更能加深對其物理意義的理解,而深化的內容對于運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及一些計算又有很廣泛的應用。】
到這里,本節課的主干知識就講完了,我們的目的并不只是讓學生學會學懂,還要能夠學以致用。
我會讓學生回憶導入中的問題,并運用比熱容的內容進行解釋。學生通過思考能夠說出:白天溫度較高,地面和海水都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可是海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所以它溫度升高的就慢;而夜間溫度比較低,他倆都釋放相同的熱量,海水溫度降低的慢。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白天海水溫度小于陸地,而晚上陸地溫度小于海水。
然后出示習題,讓學生運用公式及其變形式進行計算。
【意圖: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的理解,也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最后,進行課堂小結和作業的布置。
我會讓學生總結本節課有什么收獲。
作業是完成課后習題,并運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作業則是讓大家課后及時復習防止遺忘。】
(過渡句:下面進入我說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板書設計。)
七、說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采用提綱式的設計簡潔明了,可以讓學生在之后的復習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比熱容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說課稿模板說課稿范文11-08
《北京》說課稿范文11-25
廣告說課稿范文09-30
《坐井觀天》說課稿范文09-23
《孫權勸學》說課稿范文03-30
小學音樂說課稿范文11-04
語文《觀潮》說課稿范文10-30
《耐久跑》說課稿范文07-19
食指《相信未來》說課稿范文05-31
《簡便計算》優秀說課稿范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