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信心得體會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信吧,書信在人類的交流與溝通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書信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家鄉孩子信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學校安排組織下,我觀看了青山鎮八河中心小學語文優質課《給家鄉孩子的信》,現就《給家鄉孩子的信》一課教學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世紀老人巴金在《給家鄉孩子的信》中言真意切地以樸實的語言抒發了自己對于家鄉孩子的熱愛,表現了自己對于生命應“開花結果”的渴求。王蕾蕾老師在教學中以此為線,緊扣文本,循序漸進,教學思路清晰。通過感悟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愛,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愛寫作,讓學生體會到巴金爺爺付出了“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從而水到渠成了地理解了巴金爺爺“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的`對生命意義的詮釋,使得巴金爺爺的形象豐滿而充滿魅力。
作為我國杰出的作家,巴金的《給家鄉孩子的信》語言樸實,情感濃厚。教者以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頒獎詞切入教材,并通過教者聲情并茂的朗讀,在優美的詞藻中為學生創設了走進文本,感悟文本的語言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的情感積累。同時,教者注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力求讓學生在讀悟中感受人物情感,評析文本思想。
古人云: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一漁,終身受用。我覺得教給學生好的讀書、學習的方法同樣是重要的,而在這節課上,教者時刻不忘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及學習方法指導。教者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反復讀悟,體會情感。并時刻提醒學生做批注,寫感受,把自己心中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的同時,抓住其中的幾個重點詞寫下來。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自主學習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給家鄉孩子的信》內容豐富。文中既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孩子的愛,也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的愛。如何將兩者有機結合,相互關聯。通過學生對于文本的個性化分析,從不同角度,相機引導,帶領學生走進文章的中心,從而更好地實現這堂課的教學目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給了我更多的思考。我想如何讓我們的教學“開花結果”,需要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給家鄉孩子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給家鄉孩子的信》優秀教學設計06-22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學反思匯編05-26
巴金作品《給家鄉孩子的信》說課稿05-18
給家鄉孩子的信語文教學反思06-06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后反思匯總三篇06-17
三年級語文《給家鄉孩子的信》ppt05-18
《給家鄉孩子的信》第1課時課堂教學設計06-13
六年級上冊《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學反思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