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掏洋芋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音樂掏洋芋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我選的內容是六上第三單元《北方豪情——掏洋芋》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態的音樂文化,民歌是各地區、各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而流傳下來的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民歌與勞動是密不可分的。在勞動時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快樂喜悅的圖畫。
根據教學設計,結合課標“感受、鑒賞、創造、探索”精神,本節課安排了以下內容:
、賹W唱山西民歌《掏洋芋》。
②欣賞興化民歌《茅山號子》《太陽出來喜洋洋》
2、教學目標
用圓潤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掏洋芋》
能根據節奏型念白,與歌曲配合自然和諧。
欣賞北方民歌,能積極參與民歌的演唱,體會民歌中包含的人民勞動生活中的各種情感。
培養學生熱愛美好生活和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藝術的想像力、鑒賞力和探索興趣
3、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唱歌曲《掏洋芋》和欣賞教學使學
生了解音樂的風格和特征,培養學生對民
族藝術豐富的想像力和鑒賞力。
4、教學準備
鋼琴、音響資料、課件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我主要采用了視覺圖像法、設置疑問法、啟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
首先,民族藝術是從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中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緒,音樂是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精神愉悅的一種表達方式,我將讓學生模仿勞動動作,既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本土的民族音樂文化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
其次,根據學生好奇愛動,愛展示自我的特點,我采用了設置疑問,啟發引導和評價激勵的方法,以“老師為主導、學習為主體”,讓學生動靜交替、熱情活潑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得到美的熏陶。
三、說教學
聆聽法、小組活動法。
首先,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是我們感知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培養學生用心聆聽音樂是培養學生表現和創造音樂的重要手段。
其次,利用小組活動法,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探索新知識,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創作優良的課堂氣氛。
四、說教學過程
1、導課
首先課前播放視頻《夢水鄉》
提問:這首歌名,在哪里演唱的演唱者是誰
設置意圖:通過觀看聲像具備的視頻,可以抓住學生注意力。為欣賞《茅山號子》作鋪墊。
2、新課
。1)欣賞《茅山號子》
a.提問:同學們知道興化有哪些地方民歌嗎?
b.互動:讓學生模仿插秧的動作
這一環節要鼓勵學生動起來
c.講解《茅山號子》的有關知識
茅山號子是世世代代家鄉的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以號子的方式加入號詞,茅山號子是時而婉轉,時而鏗鏘有力,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興化家鄉的演唱者把它唱進了xxx,被國列入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學唱《掏洋芋》
過渡:猜謎不長角的豆是什么豆?(土豆)
馬揪著老鼠的衣服把它提起來(馬拎薯)(馬鈴薯)
這一環節不僅僅抓住了學生的吸引力,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并且對洋芋進行了講解。
a.老師有感情的翻唱
b.提出問題,歌曲旋律有什么特點?
歌曲一共四句、悠長、深情,表現了勞動人民豐收的歡喜之情。
感受到歌曲的整體風格,是一首散板的曲子,舒緩自由。
b、交流“洋芋””嬐貳“
“洋芋”就是土豆;“嬐貳崩嗨莆頤欽飫锏某頭,是一種刨土用的工具。歌曲中用了形象的“掏”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山西人民勞動時的`真實生動的場景。
c、有節奏的念歌詞
d.學唱歌譜,跟琴模唱
注意二分音符2拍唱到位休止符的,對比、討論:突出驚喜。
e、加入歌詞演唱。
f、訓練念白部分
(a)節奏型訓練
2/4拍︳××︳︳××××︳
︳×××××︳︳××××××︳
︳×××××××︳
念:噠來喊出節奏型拍手表示節奏
。╞)加入念白詞注意合上原曲散板節奏從第三拍開始念。
(c)師唱第一聲部,指名念白配合
(d)生生分組合唱
(e)起立,跟伴奏合唱可先聽一遍原唱,熟悉節奏
3、拓展欣賞《太陽出來喜洋洋》
《太陽出來喜洋洋》它是一首四川民歌,形式簡單,情緒樂觀爽朗,山民們熱愛勞動、熱愛山區生活的情感。歌曲旋律自由,音域只有六度,歌曲中大量運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襯詞,流入出歌者們的愉悅自得的心情,也使這首歌更加胡生動形象,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4、小結
民歌是各地區、各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而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音樂藝術表達了勞動人們對美好生活無限的熱愛之情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讓我們把民族音樂一起傳承下去。
【六年級音樂掏洋芋說課稿】相關文章:
種洋芋04-03
掏雞蛋11-20
掏雞蛋12-25
掏鳥蛋05-16
家鄉的洋芋花10-27
洋芋情緣散文04-23
洋芋情結散文04-01
掏鳥窩作文02-16
掏鳥窩六年級作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