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音樂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音樂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音樂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特點和作用
《樂手的實驗》這一單元,其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樂器演奏的興趣和愛好,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使之學會將一首簡單的樂曲,通過各種手段變得豐富多彩。本課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聆聽模仿,尋找生活中的打擊樂節奏。并學習了解鼓和鈸兩種樂器的聲音特點及演奏方法;第二部分通過唱奏學習兩種樂器的合奏,體驗樂曲的風格特點,感受打擊樂對情緒的渲染氣氛的烘托起很大的作用,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第三部分“試驗與創造”又分三個方面進行:一是為伴奏選擇適當的打擊樂器,二是為打擊樂器設計固定節奏,三是為旋律加花添彩;第四部分“實驗設計方案”由各小組展示自主設計的方案,進行評比演示,選出最佳方案,全體演奏,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創作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為他們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聽唱奏創等綜合性音樂活動,讓同學們在自由探索中學習鼓和鈸的節奏打法。并根據其音色特點及合奏的規律特點進行創編。
能力目標:能與他人合作為樂曲設計簡單的打擊樂伴奏,并為旋律加花添彩。
思想教育: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敢于表現自我,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往協調。
二說學情
通過七八年級上冊的音樂課學習,學生們對豎笛口琴的基本常識和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已能較自如地演奏一些簡單的樂曲,在視奏能力多聲部訓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樂手的實驗》這一單元,其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器樂演奏的興趣和愛好,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使之學生將一首簡單的樂曲,通過樂器的合奏變得豐富多彩。
三說重難點
重點:學習鼓和鈸的節奏打法,并通過唱奏學習兩種樂器的合奏,體驗樂曲的風格特點。
難點:與他人合作為樂曲設計簡單的打擊樂伴奏,并為旋律加花添彩。
四說教法
1根據樂曲特點,教師應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打擊樂器進行伴奏,如鼓鈸三角鐵碰鈴木魚等,既要注意全曲統一,又要達到和諧的效果。
2在為打擊樂設計固定伴奏時,教師可提供較多的節奏型供學生選擇,并提示學生注意樂曲的起伏發展和高潮所在,設計的節奏要盡量起到烘托渲染樂曲的作用,以便將樂曲表現的精彩動人。
3為旋律加花添彩,教師可采用啟示法和對比法來進行,對學生來講,這是一個鞏固提高的內容。
五說學法
1認真聆聽:在聽的基礎上,感受打擊樂器的表現力,體驗打擊樂器的節奏美。
2討論交流:在聆聽的基礎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理解打擊樂器的作用,并激發創作靈感。
3創作表演:讓每個同學都能親自演奏各種打擊樂器,通過實際演奏來感受打擊樂的特性與風格,掌握基本的節奏型打法。
六說教學準備
教師的準備:教師課前準備各種打擊樂器多媒體設備。
學生的準備:搜集各種打擊樂曲,豐富課堂知識。
七說教學設計
(一)、開始部分
1、課堂儀式、師生問好
2、檢查人數及用具
(二)、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一節器樂課,學習民族打擊樂中的鼓和鈸兩件樂器。首先,老師想問問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同學們有沒有見過這些樂器的表演呢?
生:各抒己見。
師: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很多鑼鼓形式的表演,比如像歡慶節日的文藝演出等等,都是用來表達人們幸福生活的一種方式。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個片段,同事大家思考一下畫面中的`鼓的聲音和演奏方法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生:思考,回答。
(三)、新授部分
1、“鼓”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很好!
鼓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大鼓、小鼓、堂鼓、花盆鼓、定音鼓等。那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其中之一——堂鼓。
它的演奏方法有單槌擊和雙槌擊。從鼓心到鼓邊可發出不同的音色。鼓心的聲音低沉,鼓邊則很高,常用于民樂合奏、戲曲伴奏中。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鼓的節奏,同學們把鼓的節奏寫下來或者打出來。
生:嘗試寫出所聽節奏。
師:展示
講解節奏的打法(強拍弱位置及弱拍上的強位置)
2、“鈸”
師:接著我們聽小鈸的節奏,同樣請大家思考小鈸的音色與演奏方法。
生:聽、思考。
師:小鈸的聲音清脆明亮。演奏時雙手各持一面互擊、上下相擊,左右相擊都是它基本的演奏方法。常用于地方戲曲、民樂合奏中,表現歡快、熱鬧的場面。
生:回答2種節奏
學生思考并積極舉手回答
學生認真欣賞并思考、回答
聽、打節奏認真聽聲音及節奏
師:出示
提問:為什么會有兩種節奏?
生:配合起來好聽、音響豐富,能充分表現特鬧的場面。
3、學習合奏
師:從以上簡單的聯系我們可以看出鼓和鈸雖然是打擊樂器,沒有音高,但它們同樣可以烘托氣氛。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鼓和撥的合奏,看看它們在音樂中又有怎樣豐富的表現力。(出示曲譜)
①練唱旋律
②找出節奏規律
③分別聯系鼓、鈸的節奏
④鼓講解附點節奏
⑤學生練習時間
⑥合奏
4、創作
師:同學們合奏的非常好,相信大家已經掌握了它們簡單的節奏規律。下面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對樂曲進行節奏創編。請看《鳳陽花鼓》,我們先一同來感受一下它的音樂。
提問:同學們知道《鳳陽花鼓》是哪里的音樂嗎?
生:安徽
師:鳳陽是安徽很著名的一個縣,其中《鳳陽花鼓》是鳳陽地區最具特色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它就是人們在喜慶豐收、歡慶節日時所展現的幸福生活的場景。
出示
講解書上范例
①節奏創編
②樂器合作創編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練習
討論練習
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練習(教師走進學生給予指導)
學生展示創編成果
教師與學生給予評價
結束部分
1、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簡單學習了鼓和撥這兩件打擊樂器,感受到它們的節奏規律以及對樂曲情緒、氣氛的演奏起著很大的作用。這就說明民族打擊樂有著豐富的表現力。
如今的民族樂器已走向世界舞臺,成為中國人的驕傲。老師希望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要多關注我們的民族音樂,把我們的民族音樂發揚光大!
2、下課
練習、討論、展示
八年級音樂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唱臉譜》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梨園擷英》中的學唱歌曲。它是一首以臉譜為歌唱題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動的筆調描繪了京劇中各種人物角色臉譜的特點,旋律樸實,親切,具有濃郁的京劇韻味,是群眾喜愛的“戲歌”。全曲由兩個段落構成,(引子+A段+間奏+B段)。引子一開始就給人以“源于京劇、勝于京劇”的親切感、新鮮感和時代感;A段為降B宮調式,由四個樂句組成,歌唱的旋律音調較接近于京劇西皮旦腔的音調,但又吸收了京韻大鼓的創腔方法,使之更加貼近于語言音調;B段轉入降E宮調式,四小節的間奏取材于京劇西皮過門,歌唱旋律更接近于京劇西皮凈腔的音調,較多運用了凈的行腔特點,使其顯得樸實、明快、豪爽。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學唱〈〈唱臉譜〉〉,了解京劇花臉唱腔和唱法的特點,力求唱出風格特點,并且要能背唱。
(2)、結合〈〈唱臉譜〉〉的演唱,使學生了解有關戲曲行當,臉譜的知識。
(3)、通過學唱《唱臉譜》,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并背唱這首歌曲。
難點:
(1)、理解京劇唱腔的風格和京劇花臉唱法的特點與內涵。
(2)、在演唱中唱出風格特點。
(3)、學會用等音關系來進行轉調演唱。
二、說教法
1、興趣導入法
戲曲音樂是華夏文化的瑰寶,各地不同的地方劇種多彩多姿,而生活在日異更新的現代社會里的學生,對戲曲更是知之甚少。新課標中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因此,我利用學生的求知欲,選取了一些戲曲片斷(海南瓊劇、京劇等)播放及戲曲行當圖片、臉
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結合生動的語言描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授法
由于《唱臉譜》是一首學唱歌曲“戲歌”,而我們的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音樂技能,但是他們獨立理解音樂、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還不夠,所以我在運用電子琴、錄音機等教具教學的基礎上,還配合講,解、提示歌曲中較難把握的節奏、轉調、旋律音調等,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學唱歌曲,在教學中,我還運用了創設情境、欣賞、游戲、創新實踐、拓展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學得快樂,最終讓學生能理解民族音樂,喜歡民族音樂。
三、說學情學法
我所教的這個班學習風氣好,學習音樂的興趣也很濃,而且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也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解作品的能力,但表現音樂的能力還有欠缺。所以我在選擇學法的指導時,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音樂能力,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組織了“欣賞”“實踐”“創新”等活動,讓學生在動靜結合,師生互動的氛圍中去感受歌曲的音樂風格,了解戲曲。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興趣引入
播放戲曲片斷,出示戲曲行當圖片、臉譜等,引導學生思考:我國有多少個劇種?你都知道那些?能不能哼唱一下?
(目的:營造藝術氛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討論交流,激發他們的興趣)
然后我再概括,介紹戲曲行當、臉譜的有關知識。
2、教授新課
(1)、初聽歌曲、體驗感受
播放〈〈唱臉譜〉〉,提示學生:這首歌曲跟剛所聽到的哪個劇種有關系?唱腔跟哪個行當相似?(京劇、旦腔、凈腔)鼓勵學生跟音樂輕哼歌曲。
(目的: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到學唱的過程時就自然往京劇風格上靠)
(2)、朗讀歌詞,感知節奏
我先示范邊拍節奏邊朗讀歌詞,然后引導學生邊拍節奏邊朗讀
(目的:引導學生用自然、明快的聲音朗讀并感知歌曲節奏,到學唱的時候也照這個感覺唱)
(3)、分段學唱、講解提示。
由于歌曲的旋律學生還沒熟悉,所以我安排跟電子琴學唱歌譜,學歌譜的過程中講解提示:
調式、調性、節拍、節奏、旋律音調特點、等音轉調、音樂結構等,引導學生唱得更準確。
然后跟琴唱詞。
(依據: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學生掌握樂譜有利于進行音樂表演和創造等活動。)
(4)欣賞感知、演唱歌曲
經過前一環節的學習,學生會唱歌曲了,但是他們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不夠,所以我安排再欣賞一遍歌曲,讓他們再討論理解歌曲的音樂風格及演唱風格。然后我范唱,請他們當一回“評委”,(目的是提高學生理解音樂的能力,建立師生互動交流的和諧氣氛)最后我伴奏,學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嘗試背唱。
3、拓展延伸、創新實踐
在一段時間的學唱后,我安排了一個小游戲“分組搶答競賽辨認臉譜”來調節課堂氣氛。最后鼓勵學生自主創新“畫臉譜”,邊聆聽戲曲邊創作。(目的:加強了與相關學科(美術)的聯系又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果有畫好的同學就鼓勵他邊唱邊表演來展示他的臉譜作品;如沒有就留待下節課再展示。
這節課的內容到著就結束了,但戲曲藝術的學習還沒結束,還在延伸。
八年級音樂說課稿3
一、說設計思路
本課是第六單元中的一個課題,我在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深挖教材,以復習為切入點,側重于基礎技能和技巧的鞏固,強化學生的動手和小組合作能力,在學生基礎技能和技巧的鞏固方面作一個嘗試。
二、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教材選自人音版八年級15冊第六單元冬之韻中的兩首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踏雪尋梅》,這是兩首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高雅的歌曲,唱出了冬天之韻味,唱出了冬天給人們帶來的歡樂,把冬天一幅幅至純至美的景色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給我們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
2、教學目標
初二的學生已接觸到許許多多的音樂作品,對事物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和感受,音樂的基礎技能和技巧有一定的積累,并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對音樂的感受,體驗冬之韻,以樂觀的精神對待自然、對待生活。
(2)復習《踏雪尋梅》,制作打擊樂器并創作簡單旋律。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集體合作能力。
3、教學重難點
音樂是抽象的,雖說學生學習音樂的技能技巧有一定的基礎,但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把感悟冬之韻,制作樂器和創作簡單旋律,作為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說學情
初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具備一定的感受能力,加上多媒體展示的畫面,對他們感悟冬之韻有一定的幫助;他們本身具有的動手能力和原有的技能技巧以及教師的引導示范、小組合作的智慧,對難點的突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說教法
根據音樂課要讓學生多聽多練多體驗的特點,我自制電腦課件,采用啟發講解法、示范演練結合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在上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引導、啟發、激勵學生,從而利于達成教學目標。
五、說學法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制作畫面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全方位地感悟音樂。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把學生分成三個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主動的有效地參與實踐創作,并協同解決實踐創作中的問題。
六、說教學程序
1、播放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導入課題。
這是啟動環節,學生通過欣賞視頻,設置問題:
(1)歌曲怎樣描繪雪?
(2)你看到了怎樣一個冬天?
學生說說冬之韻,初步感悟歌曲描繪的冬之韻。
2、為了讓課題得到拓展,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文學作品所描繪的冬之韻,我讓學生找找相關的詩句,發現所描繪的共同點:以詠梅為主,主要是冰雪的潔白無暇、晶瑩剔透;臘梅的不畏嚴寒,笑傲風雪。隨后,我摘選了幾首詩詞,讓學生概括冬之韻:冰雪的潔白無暇、晶瑩剔透;臘梅的不畏嚴寒,笑傲風雪。從而突破難點。
3、復習歌曲《踏雪尋梅》,尋找音樂的源泉。讓學生復習演唱歌曲,加入打擊樂,進行伴奏,并設置問題:歌曲中的哪一句出自我們生活中的聲響?這一問題的提出對下一環節的順利進行有著提示作用。
4、拓展思維,動手作一作。這一環節中有兩項活動。
活動1、利用玻璃杯、碗等制作有音高的打擊樂器。
活動2、用“1、2、3、5、6”五聲音階為下面詩詞創作簡單的旋律。
第一首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第二首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第三首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三個學習小組任抽詩詞一首,以下列節奏
4∕4××××∣×―――︱××××∣×―――︱
××××∣×―――︱××××∣×××―‖
創作簡單的旋律,填上以上詩詞,唱一唱。
在活動開始前,我展示制作好的玻璃杯樂器,向學生講解制作的方法,加入不等量的水,得到不同音高的玻璃杯樂器。然后我把學生分為三個學習小組,在實踐操作前進行講解、示范。在學生實踐時,我在學習小組間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引導、激勵學生,從而使難點得以解決。
5、學生展示與評價,我讓學生展示作品,并讓他們進行自評和互評,最后我概括,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指出不足和改進。
6、在課堂小結中,我讓學生先小結,我再概括:大自然的美景,美不勝收,我們要用心才能感悟;生活中的音樂,妙不可言,我們要用心才能聆聽。
七、課后反思
本節課,我作為一種新的嘗試,獲得一定的效果。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的勁頭很足,始終帶著濃厚的興趣在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得到展現。但在學生作品展示這一環節時,沒有讓學生演唱自己的音樂作品,使學生的成就感沒能充分地體現。
【八年級音樂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說課稿范文11-04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09-19
幼兒園中班音樂說課稿范文07-31
高一英語 美國鄉村音樂說課稿11-03
小學音樂《春雨蒙蒙的下》說課稿07-23
八年級上冊《背影》說課稿12-16
八年級上冊《臺階》說課稿12-09
八年級說課稿《唱臉譜》11-25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背影》說課稿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