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

時間:2020-12-24 11:05:5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1

  我的頂崗生活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卻學到了很多。這功勞要歸功于我的指導老師賈老師。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

  還記得我的第一課是《鄉愁》,第一課完全是按我自己的所知道來的,有一份精美的PPT,雖然有一些緊張,但我覺得還算完美。這只是我的感覺。直到我的指導老師去聽我的課,并指出我的問題,我才知道我還遠遠不夠好。

  就《鄉愁》(席慕蓉)這首短詩來說,我的問題提的不夠嚴謹,我直接用三個問題:賞析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老師說,這三個問題這節課的亮點,但問得有點大。賞析有好多個角度,比如說:修辭、煉字、變現手法、情感等方面,而他們只學過這幾種,而且初中沒學過藝術手法這種問法,而是問寫作手法。說我的課必須有板書。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上課時愛自說自話,不給學生思考時間,老師說這是實習生的通病,我們要給學生思考時間。還有就是不要用是不是這樣的問題來問,例如:這一句是不是表達詩人思鄉之情。那這樣答案不是就出來了嗎。應該問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如果問題太難,可以改成反問句,表達詩人什么感情,是幸福還是悲傷又或是郁悶之情。

  這是我的指導老師聽我的第一課,后來又看了我的教案,在我講《想北平》時。這里有該我很多建議。再講新知識時提到講過的就要再搬出來讓他們復習,例如,結尾段的作用、形容語言特點的詞語。結尾段的作用分為結構和內容兩方面。語言在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分別用什么樣的語言。

  緊接著又聽了我的課,在課上板書還上挺多的,那是我認為的。我在課上問的問題問了兩遍,全文的寫作手法,然后將答案寫在黑板上,1、對比2、語言特點。可是當我的指導老師問我的問題是什么,竟只有個別答出來了。當時有點小尷尬。

  在老師評價我的課時告訴我:一定要把重要的問題寫在黑板上,還有就是每一道題最后都要總結,問問題一定要有價值,不要一直問問題而不給學生思考時間。最后告訴我,你開始一節課能講完45分鐘已經很好了,而現在你要做的事是要跟學生溝通,時刻注意學生。

  在講詩的時候,老師告訴我講的有些慢,我們一起研究了其他老師的PPT。老師告訴我,現在你要管住學生,注意上課紀律。再好的老師,課講得再好,沒有好的紀律,上課學生不聽,也是白搭。要我管好紀律。

  這就是跟我的指導老師學到的,我非常幸運有這麼好的指導老師。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2

  還記得剛實習學校的時候,我對實習生活充滿了期待也有著些許緊張。第一次登上講臺時佯裝著沉穩的樣子,極力地掩藏著自己內心的焦慮。而現在,我可以在講臺上收放自如,和同學們自在地交流互動,一起學習知識,一直在進步。尤其是最近的這兩次公開使我在教學上有了很多新的體驗和新的突破。可以說,這兩次公開見證了我的成長。

  第一次公開是實習學校組織的,當得知這個消息時,說實話我的內心是拒絕的,雖然已經實習了一段時間,但我在教學上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接下我就以百分百的努力去對待這事,經過認真地準備,我自認為還不錯,準備得很充分了,但是在向老師們說的時候,每位老師都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議,這時我才發現我在備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備時,我總是想面面俱到,每個知識點都講到,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教學設計的思路很混亂,重難點不突出。在經過修改之后,我發現授思路一下就清晰了,對重難點也有了側重,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一下就豁然開朗了。我按著前準備內容順利的完成了,也改正了之前老師提出的一些小問題,在講的聲音和一些細節上有所改善。

  第二次公開是師大巡回老師聽,是對我實習的兩個月成果的一次檢驗,我更要加倍努力才行。我向指導老師說了要講公開的事,老師的建議是講一節語主題學習,因為我沒有聽過這個類型的,也不知道該怎么講,在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開始慢慢準備,一步步越做越好。語主題學習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都很高,一節要講解三篇,在這三篇的基礎上升華出主題,讓學生去感受,在這幾天里我和學生為了講好這節共同努力。在公開的這天孩子們表現的非常棒,積極的配合我,按著我的計劃順利完成了這節。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突破了自己,敢于去嘗試不同的型,這是我這節最大的收獲。

  轉眼間實習已經過半,兩個月我是忙碌又充實的,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這兩節公開,不僅讓我發現了問題,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能夠突破自我。在這兩次公開中雖然我或多或少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在總體上得到了老師和領導們的肯定,這也說明在這兩個月里我一直在進步,一直在收獲,希望接下的兩個月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越越好,不斷地完善自我,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3

  當人與人初次見面時,要表示你真的感動了他,或者打動了他,那就看你有沒有讓他因為感動而大笑,或者因為打動而哭泣。但是,不管你讓他笑了,還是你讓他哭了,畢竟還是初次見面,這種笑與哭都不會對他產生持久的影響,就象看相聲只會讓我們開心,但不會讓我們幸福;看悲劇會讓我們哭泣,但不會讓我們傷心。與之相應,要是我們想真正的教育學生,那就不僅僅豐富他們的知識,更重要的要深刻他們的思維;那就不僅僅是改變他們的行動,更重要的是改變他們的思想。可是,如果我們真要做到這一點,從而讓課堂不只是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那我們就不能和學生只是處于初次見面的狀態。其實,對學生的了解有多深入,我們課堂對學生的影響才有多深刻!

  一、“重視教學”與“遠離學生”

  有位朋友要搬家,由于家里的書實在太多,就請了一個工人來幫忙;工人非常勤快,搬書頁極為迅捷,遠遠超過了朋友預期,可是,等到他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之后,朋友發現原本井然有序的書群,現在變成了雜亂無章的書堆。到了這個時候,他才醒悟過來,他需要的并不是一位高效的搬運工,而是一位根據他的需要來幫他整理書籍的人,那怕他搬運的時候慢一點,甚至慢很多也沒有關系。但再仔細想想,自己這種想法也份外的可笑,當人家在搬書的時候,不就是用快與慢來評價他的嗎?同樣的道理,我們不就是用教學的好與壞來評價教師的嗎,可是我們又是否去問過學生,所謂的好教學是否對學生學習有真幫助呢,所謂的壞教學是否對學生學習有負幫助呢?

  我們往往喜歡伶牙俐齒的教師,講起話來如行云流水,讓人贊嘆不已;我們往往喜歡思維敏捷的教師,講起題來滔滔不絕,讓人佩服不已;我們往往喜歡表情豐富的教師,上起課來如沐春見,讓我開心不已。于是,我們就把大家對教師的喜好,轉化成對“什么樣的教師是好教師”的標準,那就是口才一定要好,這樣才講得清楚;思維一定要快,這樣才講得深入;表情一定要豐富,這樣才講得有趣。一旦我們確定了“什么樣的.教師是好教師”的標準,于是在課堂上,教師就想方設法地表現自己的這些能力,讓自己在課堂上口才表現得更好,思維表現得更深刻,表情表現得更豐富,從而證明自己是一位更好的“好教師”。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在不斷的追問,究竟“什么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通過詢問學生的真實感受,也通過觀察優秀教師的具體做法,更主要是通過邏輯上的推理,我們覺得一堂好課至少應該達到若干標準,比如這堂課一定要“學生有參與,師生有互動,時間有保障,內容有規范,教師有反思”等等。如果課堂真的達到了這樣的效果,我也覺得這樣的課是一堂好課;但是,真正可怕之處,在于教師按照這些好課堂標準,去執行自己的課。如何想辦法讓學生參與進來,如何設計師生互動環節,如何想辦法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如何讓教學內容不超標等等,雖然最后教師把這樣標準都做到了,但并不等于這是一堂好課。真正的一堂好課會自動散發出這些味道,但往課堂上噴灑了有這些味道的香水,反到是破壞了課堂的自然味道。當我們過度的重視“什么樣的教師是好教師”,“什么樣的課堂是好課堂”的時候,我們把眼光放在了教師身上,把眼光放在了課堂身上,卻忽視了課堂中的學生,反而讓我們離“課堂助學功能”越來越遠。

  二、課堂脫離學生就不可能好

  當我們脫離學生來探討“什么樣的教師是好教師”,“什么樣的課堂是好課堂”時,這無疑于是想為天下所有的病人,尋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治療方案,尋找到一位能包治百病的好醫生。然事實上,那怕是同樣的疾病,對于不同的病人,采取的治療方案也是不同的。科學的流程和優秀的醫生可以讓具體的治療方案更有效,但卻不能讓具體的治療方案去滿足適應“流程的科學”和“醫生的優秀”。所以,縱然治病有多么科學的流程,但如果不與病人進行交流,不結合病人具體的病因,恐怕再優秀的醫生,恐怕再科學的流程,也難只好病人的疾病;即使治好了這種病,但也治不好這個人。

  課堂并不是證明教師優秀,而是幫助學生變得更加優秀。當一個演員在舞臺上光彩奪人時,在舞臺背后,化妝師的心里一定美滋滋的;但如果這個時候化妝師沖上舞臺,告訴下面的觀眾,他是如何把演員化妝得如此美麗的,估計下面的觀眾最反感的,并不是演員本身的“現形”,而是這位化妝師的“出丑”。當一個小孩走得很快時,教他走路的這位教師可能要跟上他的步伐,這時候走得快是教師的一種優秀;當一個小孩走得很慢時,教他走路的這位老師也一定要慢慢的陪著他走,這個時候走得慢就成為教師的另一種優秀。所以判斷教師優秀與否,并不是教師自己走得快還是慢,而是教師是否幫助學生走得更快。如果一味的評價教師自己走得快還是慢,而脫離學生本身的成長實際,教師在教好部分學生的同時,可能錯過了教好更多學生的機會,甚至會因為教師旨在表現自己的優秀,而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并不是滿足學生愛好,而是幫助學生更有學習興趣。學生肯定喜歡口才好的教師,也喜歡思維敏捷的教師,也喜歡表情豐富的教師,還會喜歡長得漂亮或者帥氣的教師;但教師的好口才,教師敏捷的思維,教師豐富的表情,都只是拿來滿足學生對美好人物的愛好。如果教師的口才、思維和表情不用來幫助學生的學習,不讓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相信學生會越發的把教師當作明星來敬仰,但不會當作教師來學習。有人說,要是天下的教師都象“都教授”那樣帥氣,相信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再成為問題;我看未必如此,“都教授”可以滿足學生對美好教師的愛好,但一旦“都教授”對學生開講,真正判斷“都教授”好壞的并不是他的長相,而是他對學生學習是否有實實在在的幫助;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并不是天天可以看見“都教授”,而是自己在學習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進步。

  課堂并不是講授學科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學習學科知識。要讓學生掌握知識,至少有兩種方法,一是告訴學生什么是對的,二是告訴學生什么是錯的。如果教師只是向學生講授什么知識是對的,于學生而言,既然這個知識已經被證明是對的,那他也就不再去思考為什么是對的,只要記住就行了。如果教師告訴學生什么知識是錯的,于學生而言,他既要去思考與“錯的”相對應的“對的”是什么,同時還要提醒自己以后千萬別犯類似的“錯”。所以,當教師只在課堂上做教材的代言人,做正確知識的代言人時,教師講的都是對的,但對學生的學習并不一定有實際價值;要讓課堂對學生學習真正有幫助,不但要告訴學生什么知識是對的,還得告訴學生,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一旦涉及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意味著教師首先得理解學生,然后才可能理解“學生是如何理解知識”的。

  課堂主要是拿來助學的,而不是拿來教學的。教師要讓課堂發揮良好的助學功能,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是什么?雖然今天的教材,和幾十年前我們學習的教材,已經有較大的變化,但仔細看看,核心知識還是沒有什么大變化的。可是,雖然這些核心知識沒有什么變化,但學習這些核心知識的動機,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對幾十年前的我們來說,學習知識是為了改變命運,所以多們更看重結果,為了結果愿意忍受過程中的煎熬;可是,今天的學生學習知識是為了滿足自己當下的求知欲,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于是他們更看重對當下學習過程的參與和享受,對于學習的結果究竟是什么,他們沒有我們那么功利,也不可能象我們那樣堅守,更不要說對學習過程的忍受了。從某種程度來講,今天學生的學習動機才是內在的,才是過程性的,我們當時的學習動機才是外在的,才是功利性的。只不過因為他們和我們不同,我們就去指責他們眼光不夠長遠,就去指責他們不愿忍受學習過程的痛苦等。從這個角度來講,當學生不再為外在的利益而學習時,教師對課堂過程的設計,對學生學習求知欲的滿足,對學生成就感的照顧,都顯得份外的重要。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學生學習需求,更需要了解學生。我們只需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我們只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甚至我們只需要保留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盡可能去扼殺學生的“非學習需求”。可是,沒有對學生的整體感知,怎么可能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呢;如果學生只剩下學習需求,作為一個人,又怎么可能是一個完整或者完善的人呢?所以,不論是為了深入地了解學習需求,還是為了培養一個完整的人,都必須全面地感知和接受學生本人,而不僅僅是他的學習需求。

  正如馬斯洛所言,當人餓了時,并不是這個人的胃餓了,而是這個餓了;并不只是他的胃有進食的需求,而是這個人有進食的需求。同樣的道理,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前提是我們得了解學生這個人。今天學生的愛好是什么,他們是如何規劃和設計自己興趣的;在班級中,他們以什么樣的學生為榮,他們以什么樣的教師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在學生群體中,他們共同的價值觀是什么,又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價值觀的。隨著社會的變化,隨著時代的變化,他們的興趣與愛好,他們對未來的目標和設計,他們的價值觀可能都和過去的我們不一致了;我們不能因為和我們不一致而否定他們,更需要的是我們如何去感知他們,去接受他們,只有在感知和接受的基礎上才可能去引領他們。我們不是想辦法把今天的學生規范、設計和造就成昨天的我們;而是借助于我們的力量,去幫助他們更好地規范、設計和造就明天的他們。讓課堂教學貼近你,我的學生們。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4

  通過這么長時間的頂崗實習,我有一些自己的體驗,頂崗實習也算是我們認識社會的一個窗口,來頂崗就不同于在學校的學習,在學校是以學生的身份來學習我們有自己的老師與同學,而頂崗不僅是要以學生的身份像有經驗老師學習,更要轉換自己的身份以老師的身份來給學生上課。這兩個身份的轉換其實是最困難的過程,不過適應了也就好了。

  初來到頂崗實習學校有很多不適,不知道怎么和學生相處,也不知道怎么具體教學,一直很迷茫,沒有方向,整天就是聽課、備課、上課一直循環,找不到屬于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點什么,后來慢慢的就適應了頂崗的日子,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怎么去做,該做點什么,褪去了剛來的不適應,逐漸的開始喜歡這樣的生活。

  看到不認真學習的學生就回憶到了我的高中,我的高中生活是怎么樣的,比他們做的好嗎?比他們努力嗎?是不是跟他們一樣貪玩呢?結果顯而易見,其實誰的學生時代都有過厭學的階段,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只要處理得當仍舊是一名好學生。本來看到他們貪玩會很生氣,但心中其實又很理解他們的這種忙里偷閑。作為學生我們想在任何的空閑都想休息,而角色互換之后作為老師又希望他們都好,希望他們利用好每一個空閑時間。

  來頂崗之后不僅是要和學生打交道還要和老師們打交道,這是為人處事的另一個方面。所以我認為在和老師們打交道時要有謙虛的態度,在說話辦事時不要讓別人感到不舒服。要真誠地對待每一位老師,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真心,讓他們愿意教自己,喜歡和我們交流,同時我們還要努力向他們學習,竭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教學素質,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去教書育人,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教育學生。

  作為一名新的頂崗教師,我們在工作中首先要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技能,還要學會怎么和學生相處怎么去考慮學情,還要掌握怎么和有經驗老師的相處與學習,與他們和睦相處,融入他們其中,多學習他們的上課方式與處理問題的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5

  還記得剛來實習學校的時候,我對實習生活充滿了期待也有著些許緊張。第一次登上講臺時佯裝著沉穩的樣子,極力地掩藏著自己內心的焦慮。而現在,我可以在講臺上收放自如,和同學們自在地交流互動,一起學習知識,一直在進步。尤其是最近的這兩次公開課使我在教學上有了很多新的體驗和新的突破。可以說,這兩次公開課見證了我的成長。

  第一次公開課是實習學校組織的,當得知這個消息時,說實話我的內心是拒絕的,雖然已經實習了一段時間,但我在教學上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接下來我就以百分百的努力去對待這件事,經過認真地準備,我自認為還不錯,準備得很充分了,但是在向老師們說課的時候,每位老師都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議,這時我才發現我在備課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備課時,我總是想面面俱到,每個知識點都講到,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教學設計的思路很混亂,重難點不突出。在經過修改之后,我發現授課思路一下就清晰了,對重難點也有了側重,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一下就豁然開朗了。我按著課前準備內容順利的完成了,也改正了之前老師提出來的一些小問題,在講課的聲音和一些細節上有所改善。

  第二次公開課是師大巡回老師來聽課,是對我實習的兩個月成果的一次檢驗,我更要加倍努力才行。我向指導老師說了要講公開課的事,老師的建議是講一節語文主題學習課,因為我沒有聽過這個類型的課,也不知道該怎么講,在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開始慢慢準備,一步步越做越好。語文主題學習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都很高,一節課要講解三篇文章,在這三篇文章的基礎上升華出主題,讓學生去感受,在這幾天里我和學生為了講好這節課共同努力。在公開課的這天孩子們表現的非常棒,積極的配合我,按著我的計劃順利完成了這節課。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突破了自己,敢于去嘗試不同的課型,這是我這節課最大的收獲。

  轉眼間實習已經過半,兩個月我是忙碌又充實的,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這兩節公開課,不僅讓我發現了問題,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能夠突破自我。在這兩次公開課中雖然我或多或少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在總體上得到了老師和領導們的肯定,這也說明在這兩個月里我一直在進步,一直在收獲,希望接下來的兩個月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越來越好,不斷地完善自我,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

【教師實習心得:我的頂崗】相關文章:

會計頂崗實習工作報告07-06

會計頂崗實習周記14篇08-18

頂崗實習生工作報告04-30

大三頂崗實習自我鑒定08-30

小學音樂教師的讀書心得03-07

《我的大學》名著讀書心得04-25

我的教師夢勵志文章06-27

大學教師讀書心得04-13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04-11

集中教師軍訓心得04-0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有码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人 | 日本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