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時間:2023-12-13 12:11:27 秀雯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精選11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精選11篇)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一)知識背景及新課程、新教材。

  本單元圍繞電影這一主題開展聽、說、讀、寫多種教學活動。電影是當今社會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這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性,可挖掘性的教學主題。本單元所選的語言素材涉及中外電影及演員,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了解各國文化,增強世界意識,發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了解好萊塢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的演藝事業及成就,學習和掌握如何根據時間順序來描寫人的一生,為以后完成一篇描寫自己最喜愛的影星的作文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能力,提高閱讀能力。

  2、本課的難點是文中有大量的電影的名字和電影獎項,使學生在閱讀時感到困難。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了解好萊塢著名影星奧黛麗 赫本的演藝事業及成就,學習和掌握如何根據時間順序來描寫人的一生,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能力,提高閱讀能力。

  2、學習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單詞、短語和句型。

  (二)情感態度

  1、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即想要迫切了解奧黛麗·赫本的演藝事業及成就,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2、學習赫本投身于慈善事業的熱情和充滿愛心的優秀品質。

  3、通過開展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學習策略:

  1、認知策略:通過學習重要生詞及相應的練習,達到學生掌握的目的。

  2、調控策略:學生在聽錄音和閱讀過程中,可能感到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閱讀中有的要注意細節,有的只要弄懂大意。

  3、交際策略:通過閱讀、談論奧黛麗·赫本的演藝事業及成就,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用英語交際的能力,交際中遇到困難時,有效地尋求幫助。

  4、資源策略:通過借助課外閱讀、音像資料、圖書館或網絡幫助自己了解有關奧黛麗·赫本的演藝事業及成就。

  三、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采用:

  1、任務型教學法。例如:閱讀文章時,我設計了一張赫本的個人檔案的表格,讓學生閱讀完成表格并復述,培養學生的邏輯分類與表述能力。

  2、競賽教學法。根據初中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特征,我設計了讓學生看圖片用英語說出自己知道的.中外電影及演員,哪一組知道的越多就是獲勝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外語交流的氣氛中,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并且也鞏固了所學的舊知識。

  四、說學法

  1、教會學生“三先三后”,即先預習后學習,先看書后做題,先思考后提問。

  2、抓住學生英語交流的機會,充分讓他們感知、積極體驗、大膽實踐。

  3、積極參與、善于合作。例如,本課設計了幾個任務,操作簡單,學生感興趣并能積極參與,從而合作完成任務,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Lead-in)

  這一步驟重點在于激發學生對電影的興趣,所以設計了競賽法。教師呈現圖片,讓學生說出電影及演員的名字,哪一組知道的最多即為獲勝組。接著,教師說:My favourite film star is Audrey Hepburn.然后組織學生討論:What do you know about Audrey Hepburn?

  (二)呈現(Presentation)

  1、教師展示赫本的圖片,告訴學生:Audrey Hepburn is one of Hollywood’s all-time best actresses.

  2、讓學生完成第84頁B1部分的練習,理解詞匯,培養學生的記憶、思維能力。

  3、播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邊聽邊完成課本第84頁B2部分的判斷正誤練習,并要求學生改正錯誤的句子。

  4、請學生朗讀課文1-3段,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如1、2、3。

  5、學生朗讀課文4-6段,兩人一組完成課本第85頁C1部分的練習,請學生以正確的順序朗讀句子,全班核對答案。

  6、學生朗讀7-8段,討論并回答問題。1、2、3、4。

  7、學生兩人一組,完成課本第85頁C2部分的練習。教師請一個學生朗讀短文,其余核對答案。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課以詳實準確的數據圍繞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當代人類最關注的人口問題,對學生進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僅在本單元占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語優勢打造楓葉品牌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為一堂口語閱讀課。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了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熟練掌握數詞的表達法。

  2、能力目標:

  a、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材料的準確度

  b、能自如表達本課重點話題人口增長問題。

  c、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展開豐富地想象力流暢地表達其他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

  通過一些有力地事實、數據和圖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水平。我采用英語趣味i教學法,采取圖片導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檢驗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

  2、難點:口語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學生都來自公立學校,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于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記者采訪專家等新穎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需要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通過合作探索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并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通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始終處于主動尋求知識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我充分放手讓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國家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要由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結果向注重知識發展及知識的傳授過程而轉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預習中就接觸了大量的信息,他們必須具有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這恰恰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數字進行自由對話。每天3—5分鐘口語練習時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于口語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合作學習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為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兩人一組是為了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說,而數字的表達法是本單元的知識要點,我可以提示學生討論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亞馬遜河的長度、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南極冰川的后度、中國人口的總數、伊拉克戰爭的時間等等,這些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達到了對數字表達法的鞏固。

  2、導入與指導:

  給學生展示這樣兩幅圖片:

  一個平衡的杠桿上,一些人在左,我們的地球在右;第二張圖上左邊新增的人使杠桿不再平衡。之后問學生:看了這兩幅圖,你會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發了這個問題?學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時不論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都要給與鼓勵和表揚,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全世界會新增加多少人口?學生會很有探究答案的欲望,這時很自然地讓學生打開書去閱讀50課的文章STANGDINGROOMONLY并找出我給出的這張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課是以大量數據為主反映人口問題的,因此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點內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認為采用圖片導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3、拓展與鞏固

  通過講解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如猜詞悟意法、略讀掃讀法、找中心句和關鍵詞等方法,之后要檢驗一下學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問學生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會引發那些嚴重問題呢?在學生發表一些個人看法后為,我再給學生一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這也是本節課的課堂檢測,我會當堂進行面批面改。然后對于這篇關于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讓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4。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組關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導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食品短缺、空間擁擠等的圖片,看著這些圖片問學生:你們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你還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師們的看法?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將其分成6個小組,先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然后鼓勵他們去采訪在場聽課的英語老師。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局限沒有自己的見解。

  (2)采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有可以讓學生從英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事實上,有些表達如果讓他們完全國獨立進行是有些難度的),有由于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很新鮮很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

  (3)我認為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有鍛煉了與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5、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推選各組代表組成專家團坐在教室前,選一名同學以記者的身份采訪“專家們”,使其把個小組的討論結果與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組成員可以作為后援團補充些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口語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讓口語較弱的學生也有參與的機會并能向他人學習。最后按事實豐富、語言準確、表述清晰程度評出最權威專家和最積極后援團,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6、最后一個環節是作業,當學生慷慨激昂地探討完這些現狀后,我會問他們,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布置這項作業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他們具有寫作的愿望這樣他們才能了與寫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師而做的作業。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3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本單元出自山東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在本冊中處于教學的后期位置,但具有重要作用,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并結合生活中切實常用的話題:給人們的日常行為提出一定的建議,做出禮貌的道歉行為來展開基本語言內容的教學,并與第八單元的內容具有一定的聯系。本單元遵循教材總體特點,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并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進而形成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學生比較容易樂于接受,說課的內容是本單元Section A(1a~1c)部分,本課是單元首篇,以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為主題,本節內容具有詞匯量較大,強調綜合運用,貼近生活實際等特點。通過本節學習,可增加學生的單詞儲備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將學會用英文表達請求,表示歉意。在獲取基礎知識,發展基本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學以致言,學以致用的英語學習觀和合作品質。

  (二) 教學目標

  依據并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知識目標:

  讓學生掌握其中的重要詞匯mind, turn down, not at all等和句式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并能讓學生掌握如何運用所學句式提出禮貌請求以及禮貌的向他人道歉。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與他人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在本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禮貌行為,了解英語國家中向他人提出要求及道歉的方式,并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學習并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本課的重點設置為首先使學生掌握mind, not at all, turn down等重點詞匯的用法,及課重點句型結構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并給出正確答語;怎樣向別人有禮貌的道歉。

  根據本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本課的難點為讓學生掌握向別人提出請求的的句式Would you mind doing? 并給出正確的答語,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

  二、說教法

  1 學情分析

  自己所任教班級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上課的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中等學生占多數,但是學困生比例也比較多,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雖然經過六七年級的學習,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會話,但是在學習策略方面人存在許多要解決的問題。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并且不能夠大膽的用英語交流。

  2 教學方法

  根據所任教班級的具體情況,在本堂課中以任務型教學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理念,具體采用情景交際教學法,交際教學法,在教學中突出實際性,注重聽說的實用性,同時適時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堅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任務為基礎”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教師應扮演自身作為設計者,研究者,組織者,促進者和協調者的角色。貫徹教中學,學中用的策略,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

  三、說學法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在這一節課中學生主要通過同桌合作,小組合作以及自由對話來完成這節課的任務型教學。

  四、說過程

  Step1. Lead-in

  通過情景設計進行free talk來導入本節課地主要內容。設計的情景時周末邀請一名學生去吃飯,老師使用的句型是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this Sunday?通過這個問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表達學生在生活中如何邀請其他同學去海邊,去看電影等讓學生通過思考這些表達方式來進行自由對話。

  Would you like to do sth?

  Can/could you please do sh?

  How/what about doing sth?

  Why don’t you do sth?

  Why not do sth?

  Let’s do sth.

  Shall we do sth?

  通過這個情景設計來引出本節課將要學習的用來禮貌的提出請求的句型: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設計理念:通過情景設計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并導入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Step2 Pre-listening task

  為學生展示課本上的圖畫,通過相關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找出主要的動詞短語:clean the yard, play baseball, move the bike, turn down the music. 然后通過標題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帶入詞組進行反復訓練,讓學生充分熟練這個結構,同時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圖畫中的'煩亂畫面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情感教育:對于違反規則的一些事情要禮貌的提出請求。

  設計理念:進行聽力活動之前的熱身,讓學生盡可能熟悉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為后面進行的聽力活動做好鋪墊,便于學生融入聽力活動。

  Step3 Listening –task

  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聽一遍錄音,完成activity1b,通過這遍聽力注重would you mind doing?的問句。同時讓學生注意前兩個問題的不同,總結出這個句型的肯定和否定形式,然后有學生舉例進行練習,并將學生的一些例子寫在黑板上。

  活動二:聽第二遍錄音,記錄如何給出禮貌的回答,同時讓學生對黑板上的例子進行回答練習。

  設計理念:通過聽力材料為媒介進行聽說練習。

  Step4 Pairork

  同桌之間合作,利用本節課所學結構進行對話練習,要注意肯否定的同時訓練。

  設計理念:對所學句型的初步訓練,進行對話練習,培養合作意識。

  Step5 Groupwork

  首先引導學生總結出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的一些校規,四個同學分為一組,創設一個情景,可以是教室,操場,走廊,圖書館,實驗室等學校的各個角落,根據所了解的學校規則來展開想象,常設一個情節比較完整的對話,盡可能多的運用之前學過的知識點,不僅僅局限于本節課所學句式,看看那個小組最有創意?哪個小組最好?

  設計理念:小組合作,培養樂于學習與團隊合作的意識,同時也是對禮貌提出請求和以前所學內容的復習。

  Step6 Summary and test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主要內容,然后進行當堂檢測來檢查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Step7 Homework

  鞏固性作業:完成伴你學句子樂園練習

  拓展性作業:Write a letter to your best friend who you want to talk with about his/her problems us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本單元是就第二單元認知物體之后學習用英語認知人,而與學生最為熟悉的人就是家庭成員。從“Is this your eraser? ”很自然過渡到“Is this your sister?” 以前學的“What is this?”轉變成“Who is this?” 教材以This is my sister.為中心話題,圍繞談論有關家庭成員的用語,并學會詢問別人的情況,介紹自己的家庭,談論自己的情感。但本單元生詞較多。出現在第一課時的就有十五、六個,同時還要認識到名詞復數的概念及其運用。因此,本課時任務比較艱巨。

  2、教學目標

  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大綱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以及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知識目標

  幫助學生學會、掌握單元單詞;

  使學生對復數形式有初步了解;

  使學生掌握介紹他人的句型。

  (2)、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就家庭成員相互之間能用英語簡單的介紹、詢問、交流。掌握基本This is/That is... These are/Those are... 等句型,培養學生實際交際的能力。同時基本上能辨別什么時候用單數什么時候用復數。

  (3)、情感目標

  通過介紹家人和朋友,學生對自己的家庭成員會有更清晰的印象,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從而激發起他們對家人的熱愛。

  3、教學重點及難點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重難點設置為:

  重點:熟練掌握各家庭成員的名稱,理解外國文化中介紹家庭成員的方式。這個單元最主要的就是學習家庭成員英語的表達,而幾乎所有的單詞都集中在第一課時。所以這課時學會掌握這些單詞應該是重中之重。

  難點:復數的認識和正確運用。漢語表達中完全沒有復數概念,這是一本書,這是三本書;除了數字的改變沒有其他任何變化。而英語必須這樣說This is a book. These are books.所有的單詞都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因此,中國學生在學習復數的時候特別難。

  二、說學情

  我教學的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正處于青春期發育期,他們有較高的求知欲和表現欲,

  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且該階段學生已具備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強的記憶力與模擬能力。對他們所熟悉的話題,學生會更感興趣,而本單元的話題正符合這一特點,所以我就設計任務型的課堂活動,讓學生人人參與,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自信心。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教材重視以人為本,強調素質教育。在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空間留給學生。抓住初中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的心理特點,課堂上我設計了大量聽、說、讀、寫的訓練,啟發學生動腦思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暢所欲言,盡可能運用英語表達實際意義,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情景結合教學法,分層法和通過學習五步教學法,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近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學法:

  1. 引導學生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型教學所設計的各項活動。全班分為7個小組,每組6-7人,各組英語水平相當,并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

  2. 采取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自制課件,用生動的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合理的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此我特意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步,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一些實物,如鋼筆、鑰匙、尺子等,用下面句型引導學生與同伴之間進行交談。復習前面學過的句型,為新課作好鋪墊。

  S1: Is this your pen? ----- Yes, it is.

  S2: Is that her ruler? ----- No, it isn’t. It’s my ruler.

  第二步,新課講解,呈現教學內容

  我先出示一張照片,通過創設情景,師生對話,引出新知識:

  T:What is this? ------ Ss: It is a photo.

  T: Is this your photo? ------- Ss: No, it isn’t.

  T: It’s not your photo. It’s my photo. And this is my sister. 從而引出本課時重點句型: This is my sister. 并在此基礎上講解“this is...”是用來向對方介紹他人的。同時運用這句型“This is?”進行教學新單詞:mother , father , sister , brother , grandfather 等所有家庭成員。讓學生先對本課所要講的內容有個初步的感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

  第三步,反復操練,鞏固運用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深化短時記憶中的信息,并逐步向長時記憶邁進、發展。我將利用多媒體生動活潑呈現多張家庭成員圖片。讓學生將單詞與圖中人物匹配,認識家庭成員。并學會使用This / That is my... 和 These are / Those are...介紹家人和朋友,鞏固知識、操練知識。在此同時,要注意與講解名詞的'復數形式,以及讓學生能夠正確的運用。

  第四步,口語操練,加深印象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對新的知識形成了初步的新知識結構,但在名詞復數結構上

  還存在著模糊點,這時通過一系列的綜合練習可以鞏固、發展及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對新的知識形成了初步的新知識結構,但在名詞復數結構上還存在著模糊點,這時通過一系列的綜合練習可以鞏固、發展及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a) 通過播放1b錄音,學生聽,模仿說,完成任務,鞏固語言材料,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b)讓學生準備幾分鐘,運用本課所學的句型“This / That is ?”和“These / Those are ?”對1a 中戴夫家庭成員進行介紹。進一步鞏固本課的重難點。 c) 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別完成2c對話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照片,編出自己的對話,到前面進行對話表演。轉換角色,練習對話。

  第五步,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在學生已在大腦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基礎上,提供適當的課堂練習,不僅能讓學生在實踐中自我學習、自我改進、達到自我完善;而且能夠充分地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獲得并不只是單方面的‘輸入’過程,更重要的是知識的‘輸出’” 也就是說能夠根據外部實際情況對新知識準確地提取并加以運用。

  因此,我會出示一些與本課語言點相關的選擇題和情景對話,要求學生當場完成。課堂練習的目的在于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教師發現學生缺漏,及時補充。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鞏固,加強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第六步,課外作業布置

  1. 掌握所學詞匯。

  2. 向同學介紹家人或朋友。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5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 2 School Life的Reading第一課時對于這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以school lives為話題,以學習life in a British school and in an American school為載體,以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British school and an American school為任務為了使學生對這一話題更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一教學模式設置情境,有效地將單詞、句子和情景相結合,達到語言點的靈活運用和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

  教學目標:能聽懂,會說,會讀,會拼寫單詞mixed,subject,sew,tasty,hero,close,taste and article.能根據關鍵詞和上下語境猜測課文大意

  重難點:本課是Reading的第一課時,主要為了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即通過閱讀理解文章主題,通過設計一些如true or false questions, answer questions, fill in the blanks, line the words等練習題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由于新課程標準要求大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通過閱讀理解文章大意就成了本課的重點通過對文章的理解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相關內容,這就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1. 直觀情境教學法:本課將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設置語境,使學生體驗語言的真實、自然,從而培養學生組織和表達語言的能力

  2. 任務型教學法:根據任務型教學的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學生體驗、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3. 活動式教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采用跟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將書本知識融入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的吸收、內化所學知識

  4. 循序漸進,達到目標教學法:英語畢竟是一門外語,學生缺乏語言環境要掌握本課內容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將重點難點分解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為學生搭建一個坡度合適的臺階,幫助他們一步步實現目標

  5. 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學法:為了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目標,必須建立體現新課程教育理念的評價理念和評價體系因此,教師應引進一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使其形成自主學習的評價體系,多角度及時準確地評價學生,使他們感受成功,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說學法

  1."發現---探究---創新"學習法: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引導學生自己去設計活動,得出結論在探究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2.合作學習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參與的機會,充分展現個性和創造性

  3.主體歸位促創新學習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標更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擺在了重要的位置教師應該把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努力為學生提供繽紛的舞臺,成功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嘗試

  4.注重過程,教給方法學習法: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比直接教給學生知識更為重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接收、處理、保存、運用英語信息的過程,即"輸入---轉換---輸出"的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Step 1 Warming-up

  First let’s enjoy an English song! 同時屏幕上出現我們平時上課、課間活動及用餐時的照片,這些照片都與同學們平時的生活息息相關,很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也使學生對本課的內容產生了隨意注意

  Step 2 Lead in

  利用多媒體呈現本課涉及的一些學校生活:Reading Week,driving lesson,Home Economics class,lunchtime,Buddy Club and softball game,要求學生6人一組,互相討論合作描述圖片內容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安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而且體現"直觀情景教學法"創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Step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將課文中出現的第一幅圖片投影在屏幕上,同時提出兩個問題:Who wrote the first passage? What activity does the school have every year? 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第一段錄音

  (2) 布置學生自己朗讀課文,根據上下語境理解文章主題,完成教師設置在屏幕上的"true or false" questions.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采取搶答式,小組間進行競爭

  設計意圖:這兩部分的教學安排體現了"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3)用同樣的方式學習課文第二段的內容

  (4)跟錄音朗讀課文,老師在旁指導并糾正語音

  (5)把學生分成4人小組,要求學生分段細讀課文,互相合作探討找出課文中出現的新單詞和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句子,并嘗試根據上下語境理解其意思,完成教師設置在屏幕上的fill in the blanks and line the words練習題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安排體現了"合作學習法"和"發現---探究---創新學習法",符合新課標所提倡的`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交流、合作、實踐、探究等方式培養其自主創新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

  (6)在大部分同學能正確把握課文主題和生詞意思的前提下,要求學生合上書本再次聽錄音,并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Q1 Which subject is John’s favourite?

  Q2 What can John cook now?

  Q3 What can John do during the Reading Week?

  Q4 What did Jim do in school last year?

  Q5 How does Nancy go to school every day? What does she think of it?

  Q6 What do the students do in the Buddy Club?

  Q7 Why does Nancy say Julie is her hero?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理解程度以及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如果學生脫離書本并不能很好表達出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時,教師則有必要對課文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講解,直到學生完全弄懂為止

  Step 4 Activity

  將學生分成6人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要求他們充分發揮個性和創造性,在life in a British school和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兩個主題中任選一個,()用自己的語言去改編課文,然后每組推選一位同學上臺展現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結束學習,使他們自始至終保持積極的態度,高效率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

  Step 5 Homework

  (1) 要求學生用第三人稱改寫課文內容,向好朋友介紹一下美國和英國的學校生活

  (2) 要求學生多渠道地調查一下世界各地的學校生活,可以上網查詢,可以向親朋好友打聽,也可以翻看報紙雜志等

  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效果應及時地給予適度的評價,主要采用激勵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競爭的形式,對于優勝組則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充分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水平,更注重過程性評價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積極以新課標為指導,以活動為方式,變課堂為生活,運用直觀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等使學生以生活為課堂,逐步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方法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6

  Good morning, everyone. Welcome to my interpretation.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xx》,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On teaching material說教材

  (一)Teaching contents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模塊第——單元《xxx》。

  (二)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三維目標:

  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⑴Cognitive objective知識目標:學會單詞、短語:……;句型:……

  ⑵Ability objective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及知識自學的綜合能力。

  (3) Moral objective情感目標: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探索意識、合作精神與創新精神。同時感受英語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難點:能夠運用所學的語法,進行交流。

  (四)The handing of materials對教材的處理

  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上始終貫穿談論問題,提供建議這一主線,本著激發興趣,體驗參與,自主學習,學以致用的原則,循序漸進的深化教學內容。

  二、On teaching methods說教法

  根據本課實用性強,涉及面廣,語言運用量大的特點,我確立了如下方法和手段:

  1. 任務教學法,給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驅動,賦予知識和技能訓練,以他們自己真實的情景和語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2. 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培養語言的運用能力。

  3. 知識導入和任務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層拓展。

  4. 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課堂容量。

  三、On learning methods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在學法指導上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配以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法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

  教是為了不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法指導上,我注重以下幾點:

  (1)鼓勵大膽開口,積極參與,克服羞澀,緊張,害怕,逃避等消極心理影響。

  (2)發 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3)倡導為用而學,學了就用,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把握課堂實踐空間,并努力將這種實踐延續到課后。

  依據:新課程倡導的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以及形成性評價。

  四、On teaching procedure說教學過程

  基于上述的教材簡析,目標設定,重難點的把握,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1.Lead in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活動我采用興趣性教學策略,用多媒體呈現圖片,激發學生探索的動機和愿望。通過頭腦風暴喚醒學生的語言智能,既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以舊引新為新課內容鋪墊。

  2. Fast reading預習檢測,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給出提示,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填寫表格。然后選派代表回答,進行核對。

  3. Careful reading自主質疑,以學定教。 揭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圍繞“自學指導”走進課文,自我思考、研究,然后引導全班同學開展“互學,群學”,就疑難問題共同探究,找出規律。

  4. Group work合作探究,深化重點。 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以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1)分小組展開競賽。

  2)利用多媒體,進行小組搶答,激起學生的求勝心和參與率,同時達到訓練學生快速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5. Listening and speaking檢測反饋,訓練提升。

  1)Listening采用分層的形式完成聽力訓練,使學生更進一步對聲音語音進行體會、感受,這就是本課的重點的突破環節。

  2)Discuss in group分小組展開討論,在討論、交際的過程中,提高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體驗到成就感和合作精神,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6. Summary and rethink。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這一環節我利用課件展示以下幾個問題總結本課

  1) What do you learn today?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2) What will you remind everyone to pay attention to?

  你要提醒大家注意點兒什么。

  3) Have you any doubts? 你還有什么疑惑嗎?

  4)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performance today?你覺

  得自己今天的表現怎么樣?

  5)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classmates’ performance

  in your group?

  你感覺組內其他同學表現如何? 7.Blackboard design.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爭比較直觀、系統、精煉,突出重點難點,揭示出本節知識的內在聯系,便于學生總結回顧的同時加深理解和掌握.

  That’s all my interpretation. Thank you very much!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7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Is this your pencil》第一課時,P7,P8。

  2、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課在教材中不可忽視,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預備單元已學過What’s this in English?及其回答,現在進一步用What’s that in English?及其回答,接著用這個句型介紹出本課中的大量詞匯。通過詞匯進而學習Is this /that your pencil?及其肯定、否定回答。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復習并運用my, your, his, her, 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指示代詞this, that及這一句型為第三單元及以后學習一般疑問句打下基礎。并且這一課時的教材在原來的基礎上使同學更明白英語的學習是在相互交流中有趣地進行,聽、說、讀、寫、用就是學習的過程。為同學學習以后的內容打下堅實的心理、方法和知識的基礎。

  3、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

  通過演示及情景教學法,使用句型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a book. 使同學掌握重點詞匯:pen, pencil, pencil case, pencil sharpener, book, eraser,ruler, backpack, dictionary等,并且學會對物品的所屬進行提問、回答,在問答中會熟練運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即:Is this/that my/your/his/her pen? Yes, it is. / No, it isn’t.

  ⑵能力目標:

  a: 通過情景對話、游戲及題目的訓練,使同學學會根據場景就學習用品詢問物主,并正確運用對應的英語表達方式。

  b: 通過聽力及上下文來培養同學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聽音辨詞的基本功。

  ⑶情感目標:

  a: 教學的過程是老師與同學及同學與同學的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參與、表演、運用的過程中,培養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

  b: 結合物體學習單詞和句型的同時,培養同學的視覺美感。

  c: 通過詢問、辨認物主,倡導同學要保管好自己的學習用品。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詞匯和句型:

  a: 重點詞匯:pen, pencil, pencil case, pencil sharpener, book, eraser, ruler, backpack, dictionary, that等。

  b: 重點句型: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a pencil. / It’s an eraser.

  Is this/that my/your/his/her pen?

  Yes, it is. / No, it isn’t.

  難點:進一步運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明確this/that 這兩個指示代詞的用法。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倡導同學主動參與、勇于開口、大膽表演,培養同學獲得新知識及口語、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此,主要采用情景演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分組合作、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充分體現出同學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三、說學法

  指導同學轉變學習方式,既要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鍛煉口語、聽力,又提倡合作與交流來共同運用新知識進行語言表達,即自主探究式,促進同學創新意識的形成與聽、說、讀、寫、用能力的培養。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這節課為了方便、實用起見,課前準備好26個字母的卡片及鋼筆、鉛筆、鉛筆盒、卷筆刀、書、橡皮擦、尺子、詞典、背包(掛在墻上)等物體,使同學覺得自然有趣。

  1、復習

  為了突出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和培養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復習分作兩項:

  a: 姓名每個人都很熟悉,每個同學又都會說,所以首先通過問答姓名,讓同學在復習中運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首先對個別同學進行提問:What’s your English name, please?

  該同學回答:My name’s Gina.

  轉而問另一名同學:What’s her English name?

  該同學回答:Her name is Gina.

  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引出:His name is Tom.

  接著把這些問答進行于教師與小組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教師與全體同學之間,這樣每個同學都敢于開口,都有機會開口,而且能自然地運用my, your, his, her等詞了。

  b: 通過幾個單元的學習,同學對26個字母是再熟悉不過了。所以復習的第二項就是運用字母卡為新內容作準備,具體是:

  舉起一個字母卡放在胸前,問某同學:What’s this in English?

  同學回答:It’s “A”.

  接著用這個動作再問幾個字母,然后手遠遠地舉起一個字母卡,問:

  What’s that in English?

  同學回答:It’s “B”.

  然后用舉在胸前和舉在遠處這兩個動作繼續向個別、小組或全體同學問:“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同學們初步理解了“this”與“that”的區別了。問完之后,順勢向同學們提議為老師唱“ABC Song”,這樣不單復習了舊知,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設計意圖:基于同學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創造條件讓同學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用英語進行表達,使他們有學好英語的信心。

  2、學習新詞:

  舉起課前準備好的物品,向同學們提問或自問自答:

  What’s this / that in English? It’s a book.

  注意用“this”時,把物體舉在胸前,用“that”時,物體舉在遠處或放在遠處,背包體積大,干脆掛在墻上,那么用手指著背包使用“What’s that in English?”時,同學們是再明白不過的了。

  用這樣的'方法一直教授完重點詞匯,并注意和不定冠詞連用,邊教邊讀 (a) pen, (a) pencil, (a) pencil case, (a) pencil sharpener, (a) book, (a) ruler, (an) eraser, (a) backpack, (a) dictionary。然后把這些單詞投影出來,重點教讀、練習。

  設計意圖:把詞匯融于句型進行情景教學,意在培養同學在生活中接觸英語時,樂于探究其含義并嘗試模仿的能力。

  3、學習新句型:

  手拿物品介紹:This is my book.

  然后問同學:Is this my book?

  引導同學回答:Yes, it is.

  手指某個男生接著問:Is this his book?

  引導同學回答:No, it isn’t. It’s your book.

  然后再介紹幾個物品:This is his dictionary.

  That is her pencil.

  進行如下問答:Is this my dictionary?

  No, it isn’t . It’s his dictionary.

  Is this his dictionary?

  Yes, it is.

  Is that his pencil?

  No, it isn’t. It’s her pencil.

  Is that her pencil?

  Yes, it is.

  再要求同學兩人合作或者小組與小組合作手拿物品相互進行問答,練習過后進行表演。兩人合作到教室前面進行表演,小組與小組合作只需兩組的同學分別站起來,通過這些練習表演,同學們對新詞匯、新句型不只是了解,而且會說,會運用了。并且使他們深深體會到:我也能使用英語進行表演交流了。那么一種喜悅與成就感就油然而生,對“我能學好英語”也充滿了堅定的信心。

  設計意圖:依據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同學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同學通過思考、討論、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感受成功的愉快。

  4、運用、鞏固新知識

  經過詞匯和句型的學習,同學已經掌握了本課的重點、難點知識。現在通過課本P7,P8的筆試、聽力訓練,對新知識進行運用、鞏固,并跟著磁帶反復讀,培養語感。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進一步鍛煉同學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5、游戲

  游戲能促使同學根據場景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并能增加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具體方法:

  叫幾個同學起來,其余的人把眼睛閉上,這幾個同學把自己的幾個物品放進一個盒子里,然后宣布:睜開眼睛,這個盒子里有這幾個同學的東西,當你從中拿出一個時,就要通過問他們問題尋找物體的主人。

  問題:Is this / that your / his / her pen?

  回答:Yes, it is. / No, it isn’t.

  每個人最多只能問三個問題,問得好,尋找到了主人要給予獎勵。

  設計意圖:以同學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設置盡量真實的語言情景,使同學能夠在活動中使用英語,通過實踐活動來促進同學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6、練習

  練習是緊扣本課的內容進行選擇或判斷,培養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見投影),并且以兩組競賽的方式進行,促使他們有競爭意識,積極動腦、主動參與、敢于表現。

  設計意圖:引導同學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7、結束

  讓同學在愉悅的氣氛中以“Good morning to you!”的歌聲歡送老師,結束本課。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8

  一、整體設計思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各種教學理論紛紛應用于英語教學實踐。雖然任務型教學模式成為眾多英語教師教學活動的主流,可是,在很多的生活實踐中,情景教學法有時候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充分綜合兩種教學法的優勢,大量搜集了一些生活素材,讓學生在事實面前進一步挖掘自己的詞匯潛能,綜合培養學生語用交際能力。整個教學設計尤為注重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切實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此外,根據三維課程標準,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課在設計時非常注重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達成,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充分體現智育滲透德育以及學科整合的理念。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圍繞“提出請求和道歉”這兩個話題,通過圖片、單詞、短語、句子、聽力等生動形象的描述,涉及日常生活的各個語言情境,幫助學生學習句型Would you mind...?及其針對這種句型的不同的應答語。

  本課時是這個單元開始的第一節課,是學好整個單元知識尤為關鍵的第一步,主要學習談論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以及如何回答,通過聽、說、讀、寫、等各種不同的情景教學,教育和培養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和諧人際關系,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

  因此,在本課時中涉及到的主要語言結構有:Would you mind ?主要涉及的單詞和短語有:mind doing something,clean the yard,turn down the music,move your bike,right away/in a minute,wash/do the dishes,wear the old jeans,get out of the shower,wear his sweater,look terrible

  情感目標教學希望學生針對任何抱怨和不滿,有禮有節地學會處理。戒驕戒躁,對任何事情都應該學會三思而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

  2、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教的班級是城關中學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的認知能力強、認識范圍較廣、思維比較活躍、有參與意識,樂于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們始終是深處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思想眼界由于受到家庭素質以及社會各個方面不成熟條件的制約,學生的學習氣氛明顯地呈現兩極分化。基礎好的學生在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方面表現得較為突出,而基礎差的學生,純粹放棄了學習英語的熱情,除了會一些基本的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記住極少的單詞外,幾乎很難跟上正常的學習步伐。

  三、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學會拼讀并掌握以下幾個單詞和短語:

  not at all , turn down , yard , right away .

  (2)訓導學生學習使用句型:Would you mind ?及其簡單的應答。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聽說操練進行英語教學。

  (2)利用學生課前搜集的相關教學素材,逐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技能。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Learn to make requests and apologies.

  (2)To learn to communicate in good manners.

  (3)To help others in trouble and find the correct solutions to the complain.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1)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not at all, turn down, yard, right away, task, poster.

  (2)Learn to use the sentence: Would you mind doing ?

  2、教學難點:

  Would you mind? 句型的答語。

  五、教具

  Flashcards, pictures, tape and recorder.

  六、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1:Revision

  教師引導學生整體復習學過的句型Do you want to ?Would you like to ?例如:

  老師:Do you want a cup of tea ? Do you want to buy a bottle of tea? 或者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 Would you like to buy a bag of coffee ?

  逐步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應答語,復習舊知。同時,結合實際,提升學習興趣,配合學生演好Would you like 的句子。

  設計意圖:

  通過這兩個句型結構的練習,即讓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起到一個加深鞏固的作用,同時也能牽引學生深入本課時即將學習的句型Would you mind ?為學生能順利過渡到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做鋪墊。

  步驟2:Warming

  T: 我把自己的外衣脫下放到講臺上,隨即把教室的前門打開,冷風吹得我渾身打顫,同時這一舉動也引起了全班同學的驚疑,大家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地望著我哆嗦的我。“Who can give me some advice? What will I do?”

  Ss: Please close the door. Put on your coat.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 Would you mind putting on your coat?

  設計意圖:

  教師設計教學情境,既讓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的舊知識,又培養了他們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達到了檢測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步驟3:Presentation

  一、展現課題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

  1、打開PPT.課件,幫助學生具體掌握單詞mind 的意思及其搭配結構。

  2、針對同學們在Warming 中mind 一詞搭配運用出現的錯誤,組織學習使用mind +doing 結構。

  3、拓展學習句型:Would you mind + doing ? 和 Would you mind not + doing ?

  二、學生們呈現課前搜集的生活資料,結合書本1a中的圖片,獲取相關信息,完成教學活動1a 。

  1、學生通過實例陳說、觀察圖片,教師給出相應的提問語:What are they doing ? How do you feel ? How to give some advice?

  2、將requests 與正確的圖片配伍。

  3、幫助學生朗讀活動1a 中的幾個句子,同時讓學生掌握單詞和短語 yard ,not at all ,turn down , right away .

  4、播放聽力1b ,讓學生根據聽力內容完成這部分的教學活動。

  5、核對答案。

  三、繼續結合課本圖片,完成活動2a 和2b 的聽力任務

  1、匹配組織五個學差生和五個學優生,各組分別用漢語和英語向全班依次說出圖片的大概內容,全班同學運用本節課的知識,用英語給予建議。

  我先給同學們示范如下:

  學差生:教室很臟。

  學優生:The classroom is dirty.

  老師:Would you mind cleaning it?

  接著同學們仿照示例依次完成任務。

  2、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兩人小組,分別從五幅圖片中挑選其中一幅用英語組織對話,每個大組推選一個小組代表上講臺表演。

  3、英語科代表組織全班朗讀五幅圖片中對應的句子。教師板書重點的短語:do the dishes,clean your room, get out of, get up.然后學生齊讀短語。

  4、播放錄音,幫助學生核對答案:a-5,b-2 ,c-4 ,d-3 ,e-1

  5、組織全班朗讀2b中的五個答句,學習短語right away ,in a minute , put on , get up . 然后聽錄音完成活動要求。

  設計意圖: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教材內容,可視性強,內容含量豐富,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所選圖片都是極為貼近學生生活。通過觀察、師范、示范、朗讀和聽力訓練,重點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語言運用的實踐能力,要求學生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讓人易于接受的建議和請求,同時學會思考,盡可能給人一個合理而滿意的答復。

  學習本節知識,讓學生開闊了眼界,領悟中西文化的共同特點。主流就是要求學生學會禮貌客氣地對待他人和處理相關事務。中國是個禮幫之國,身處年輕少狂的中學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無論以后定居國內還是將來留學國外,從現在開始,更應該加強自身綜合素養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不斷完善自我,爭做一名禮通中外的優秀學生。

  步驟4:Consolidation

  知識拓展 (打開PPT.課件)

  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向別人請求提供幫助”這種情況,常用到的句型:

  (1)Could you read the letter for me, please?

  (2)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

  (3)Could / May I use your bike? / Would you mind I using your bike?

  (4)Could you help me? 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設計意圖:

  知識拓展是為了更寬廣靈活地運用不同句子,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克服單一的表達形式。

  步驟5:Practice

  復習本課中出現過的短語。

  1、讓學生合上課本。

  2、打開PPT課件,呈現漢語意思,要求個別學生、小組學生或者是全班學生根據漢語說出對應的英語。

  3、教師口頭用漢語表達幾個稍微長一點的句子,讓學生們嘗試用英語說出來。

  4、展現課件,組織學生集體朗讀剛才所程現的英語短語和句子。

  設計意圖:

  這個步驟整個體現的是一個教學互動過程,充分體現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希望學生能在本節課中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步驟6:Summary

  1、歸納這節課所學的幾個重點單詞和短語。

  2、總結學習的重點句型:Would you mind doing ?

  步驟7:Homework

  1、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by heart

  2、Watch the situations around you, correct other people’s wrong

  behavior z by using “Would you mind (not)?”. And write down their responses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以便記住所學知識,學會使用。

  七、教學設計評價

  1、評價內容:

  這堂課的重點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圍繞學習一個重點句型Would you mind ?并根據這一句型,聯系日常生活實際,組織學生展開一系列的語言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很多學生當堂課就能運用和背誦這個句子,通過一系列的聽說訓練,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時,在大量圖片、實際情境和語感交流活動中受到了強烈的感染,學生學會了如何禮貌待人,掌握了處理事情的分寸,感染了每一個求知的靈魂。但是,針對這一問句的靈活多變的應答語,學生掌握的力度還有所欠缺。所以,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中,我還多應該培養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靈活應變能力。

  2、評價方法:

  任務型教學使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課堂學習活動過程中,找到了一盞指明燈,有方向,有好奇,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鍥而不舍的欲望,汲引著我的學生從學習英語的欲望走向學習英語知識的實踐活動中去。教學活動的互動,互動活動中情感教育的強烈渲染,情境教育的真知灼見,共同鑄就了教學的靈魂。教學過程中的贊美、鼓舞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的導棒,對學生的終結性評價起到了一個良好的利導作用。這種教學評的方法,讓我和學生都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感。但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始終有些學生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評法上,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和學習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段加以促進和發展。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于引發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交換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描述及看法,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SectionA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復習一般過去時態和動詞的規則與不規則變化。

  (二)教學目標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關于總目標的具體描述,結合第八單元的教材內容,我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五個方面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細化:

  1、知識目標:

  (1)功能: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

  (2)語言結構: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的一般過去式

  (3)一般過去時的一般疑問句句型:Did you go to the zoo? Yes, I did、 No, I didn’t、 I went to the aquarium、Were there any seals? Yes, there were、 No, there weren’t any sharks、I saw somesharps/ I went to the aquarium、

  2、語言技能:聽:能識別不同句式的語調,并能根據語調變化,判斷句子意義的變化。能聽懂本課學習活動中的問題,做出較得體的回答。

  (1)說:能在本課的任務型活動如:游戲、調查、故事接龍等中進行簡單有交流。

  (2)讀:能正確朗讀本單元對話和句型。能查閱工具書為完成任務做準備。

  (3)寫:能寫出本節課學習的單詞和句型,能運用簡單的句子寫出過去的活動和感受。

  3、學習策略:抓住用英語交際的機會,在交際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達上,必要時借助手勢和表情。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善于和他人合作。

  4、情感目標:通過描述過去所做的事,表達自己的看法,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尊重和理解別人,學會交換不同的看法,了解他人的喜好,增進情誼。

  5、文化意識: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贊揚或自己的觀點。了解英、美國家中小學生的業余生活,培養世界意識。

  二、學情分析

  1、初二上期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能力,正逐漸向讀、寫過渡,同時,學生們對英語學習還保持著較濃厚的興趣。經過一年的新課程理念的熏陶及實踐,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實驗的能力。

  2、本單元學情剖析:本單元的主題是談論過去的事情,可以采用活動教學法和Roleplaying的學習策略,學習新詞匯,掌握重點句型,同時能比較好地運用到實踐中,解決類似問題。做到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三、教法滲透

  1、教學設計思路與教材處理:

  《新目標英語》中的具體語言目標是通過各種各樣的Tasks來實現的。學生需要運用具體而特定的行動來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

  (1)活動性原則:提倡學生主動參與,體驗,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

  (2)合作性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體現教與學的互動,交往。

  (3)任務型原則:任務驅動—激發動機。任務完成—激勵學習積極性。執行任務—培養責任心和合作精神。

  (4)情感性原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

  3、教法運用:

  本課主要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并輔助于TPR全身反應教學法、情景交際教學法和游戲活動。

  4、教學手段

  (1)多媒體輔助:用flash軟件將本課所需要的動畫、錄音、圖片、文字、圖表和音樂制成CAI軟件,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直觀,為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創設情景,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的多向交流。

  (2)非測試性評價:傳統的評價觀念的出發點是學科本位,只重學科,不重學生發展。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效果,評價體系應該“正確反映外語學習的本質和過程,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唯有重視形成性評價,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新的評價體系的形成。因此,本課我將各種活動設計成小組活動并開展小組競賽和填寫課堂自我評價表等非測試性評價手段,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創新意識以及具備科學的價值觀。

  四、學法指導

  新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策略,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依據課改的精神,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1、學習方法的指導

  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以及思維能力。用生動的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

  2、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我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氛圍,把課堂變成有聲有色的舞臺,讓學生在樂中學。

  3、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過連貫的聽說讀寫,游戲,競賽等,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4、學習策略的指導

  本節課將在課堂活動中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的學習小組,讓他們圍繞著課堂任務分工合作,在活動中相互探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發展他們的能力。創建開放式,探究式的課堂,有意識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我讓學生觀察課件畫面,回答問題,讓學生學會使用認知策略。讓學生表演對話,實現交際策略。引導學生交際,主動練習和實踐,是調控策略的體現。充分利用多媒體,錄音,卡片等是資源策略。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10

  一、教學目標

  在本節課結束時,學生將能夠學會表述家庭成員的稱謂,學會用特殊疑問句來詢問家人的稱謂和介紹家人。

  知識與能力

  能聽懂有關介紹家庭成員的對話,并能根據提供的信息介紹家人。

  過程與方法

  采用role-play、pairwork的學習方式,利用圖片、聽力材料等來展開課堂教學。

  詞匯教學

  采取頭腦風暴及圖片匹配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喚醒已有知識,在情境中操練、理解含義,并學會運用;

  聽力教學

  采取聽,圈出所聽到的單詞的方式;

  教學采取pairwork問答式的口語交際活動及role-play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操練;

  語法教學

  總結規律、抓住特征、模仿操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談論家庭生活這一話題,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家庭的真正意義,教育學生體貼父母,關愛家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家庭成員的稱謂。

  (2)能夠簡單介紹人物關系。

  (3)能夠指認人物關系。

  教學難點

  (1)介紹家庭成員時對名詞單復數與謂語一致性的.正確使用。

  (2)Is this / that…?肯定否定回答時代詞的使用。

  三、教學過程

  1.整體情況良好。項目全,內容完整。所有老師都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了備課量。教案撰寫環節清楚,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反思仔細、認真。

  2.作業形式豐富,有實效,作業量適中。

  3.課前準備充分。注重運用課件、圖片、單詞卡等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存在的問題:

  1.個別老師的教案略顯簡單,對于重點知識的呈現、如何幫助學生感知、體驗、理解語言并運用、內化語言缺乏具體活動安排。

  2.板書設計相對簡單。可以更合理地設計板書,明確各節課的重點、難點,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對各節課重點知識的整體把握,便于學生形成知識系統。

  3.個別教師沒有附上復習教案和試卷。

  英語作業優點:

  1.作業次數充足,全批全改。

  2.大部分學生書寫認真,教師批閱規范,且細致、及時。

  3.中、低段學生以單詞、句子書寫為主,作業上有教師對學生書寫的示范和指導。教師批改規范,學生書寫習慣較好。

  4.高段學生以習題練習為主,學生有糾錯、有教師講解的批注,大部分高段學生的作業干凈,書寫美觀。

  英語作業存在問題:

  1.中、低段部分學生作業不夠平整和整潔。

  2.部分學生的書寫習慣有待提高,需要教師更加嚴格的要求。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 11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旨在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交流環境,通過聽、說、讀、寫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并讓學生能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通過有限的課堂實踐活動,使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景做出正確的反應,能準確表達。

  本單元是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第八單元。主要圍繞“When is your birthday?”這一主題展開各種教學活動,這是本單元的重點部分,也是核心教學,主要學習日期的表達。它上承Unit 7的數字教學,包含了相關日期的英語教學,并為以后的日期的運用打下基礎。因此本單元是前后知識的載體,在本單元以及今后的英語學習中都占重要的地位。

  二、學習目標

  本單元總體目標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所學目標語言;學會日期(年、月、日)的表達法;在互動的交流中理解生日更多的含義并學會談論自己、同學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學會自己安排作息時間。

  Section A的主要學習目標是學習日期的詢問與表達;通過談論自己、同學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理解生日更多的含義。情感態度價值觀Section A的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談論的話題是生日。通過互相詢問生日的日期,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和友情并學會在英語交流中注意他人的情感。

  (1)知識目標:

  ①詞匯:掌握January-December的表達;序數詞1st-31st .

  ②日常交際用語、: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

  ③語法:日期表達法

  (2)能力目標:

  在一系列的聽說讀寫活動中,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快速反應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熟練應用:When is your birthday?句型及其回答。

  單元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詢問和談論日期,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一系列的交際活動,使學生掌握日期的表達法,正確使用when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對日期進行詢問。在學習日期的表達法時要先學習序數詞的構成,學生在以前的.課程里已經學習了基數詞,對于兩種數詞之間的區別一定會令學生感到頭痛,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找出構成規律,總結特殊變化,對比強化記憶。

  本單元的教學法建議:語音教學――讓學生進行模仿操練;詞匯教學――采取情景介紹或演示對比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操練、理解含義。并學會運用;口語教學――采取pairwork問答式的口語交際活動或游戲等小組活動互相操練;聽力教學――采取圖文配對和對話選擇的方式;寫作教學――以填表、造句為主;語法教學――總結規律、抓住特征、模仿操練。

  Section A

  教學過程與方法

  利用教學圖片、幻燈片、實物(大掛歷)或制作課件(反映月份特征)等來展開課堂教學、 Pairwork問答式的口語交際活動或游戲,進行“詢問和談論日期”的課堂教學和練習。 .

  三、教學步驟

  一、第一教學環節:情景創設,導入新課

  Section A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日期的詢問與應答,在導入新課時,可采用視聽法和歸納總結法。

  1.教師可在黑板上掛一幅自制的能反映出各個月份的大掛歷,一邊指著每個月份一邊介紹或播放課件,讓學生邊看邊聽介紹:This is January . This is February. …,帶領學生多讀幾遍;然后播放1a部分的錄音,讓學生進行模仿。

  2 .(學生基本掌握月份單詞的讀音后)教師可以指著掛歷說:My birthday is on May

  3. When is your birthday?從而引出本單元的重點目標語言“日期的詢問和表達”.

  4.一邊仔細觀看黑板上能反映出各個月份的大掛歷,一邊聽老師的介紹或一邊觀看課件,一邊聽介紹:This is January . This is February .…,跟著老師讀幾遍;然后聽1a部分的錄音,進行模仿。

  5.一邊觀看掛歷,一邊認真聽老師的陳述,然后回答:My birthday is …,開始學習目標語言“日期的詢問和表達”。

  二、第二教學環節:師生互動。學習探究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 .播放lb部分的錄音讓學生聽,引導學生根據所聽到的內容,選出對話的順序,完成lb部分的教學任務。

  2 .再播放lb部分的錄音讓學生聽,引導學生展開Pairwork活動,完成lc部分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學會運用when引導的特殊疑問句詢問日期和談論日期。

  3 .出示單詞圖片或幻燈片,并播放2a部分的錄音讓學生聽,引導學生跟讀、模仿,完成2a部分的教學任務。

  4 .播放2b部分的錄音,引導學生圈出所聽到的數字,完成2b部分中的聽力訓練任務。

  5 .再播放2b部分的錄音,引導學生填寫表格,將姓名、月份和日期對應起來,完成2c部分的教學任務。

  6 .引導學生展開Pairwork活動,完成2d部分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先閱讀對話,再進行問答練習,運用When is your / his / her birthday? My / His / Her birthday is … What year were you

  1 .聽1b部分的錄音,根據所聽到的內容,選出對話的順序,完成1b部分的學習任務。

  2 .再聽lb部分的錄音,展開Pairwork活動,完成1c部分口語交際的學習任務,學會運用when引導的特殊疑問句詢問日期和談論日期。

  3 .一邊觀看單詞圖片或幻燈片,一邊聽2a部分的錄音并跟讀、模仿,完成2a部分的學習任務。

  4 .聽2b部分的錄音,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圈出所聽到的數字,完成2b部分中的聽力訓練任務。

  5 .再聽2b部分的錄音,根據所聽內容填寫表格,將姓名、月份和日期對應起來,完成2c部分的學習任務。

  6 .展開Pairwork活動,完成2d部分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先閱讀對話,再進行問答練習,運用When is your / his / her birthday? My / His / Her birthday is … What year were you born? 1 was born in …等目標語言,完成2d部分的教學任務。

  7 .引導學生展開Pairwork活動,完成3a部分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讓學生任選一個身份證進行對話練習,運用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 How old are you? I m fifteen .等目標語言,完成3a部分的教學任務。

  8 .引導學生展開Pairwork活動,完成3b部分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要求學生用自己的姓名、年齡和出生日期進行對話練習,學會運用所學目標句型,完成3b部分的教學任務。 born? I Was born in …等目標語言,完成2d部分的學習任務。

  7 .展開Pairwork活動,完成3a部分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任選一個身份證進行對話練習,運用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 How old are you? I m fifteen .等目標語言,完成3a部分的學習任務。

  8 .展開Pairwork活動,完成3b部分口語交際的教學任務。用自己的姓名、年齡和出生日期進行對話練習,學會運用所學目標句型,完成3b部分的學習任務。

  三、第三教學環節:合作交流,鞏固提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進行Brithday Game游戲活動,讓學生互相詢問生日,然后按照年齡的大小排列順序。通過這種方式,練習運用所學目標語言,完成第4部分的教學任務。 Birthday Game游戲活動,互相詢問生日,然后按照年齡的大小排列順序。通過這種方式,練習運用所學目標語言,完成第4部分的教學任務。

  本課總結

  本課采用了Classifying , Contrasting和Role―playing的學習策略,利用教學圖片、幻燈片、實物(大掛歷)或制作課件(反映月份特征)等來展開課堂教學、 Pairwork問答式的口語交際活動或游戲活動,學習日期的詢問與表達,并通過詢問和談論自己、同學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理解生日更多的含義、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

【初級中學英語說課稿】相關文章:

中學英語聽課心得02-01

中學英語作文及翻譯09-12

中學英語培訓心得04-21

中學英語寫作常用的經典諺語05-12

中學英語工作計劃04-01

關于俄語初級單詞閱讀技巧09-15

初級職稱工作總結02-27

中學英語培訓心得體會01-11

中學英語教研工作總結范文05-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福利视频网站 | 亚洲特黄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 亚洲中文成人门户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一线久久 | 亚洲AV高清手机在线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