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有的人》說課稿

時間:2024-06-08 16:34:11 詩琳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的人》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的人》說課稿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的人》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有的人》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有的人》是第四單元比較與探究中的一首自讀詩歌。

  這首詩是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xx周年而作,同時向我們提出了人生價值的重大課題。詩中所表現的思想內容和情感基調與時代政治環境、社會文化思潮都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在學習時,要通過反復的誦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搏,加深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詩歌的特點,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在反復誦讀,品味詩歌語言所表達的情感。

  (2)理解對比寫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3)理解詩中所含的深刻哲理,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

  將教學重點定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本詩。

  (2)品味詩歌語言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是理解對比寫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3、學生情況分析:

  在學習《有的人》以前,初一學生已經接觸并學習過詩歌,學生對詩歌已經有了較充分的.認識,能在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的前提下,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的感情。

  二、說教法

  我在教學設計這節課時努力實踐著新課程理念,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來選擇教學方法。

  朗讀法:指導朗讀,重在學生體驗,新課標認為“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所以朗讀指導重在示范,不在理論解說。同時這是重點之一,而且是下一環節的基礎,要視學生情況舍得花時間,學生朗讀訓練形式要多樣。

  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說學法

  古語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途徑,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學法:

  從學生學習活動來說,這節課是兩個板塊:

  一是朗讀感悟,培養朗讀能力,更多關注基礎薄弱羞于啟齒的學生,落實本課最基礎的目標。

  二是討論交流法,通過語言分析、信息整合,達成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隱性目標。

  課堂教學過程中,以“聽說讀寫”為訓練主線,學生通過朗讀、合作、探究、練一練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中練,練習中鞏固。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設計意圖:導語的教學設計貼近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課課題。

  (二)我知道作者

  設計意圖:

  簡單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以及創作這首詩的背景為品讀詩歌,為理解詩意做準備。

  (三)我會讀——感知詩歌內容

  設計意圖:

  聽錄音,能夠初步感知詩歌的整體內容及感情色彩,讓學生能暢所欲言,多角度評價和了解朗讀的技巧;《語文課程標準》中大力倡導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回顧魯迅生平則是為了引出下一個教學環節。

  (四)品讀詩歌,理解詩意。

  設計意圖:

  在解讀詩意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作者在本詩中運用對比手法的目的以及對比的作用。

  (五)練一練

  設計意圖:針對上一教學環節的檢查和回顧,練一練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中練,練習中鞏固。

  (六)小結

  設計意圖:

  教師對整堂教學的一個總結,學生學習本詩的啟示對自我人生價值觀的評價。

  (七)作業:背誦本詩。

  設計意圖:

  熟讀背誦既可以鞏固字詞、加深理解課文、提高讀寫能力、促進記憶的發展,又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傳統方法,也是訓練學生記憶力的重要方法。

  《有的人》說課稿 2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有的人》,下面我就按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說課。

  一、教材

  本單元編選的5篇詩文均是勵志類,它們雖然時代不同,體裁不同,但它們的價值取向是相同的,我想,其目的是激勵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有的人》是詩人藏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xx周年而作,詩人參觀了北京的魯迅故居。看了魯迅先生生前工作過的地方,聯想到魯迅一生不懈的奮斗,詩人感慨地說:“人民的愛憎是分明的,對于為革命作出杰出貢獻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有的人》這首詩熱情地謳歌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諷和鞭撻了反動統治者的'丑惡行徑,同時向我們提出了人生價值的重大課題。全詩結構完整緊湊,感情表達強烈真摯,飽含詩人多年來對歷史和現實的觀察和體驗,融人了作者愛憎分明的真摯感情。

  二、教法

  教授這堂課,我的做法是通過反復的誦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搏,加深對詩歌主旨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從這首詩的形式美、韻律美、意象美、哲理美等幾個方面去體味、理解。

  詩,是最精妙的語言藝術,用最少的字詞,最簡練的結構,最優美的音韻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有無言之美,無盡之意。因此被譽為是“藝術中的藝術,文學中的文學”。詩中營造的意象與意境,能使人沉浸乃至陶醉。為了表明教師對詩的認識與理解,我拿當下網絡流行的“梨花”詩,與本詩對比,借以加強學生印象,并辯明是非。

  三、學法

  通過誦讀理解這首詩。“三分詩七分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教師點撥理解這首詩歌的形式美、韻律美、意象美、哲理美,并領會這首詩的主題。

  四、教學程序

  首先我們介紹作者與寫作背景,然后提問同學有關魯迅的知識,重點介紹《自嘲》,從而引出這首詩《有的人》。教師配樂朗誦這首詩。同學們自讀,配樂誦讀。然后從詩歌的形式美、韻律美、意象美、哲理美等幾方面進行學習,并總結這首詩對比寫法。

  《有的人》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1.做到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

  2.通過對比朗讀,體會詩歌整體內容與形式上的對比、對應,并基本能背;

  3.激發學生做服務于人民的人。

  教學重點:

  對比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與形式上的對比、對應。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

  說說你所了解的魯迅?

  二、題解

  1.題解:板書主標題,讓學生說副標題。

  2.作者:結合連接語,出示作者語,指出讀文的感情基調(語調)。

  三、通讀課文

  1.自由朗讀一遍這首詩,有問題的請舉手。

  2.出示第一節課件。

  3.有感情地再讀一遍,注意停頓。

  四、理解對比和對應

  1.出示作者語“為了加強、突出主題的意義,豐富這篇短詩的內容,通篇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詩歌是怎樣體現對比的表現手法的?(可以同桌交流)

  (兩類不同的'人的對比<板書>,每小節前半節和后半節的對比)

  對比讀。

  2.(一共有幾節)出示:可以分成幾個部分?這幾個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可以同桌交流)

  (板書:行為——結果)

  3.“怎樣的行為就會有怎樣的結果。”

  對應讀。

  4.理解兩句詩:出示⑴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⑵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五、出示:

  背。“熟讀成誦,先有感情地再讀一遍這首詩,然后我們來背。”(齊背——個背)

  板書:

  20﹡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臧克家

  欺壓人民的人——活著卻死了(白)

  服務于人民的人——死了還活著(紅)

  《有的人》說課稿 4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課前準備】

  課件:毛澤東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幾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魯迅先生(課件出示,老師朗讀或者指名讓同學朗誦):“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珍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強、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連五個“最”,論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倒霉病逝于上海。“趕快收殮,埋掉,拉倒”“忘記我,管自身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遺言。然而,人們真的會忘記他嗎?事隔13年,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一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板書課題:

  有的人

  二、誦讀全詩,整體感知

  1、同學自由讀詩,注意讀流暢。

  2、指導同學讀出節奏。

  3、指名讀,師生評議。

  4、齊讀,注意讀出感情。

  三、自主感悟,自由表達

  1、選擇自身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讀。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結合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對魯迅的了解以和課外收集的資料,談談理解和體會。

  (可以談難理解的詩句,可以說說詩句的深刻含義,也可以點評詩人的斟詞酌句藝術,還可以品評詩歌的表示手法。)

  3、集體交流學習心得,鼓勵同學勇于發表自身的'見解。

  4、引導同學采用多種形式,朗讀感受深刻的句子。

  四、聯系實際,總結反思

  1、談談自身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和感受。

  2、說說自身還知道哪些像魯迅先生一樣為人民服務的人,他們給了你怎樣的教育和啟迪?

  五、安排作業

  1、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2、模仿本詩的格式寫作兩節小詩,寫作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類人。

  3、根據本單元小課題研究情況,辦一期手抄報:“走近魯迅”。

  《有的人》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活”與“死”的深刻含義。

  ⑵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反復抒發感受的寫法。

  ⑶品味詩歌形象、意味深遠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加強學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從而帶動對詩歌的理解品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設想

  ㈠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⑴對比的手法。

  ⑵形象的語言,深刻的哲理。

  2、難點

  對兩種人生態度的認識,對人生意義的參悟。

  ㈡課時安排1課時

  ㈢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㈠鏈接生活,入其境。

  1、播放視頻。

  2、教師導語。

  ㈡誦讀揣摩,感其情。

  1、播放朗讀錄音。

  2、學生自由誦讀(要求把握節奏、重音等,讀出抑揚頓挫)。指名朗讀。

  3、感受詩中激情。

  你剛才是帶著怎樣的`感情來朗讀的?

  ㈢捕捉品味,明其意。

  1、詩歌副題為“紀念魯迅有感”,請在詩中找出暗指魯迅先生的詩句。

  2、進而回憶魯迅先生一生中重大的轉折事件,感悟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力量。

  3、捕捉詩中的意象,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詩歌是用具體的形象思維的,讀詩要抓住意象,閉上眼睛,有哪些感受最深的形象浮現在你的眼前?

  ㈣聯想延伸,悟其理。

  1、詩的副標題為“紀念魯迅有感”,為什么以“有的人”為主題?

  2、在歷史或現實中,有許多流芳百世、永垂千史的人物,這首詩喚起了你的哪些聯想?

  ㈤激情誦讀,抒其志。

  學生設計中選方案:

  [方案1]女生齊讀每節詩的前兩句,男生齊讀每節詩的后兩句。領會詩中的對比、反復手法。

  [方案2]領讀第一節,女生齊讀后六節的前兩句,男生齊讀后六節的后兩句。領會詩的總分結構。

  [方案3]領讀第一節,女生齊讀二、三、四節,男生齊讀五、六、七節,對應朗讀,明確詩中的對應。

  老師設計

  [方案4]教師誦讀題目、作者,一女生領讀第一、二、三、四節的前兩句,一男生領讀第一、二、三、四節的后兩句,然后女生齊讀五、六、七節的前兩句,男生齊讀五、六、七節的后兩句,最后全班齊讀第一節。

  《有的人》說課稿 6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課前準備:

  1、搜集、閱讀魯迅資料;

  2、標出詩歌小節數;

  3、復習朗讀本單元前幾篇課文的關鍵句子。

  教學關鍵詞:

  活、死、俯、騎。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

  上課前,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對魯迅知道多少?(抽生說)

  是的.,中國現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和革命家,魯迅被譽為我們的“民族魂”。要寫一位如此偉大的人物,是很難的,而要通過一首詩去歌頌魯迅更是難上加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近“初識魯迅”的最后一篇課文,它恰恰就是通過一首詩去歌頌魯迅的。這就是詩人臧克家寫的《有的人》。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讀通順正確。

  三分詩,七分讀。請大家走進這7個小節28行詩中,把詩讀正確讀流利。(生讀)

  匯報自讀情況。(抽生讀前6小節,最后一小節齊讀)對于你們的朗讀,老師不作任何評判,我請來了一位高人,(播放課件。聽輕重,聽情感,聽節奏)是高手吧,說說哪個句子你現在可以讀得更好了?我們跟著他一起進步吧,讀這一句。

  三、再讀讀構思。

  自己再通讀全詩,看一看7個小節之中藏有哪些寫作技巧?(生匯報后,幻燈出示)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的?第一小節和后面的6個小節是總分關系,思路清晰;全詩都運用了對比寫法,感情表達更加強烈;234小節分別和567小節照應,結構嚴謹。有了這個示意圖,我們現在就像擰起了一根繩子,詩歌的每一句都在這根繩子上,這叫全局在握、胸有成竹。

  四、品讀第一小節。

  既然第一小節總起全詩,那請問,是靠哪些字統領全詩的?讀一讀找一找。(板書:“死”、“活”)兩個“活”,兩個“死”,意思一樣嗎?(生答)那你就讀出這種不一樣來吧。

  是的,有的人雖生如死,那是行尸走肉;有的人雖死猶生,那是因為他們的精神永存。來,讀出這種醍醐灌頂的感受吧,讀出我們的警告和呼吁。(齊讀本小節)

  五、品讀“雖生如死”。

  有的人活得崇高偉大,有的人活得無恥卑微,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句子對“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作出了完整的回答?

  抽生讀。讀出蔑視(那是癡心妄想)、咒罵(那是罪有應得)、痛恨(只要有良知的人都會懷有這種感情)、不屑一顧。

【《有的人》說課稿】相關文章:

有的人作文04-30

《有的人》教學設計最新11-14

臧克家《有的人》原文及賞析10-30

《有的人》語文教學反思06-14

珍惜所擁有的人生07-04

有的人作文(通用39篇)09-24

有的人的現代詩歌09-21

《有的人》教案(通用7篇)08-23

為什么有的人會花粉過敏07-02

《有的人》優質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野外强美女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第一页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放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