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登高》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語文《登高》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詩感時傷世,他的詩沉郁頓挫,他的詩會使我們的靈魂更有深度、廣度。他就是被尊稱為“詩圣”的唐朝大詩人杜甫。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就是杜甫的《登高》。
一、說教材: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歌發展到唐代,迎來了一個顛峰時期,詩體完備,名家輩出,風格多樣,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杜甫和李白又以其各具特色的藝術創作,唱出了唐詩最美的樂章。
高中語文教材必修3第二單元集中選錄了唐代四位大詩人的七首詩歌,其中杜甫詩就有三首,這三首詩均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韻律華美,有如百年佳釀,至甘至醇。而《登高》又最能代表其“沉郁頓挫”之詩風,極具審美特質。(出示課件一:《登高》的寫作背景)
《登高》寫于唐代宗天歷二年秋天的重陽節,當時杜甫流浪到了夔州,夔州位于長江之濱,以水急、風大、猿多著稱。他的好友李白、高適、嚴武都相繼辭世。安史之亂雖已結束四年,可唐朝,地方軍閥們趁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然一處混亂。在如此之境中,具有憂患意識,仁愛精神,惻隱之心,忠恕之道的杜甫,一人拖著病體登高,寫下了本詩。
(出示課件二:登高杜甫)
風疾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本詩首聯起筆扣題,幾種景物不以任何關聯詞語組合在一起,視角由高及低,由遠而近,動景和靜景相襯,生靈情狀對舉,構成鮮明生動的意象之美。把人帶入一種天高地遠、寂寥空曠的意境,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秋意。
頷聯將源遠流長的長江與廣袤無垠的天地綰接,以時間和空間立體交叉的手法,工穩對仗中創造出了超越現實的博大宏偉、深沉凝重的意境,引發深沉的感慨。
頸聯依然以“視通萬里,思接千載”的時空交融寫法,流露感情的真實底蘊——一聯八意,意意言悲,字字珠璣,如泣如訴。
尾聯以生活細節見長。從側面,我們看到了在重重悲苦的重壓下的杜甫,仍心系人民,心憂國家,這份深摯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足以讓人泣下。
本詩感情之深厚豐富已讓人感喟不已,而四聯又皆對仗工穩,(出示課件三)明代擅長音律的詩論家胡應麟稱贊本詩為:“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許印芳《律髓輯要》中又做了如下評價:“七言律八句皆對,首句仍復用韻,初唐人已創此格,至老杜始為精密耳。”也難怪它以“律細”而冠絕古今。
(出示課件四)
針對《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還有高中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要求: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會生活與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并在朗讀背誦中提高對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旨趣的感悟能力,我設計了如下三維目標:(出示課件五)
知識目標: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能力目標(重點):
1、培養頌讀詩歌的'能力。
2、賞析情景交融,沉郁頓挫的藝術特點。
情感目標(難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啟迪愛國主義情懷。
其中,能力目標是教學重點,情感目標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與學法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詩是最適于吟誦的。本課主要釆用吟誦法和引導點撥法進行教學;學生則在吟誦和聯想描摹中體味理解。
三、說教學設計
本課釆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具體教學程序如下:
1、導入新課:因課前已印發了資料《杜甫的一生》《杜甫詩歌名句集》,并布置了預習,用猜猜出他是誰的課件導入,既可以對杜甫多一層理性認識,又可以把學生的目光、思想集中在杜甫身上,為下一步的漫談作者作品做鋪墊。
2、漫談作者作品:這一環節釆用漫談的方式完成了知識目標,并充分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概括歸納能力。
3、指導誦讀理解,走入詩境:這一環節從整體感知到逐聯解讀入境,從理解到想像描摹,從誦讀到體味吟詠,教師只給予適當的引導點撥,教給學生四則讀詩之法,即知人論世,披詞入情,想像入境,感受韻律。同時,指導學生從理性和感性兩方面理解“意境”“沉郁頓挫”“情景交融”等概念。
在這一環節中,主要釆用吟誦法和引導點撥法,以突破教學重點。
4、課堂拓展: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要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教育,首先應育人,其次才在育才。杜甫崇高的人格,深廣的憂思,豁達的心胸,無不可以啟開我們的思想之門,情感之閘,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更是思想的沉淀,情感的升華,藝術的完臻。因此,我選取了他的晚年作品《江漢》,要求學生誦讀想像,描摹杜甫的形象,并寄一語給杜甫,來表達自己的情思。如此,便把學生對杜甫的理解、崇拜等感情內化為自己思想情感的一次累加,潛移默化中啟迪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5、小結:這一環節主要對杜甫晚年創作特點作一總結,使學生形成一種整體認識,以便于學生能站在更高的視角自讀杜甫的詩作。最后以深情的配樂背誦做結,學生可在音樂和文學的雙重美感中得以情感的陶冶,也是一次藝術修養得以提升的機會。
6、作業:為杜甫寫一二百字的小傳。這既是一次小練筆,又是一次資料、思想、情感的整理,可以說是對本課的一種課外延伸。
四、總結:
詩歌是靈魂的聲音,是優美的旋律,是人格的凈地。有人說:“讀詩可以使人巧慧。”我要說,讀杜甫的詩,可以使人變得深沉、真誠。
謝謝大家!
【八年級語文《登高》說課稿】相關文章:
《登高》說課稿03-09
詩歌《登高》說課稿(精選8篇)03-24
高中語文《登高》ppt04-13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03-05
登高05-03
登高08-28
登高09-15
登高05-03
登高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