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通用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
在看《窗邊小豆豆》之前,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許多的疑問,比如為什么取這個名字,而不是直接叫小豆豆。于是很想翻開書來看。
本書作者是黑柳徹子,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黑柳徹子筆中的小豆豆好像動畫一樣映入我眼簾。后來我慢慢看下去,小豆豆是在一家名叫巴學園的學校就讀。校長也很有意思,吃飯的時候校長會問有沒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整個學校最多也只有我們一個班的人,真是稀奇啊!后來才發現他們學校盡然還有野炊、游泳、露營這樣的活動。如果我是小豆豆的話,肯定會很喜歡這個學校。
我發現小豆豆是一個可愛天真的小女孩,就說她有一次掉了一個錢包在廁所里,她盡然還在廁所的排水管里淘來淘去,校長走過來,只是問她:“在找什么啊?記得把工具放回去啊。“如果是現在的校長肯定會馬上制止我們的。看完整本書,我終于發現,窗邊的小豆豆的真實含義。是因為每次小豆豆在上課的時候都是趴在窗邊看。比如有一次學校外面來了一個表演雜技的,小豆豆就趕緊轉過頭來看,后來她還把雜技團叫到了教室,其他同學就這樣看起來了雜技,看完雜技才開始了上課。
看完書后,我感嘆道,小豆豆的學校真是太好了。有那么特別的校長,課還是由學生自己來定的,喜歡什么課就什么課先上,他們學校還有游泳池,而且是那么的大。在車廂里上課是那么的與眾不同,要是我們的學校也是這樣,那該多好啊!
最后,我把《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覺得小豆豆的童年是那么的快樂,而我們卻只能在教室里,聽著老師絮絮叨叨的講課聲。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
“列車載著不安的人們,發出隆隆的聲音,奔馳在黑夜之中。”
合上這本書,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那個調皮可愛的小豆豆,和藹可親的小林宗作老師。他們那么清晰,那么令人難忘。
這本書讀起來并不費勁,但每一句細細品讀,卻都又別有一番情味在其中。
小豆豆是一個很有特點,很富有童趣的孩子,這些在書中不知不覺地體現出來。她好奇,見到能關合的桌蓋,就開關個不停;她富有想象力,會和燕子說話;她天真,認為星星不發光是因為它們睡覺了;她好問,不懂的事情一定要問明白;她頑皮,見到有趣的東西,就立即跳上去!這樣的孩子在現在,也許會被說是“沒有規矩。”但幸運的事,小豆豆遇見了小林宗作老師。
小林宗作老師也是一個很獨特的老師,他的教育理念,教學態度,表達語言,都是很多老師所不能及的。比如:他在小豆豆來巴學園的第一天,連續不斷得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的話;他把兩棵樹作為校門,以電車作為教室;他讓孩子們在散步中學習,孩子們上課時可以從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學習;他用游戲鍛煉孩子們的膽量,告訴孩子們世界上并沒有鬼;他讓孩子們穿最差的衣服來學校,因為這樣他們才會無憂無慮的玩;他在重男輕女的時代告誡男孩要尊重女孩……
《窗邊的小豆豆》既是作者黑柳徹子對童年的回憶,也是她對最尊敬的老師小林宗作先生的追憶。二戰結束前,美國的飛機投下的燃燒彈幾乎將整個巴學園夷為平地,而在此時,小林宗作先生還在問自己的兒子巴:“下一次,我們辦一個什么樣的學校呢?”直至此時,小林宗作先生所想的,所念的,還是那群孩子,還是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
其實,這就是一個“關于成長·關于教育·關于愛”的溫馨故事。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3
老師家長眼中,小豆豆是個頑皮的孩子。以至于沒有學校愿意接收她。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進入了巴學園,從此,她愛上了巴學園,因為 “對于小豆豆來說,巴學園的每一天都充滿了令人驚訝的新鮮事。”
巴學園不僅和別的學校的校名比起來怪怪的,就連設計也是千奇百怪,走進學校,卻只能看見電車,沒什么教室,但再走近,哈,原來是一個個設計巧妙的“電車教室”,想到這一切的人肯定是校長啦,校長是個和謁( ǎi )可親的人,也許是因為他童心未泯,所以特別了解孩子們,小豆豆很喜歡這個校長,這個學校。
說起不一樣,還得說說上課。在巴學園里上課是自由的。老師是會在黑板上寫上學習科目,同學們選擇喜歡的項目學習,這是個聰明的辦法,同學們就不會出現心不在焉(y ān)的情況了。
小豆豆在這個校園里交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發生了許多趣事,在這個學校,小豆豆每天都能品嘗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拿到了平生第一張成績單,第一次在學校露營……,體驗了她從未做過的事,露出了平生最最發自內心的歡笑。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卻舍不得放下。多想變成文中那調皮可愛的小豆豆,多想在巴學園中學習,我向往著那種幸福,充滿樂趣的生活,無憂無慮地歡笑,天天都是那么的充實。(蘇鄭奕)
小豆豆是一個善良的好孩子。她對大家都很友好,特別是當有的朋友因身體上有缺陷,被別的學校的孩子欺負的時候,即便外校的學生一擁而上,小豆豆也要拼命地保護朋友,哪怕自己被弄哭;遇到受傷的小動物,就不顧一切的照顧他們。我也應該向她學習!
我希望我的父母可以像小林宗作校長一樣,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當小豆豆把糞坑里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4
話說,我從來沒有認真地看完一本書過,但是,這本書例外,它叫——《窗邊的小豆豆》。
這本書是一位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寫的,有趣的是,以前,我一直因為作者是日本人而一直沒去動它……因為那時候我挺討厭日本的(雖然現在也一樣……),直到前幾天,老媽讓我來好好看看這本書,我半信半疑地翻了開來,發現這本書不是一般的好看!
文中的小豆豆就是作者啦!她在原來的學校里,不停地“打擾”著同學和老師們,她媽媽受不了啦,趕緊領著她退學了……
小豆豆很不喜歡不上學的日子,她媽媽也很無奈,只好把她送進了“巴豆園”,那里是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教室竟然是電車!只不過把座位都換成了課桌椅罷了。但是,更讓我羨慕的是,他們早上想上什么課就上什么課!想寫作文就寫作文,想做實驗就做實驗,想畫畫就畫畫……
說心里話,我是羨慕小豆豆的,調皮的她碰到了一個超級棒的小林宗作校長。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哈欠;我也羨慕小豆豆有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直到她二十歲之后,媽媽才跟她提起小時候因為太過調皮被退學的事情。我想,如果當初在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子時,媽媽就對她說:“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這種打擊,就不會有這本書了。
這本書不僅讓我記住了“巴學園”,記住了小林老師,記住了一個慈祥的媽媽,讀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5
剛看完前五章,有點小感動,一起分享一下!
小豆豆被開除了,有點心酸,但是從老師的角度來考慮,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做?和書中的教師一樣選擇開除小豆豆嗎?因為我們理由很充分:她還不能理解上課是怎么一回事,她只是在做一些她自己感興趣但又是不被允許的事情,她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如果其他學生也和她一樣,那么我們這課該怎么去上呢?
我的理解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進行換位思考,我們就是小豆豆,那么我們的想法是什么呢?這個世界好精彩啊!這么多好玩、好有意思的東西啊!我好想都知道啊!老師好奇怪啊,總是教一些我不感興趣的東西,好無聊,為什么我的課桌這么好玩,其他人都沒有發現呢?老師的想法好奇怪啊!如果想到了這些,我們還會開出小豆豆嗎?如果小豆豆是你的孩子呢?所以我們要思考更好的方法來解決一下。試著理解孩子的思維、行為,嘗試和孩子進行更多層面的溝通和交流,把孩子作為一個和我們一樣平等的個體來對待。
巴學園的校長一個好有智慧的長者,在孩子們的眼中,他是校長,是朋友,是一個和自己可以進行平等交往的人。他可以看到小豆豆挖糞找錢包,告訴她最后還要把糞送回原處,他可以聽小豆豆對他訴說四個小時,他告訴孩子們可以一起迎接新電車的到來等等。
小豆豆是幸福的,她找到了一個屬于她的樂園。校長是讓人欽佩的,他教給了孩子平等的交流,他對孩子們傾注了無私的愛心、耐心。我們的教育也是如此,給孩子一個平等的空間,多付出一絲耐心,用我們的愛心照顧、感染每一個學生。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6
童年是一條河。在河的盡頭,有無數的貝殼,灰色的,喚起一段悲傷的過去;有燦爛的,讓人想起童年的樂趣。我在回憶的海岸上找到了最美麗的貝殼,啊,找到了……
一個秋高氣爽的早晨,窗外不時飄來陣陣花香。我打開新借的《窗邊的小豆豆》。讀了幾頁,我沉浸在書的海洋中。在這本書里,我找到了自己燦爛的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阿姨寫的。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個真實故事小學時的一個真實故事。她善良的母親帶她去了一所特殊的學校巴學園。小林校長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個好孩子!在小林校長的關心和指導下,在普通人眼里,奇怪的小豆豆逐漸成為一個每個人都能接受的孩子,為她的生活奠定了基礎。這位奇怪的校長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自身的個性,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小豆豆在巴學園有著獨特而快樂的童年。這讓小豆豆真正感動了心靈。
在這本書里,我非常喜歡童年的小豆豆,因為她是一個活潑開朗、天真可愛的孩子。
我很羨慕小豆豆,因為她有一個為別人著想的校長。我喜歡這個不起眼的小老人和他獨特的教育理念。每個人出生時都有優秀的品質。因此,我們應該盡早發現這些‘優秀品質’,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培養成有個性的人。憑著小林先生不懈的精神,他把巴學園建成了孩子們理想的天堂,讓不愛讀書的孩子愛讀書。我多么希望小林校長這樣的老師啊!很多人都希望有巴學園這樣一所非凡的學校!
多羨慕小豆啊!因為她有一個體貼的老師小林先生。現在有些孩子負擔很重。他們整天補課,甚至沒有時間休息,因為家長和老師只關注孩子的成績,沒有想過自己的感受。如果他們也有像小林先生和徹子媽媽這樣的老師和家長!但我很幸運,因為我的母親和徹子的母親一樣善良,我的老師和小林先生一樣體貼。所以,我的童年和童年一樣快樂。
讓我們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一起去找自己的小林老師和巴校園吧!
童年就像沙灘上的珍珠一樣耀眼;童年就像天空中的彩虹;童年就像夜晚的陽光。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7
自從當了媽媽之后,更多就是關注孩子的教育,之前公司的同事推薦了《窗邊的小豆豆》的電子版,看了兩頁覺得不太過癮,就在京東上買了一本,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把它看完啦!
小豆豆,是一個在老師眼里一個另類的學生,她經常上課時候不停搗騰自己的書桌,弄得大家上不好課;而且經常站在教室的窗口,不停往外看……老師自然管不下去啦,小豆豆就這樣被退學啦,她竟然才上一年級,就被退學啦。
小豆豆的媽媽帶著她來到了巴學園,一個大家都在電車里讀書的學校,她的媽媽當時把她送進來的時候,非常期望小豆豆能在這里好好讀書,別被再次退學啦。沒有想到,小豆豆在這里非常幸運的是遇到了巴學園-小林校長。小林校長是一個能讀懂學生的老師,他尊重學生、善于發現他們的潛能、積極鼓勵他們探索大自然、也善于聽學生的建議和想法。特別是在一開頭,小豆豆入校的第一天早上,小林校長讓小豆豆把想說的話說給他聽,小豆豆一個人講,校長就一直在傾聽,竟然聽了小豆豆一個人講了一早上,真是感慨啊,我們的老師,當然還包括我們的家長是否有時候能像校長這樣傾聽學生或者孩子的心聲呢?
這是《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小時候發生的真實的故事,自然,在巴學園,培養小豆豆非常積極樂觀的性格,也讓小豆豆徹底的成為了一個人見人愛的小朋友,作者說這些影響了她一生,她很感謝小林老師。
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多的感慨?如何關注孩子們的成長?我們應該抱著怎樣的態度去幫助孩子們成長?
感謝黑柳徹子,感謝這本書,讓我們一起關注孩子們的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8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名叫《窗邊的小豆豆》的書,里面記載了一位叫小豆豆的孩子在“巴學園”度過的真實故事:小豆豆是一位一年級的小同學,可她跟其他一年級同學不一樣的是她一年級就被開除了,老師因為她的天真而開除了她。但小豆豆并不失落,因為她又進了“巴學園”學習,那是一個有“電車教室”的學校。那里不光老師溫柔,連校長也和藹可親。小豆豆來到“巴學園”的第一天,就有人破了“沒人聽小豆豆的話5分鐘以上”他整整聽了5個小時,那就是校長。那里不用上所有的課,只要學自己的幾節課上,不懂的還可以請教老師,下午去散步,這樣快樂的一天就度過了。
我想:如果世界上能多一些這樣的老師、校長,那該多好啊!許多老師、家長不懂得理解孩子,他們錯誤的認為孩子死讀書才能使他們長大成為有用之才。小豆豆就是一個典型,她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了日本著名的作家、主持人,聯合國親善大使。她不就是糾正他們錯誤的最好例子嗎?每次放假時間幾乎都用在學習,家長不是讓我沒學這個,就是讓我們學那個,連玩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童年生活誰要!也許有的同學為了考了第二而哭鬧,這樣是多么的累。記得以前有一個普陀二中“創新班”的同學因為壓力很大,爸媽管她很嚴。有一次,英語考試時,她沒有通過,被媽媽責罵后,她忍受不了而跳樓自殺了。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逼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把雙休日的時間全排滿課程,什么鋼琴、英語、科技、書法,讓孩子喘不氣。親愛的家長們,難道你們要自己的兒女成為第二個因為壓力而跳樓自殺的同學嗎?不要再發生同樣的悲劇了。試想一下,每當測試卷子發下來的時候,同學們都心驚膽跳,教室里一片不尋常的安靜。這時候,總能聽見一些:“今晚又要挨巴掌了”、“過幾天再給爸爸看吧!”……你們愿意再看見這樣的情況嗎?讓孩子與家長之間建一座橋梁吧,讓我們與家長心連心吧!我希望所有的家長都明白,要讓孩子找回自己丟失的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9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她非常惹人喜歡,她的說話,和動作。她的嘴就像機關槍一樣,一直不停的說話。在班里的時候做出了非常讓別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讓老師非常苦惱。小豆豆她的媽媽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媽媽,她被老師叫到學校的時候,想起了小豆豆對她說的話:學校的桌子就想家里的抽屜一樣,可是沒有拉的,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學校的桌子不是拉的,是一個桌蓋,她上課總是開開關關、讓老師惱怒起來,一節課就寫了“a”“i”兩個字母。這還不算什么,還有更糟的。她上的課,站在窗戶外邊叫:“化妝廣告宣傳員叫了進來。”他們的教室本來也就離得馬路非常的近,她這么一叫,化妝廣告宣傳員真的來了,小豆豆在窗邊大叫:來了,來了。這下全班同學都圍了過來喊,表演一個吧。化妝廣告宣傳員又是長笛、又是黑管、又是小號……反正他一切都會的都演奏了一遍。老師沒有辦法。只能等著這一陣歡快勁過了。才能上歌。
這才剛過了一會,她有對這窗外喊,喂你干什么呢?老師過來一看才發現他原來是和屋檐上的燕子對語呢。在媽媽眼里這對于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子來說也不算什么傻事。可是老師又說還有,這下媽媽可急了。什么還有?
那天上美術課,老師讓他們畫國旗,可小豆豆卻畫起了青年團的旗子,老師認為這沒什么說不定他在哪見過,可是他有畫上了穗子。而且畫的桌子上紙上到處都是穗子。可是只有一半有,因為她只有一半會畫,另一半不會畫,可是怎么也擦不掉。老師說到這的時候,已經有一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0
今天我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這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寫的自己小時候的事,書里的小豆豆就是她自己。
主要內容:小豆豆因為淘氣而退學,媽媽給她找了一所叫巴學園的學校。這所學校的門是地下長出來的兩棵大樹,教室是電車車廂,小豆豆來到這里感到非常好奇,竟然和校長一口氣說說了四個小時的話。這位叫小林宗作的校長很和氣,他在聽小豆豆說話時一點也沒有不耐煩,而是把她當成了朋友,并且讓小豆豆成為了巴學園的一名學生。
小豆豆在巴學園上學后才知道,這里沒有課程表,上什么課都是同學們自由選擇的,如果上午把一天的課程學完,下午就可以出去散步了;吃午餐的時候同學們都是帶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的午餐;晚上還可以在學校禮堂里搭上帳篷露營;還讓同學們裝扮成妖怪在黑夜里鍛煉膽量……小豆豆就這樣在巴學園里無拘無束,自由開心的渡過了她的童年。
明白的道理:讀完這本書以后我感覺到小豆豆身上不是只有好動的缺點,也有很多優點,比如真誠,善良,樂于助人等。而且我還知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也不是太先進的,因為小豆豆還是聽泰明在美國的姐姐說有一種叫電視的東西呢,我問媽媽為什么現在日本這么發達了呢?媽媽說二戰以后日本是在美國的大力扶持下,經濟才迅猛發展起來的。
我的感受:雖然我們的學校和巴學園的教育方式不一樣,但是我們的校長也是平易近人的,老師也是和藹可親的,同學們也都很天真活潑、真誠善良,我感覺在我們的學校里上學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1
今天我終于看完了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里的內容十分豐富,很快我就融入了其中。有時令我捧腹大笑,有時又令我感動的熱淚盈眶。
書里的主角小豆豆因為小孩子的天性—淘氣,一年級就被退了學,后來,經過媽媽的努力,小豆豆來到了一所與眾不同的小學,因此她看見了許多新奇的東西:有改裝的電車教室,奇特的矮樹門和那慈祥得從不發脾氣的校長。就在這一切都與眾不同的小學里,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她一生的基礎。
小豆豆的校長使我非常敬佩,他對每個孩子都用愛來呵護,十分慈祥,常會夸獎小豆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受益一生。在校長心愛的巴學園燒毀時,校長卻鎮定的對兒子巴說:“噢,下一次,我們辦一個什么樣的學校呢?”這短短的一句話使我看到了校長鎮定的心情和對教育的熱愛,讓我不得不對校長佩服的五體投地。我覺得“小豆豆”寫這本書不光是回憶童年趣事,更多的表達了對于當年的那位校長的感激之情,也是倡導大人們教育孩子時,不要扼殺了孩子們的童真;不要剝奪了孩子們“頑皮”的天性;多一些包容、多一份慈愛,少一些限制、少一點專制。所幸,我的爸爸媽媽、老師們和書中那位慈祥的校長一樣,對我的教育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當然,在這本書里我也學到了不少,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小豆豆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會自信滿滿的面對,第一次失敗了,來第二遍,第二次失敗了,來第三遍……,直到成功為止。而我遇到一點小困難就想退縮,做練習題目稍微難一些就不想做了,上特長班,被老師批評幾頓就不想學了。現在想起都覺得慚愧,讀完這本書后我下定決心要勇敢的面對困難,不要退縮,失敗并不可怕,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2
小豆豆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個朝氣蓬勃、天真爛漫、十分懂禮貌的孩子。小時侯雖然退了學,在媽媽的關懷下,小豆豆來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地方,也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巴學園。在巴學園里有著太多和別的學校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環境和教育方法,有能讓同學們接受的校規,還有一位為孩子們著想的.校長。這不僅僅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創辦這所與眾不同的學校的人──小林校長是我敬佩的人,他沒有那種威嚴的神情,也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勢,而是非常和藹可親地對待他的學生,簡直就像一個好父親關愛自己的子女一樣。我真想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盡管這個大家庭里只有五十個人,但在這個大家庭里卻能感受到溫暖,感受到友情,不會因為身體的缺陷被冷落在一邊,也從來不會因為家庭環境不好而受別人嘲笑,這么好的學校上哪找去呀!
小林校長是我所看到的一個最了解孩子的人,在“巴學園”里,一切都遵從小孩子的天性。校長利用長著綠葉的樹做校門和圍墻,用廢棄了的電車做教室,使孩子們一進這學校就感興趣;上課時的座位可以自由選擇,每天的學習科目順序也可以自己選擇,一天的學習任務完成了就可以出去散步;他甚至讓孩子們在大禮堂里體會野營的快樂;讓孩子們帶了毛毯和睡衣住到學校里,只為讓孩子們在凌晨時看電車的到來;他讓家長給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學校來,只為孩子們可以盡情玩耍,不用擔心弄臟弄破衣服;他想讓孩子們知道更多的知道,讓孩子們每天在吃午餐時帶來“山的味道,還的味道”;他了解孩子們飯前喜歡說話的習慣,就允許孩子們吃飯前嘰嘰喳喳先把話說個夠,甚至還特意設計了每天請一個同學飯前當眾說話的活動……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令我們這些孩子羨慕不已,好希望自己就是那個校園的孩子。
小林校長用他的環境,師者的言行,各種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愛、平等、自由與秩序。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3
利用寒假,我看了一本有趣的書《窗邊的小豆豆》。故事里面的巴學園可真是令我神往啊!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小豆豆,也就是作者本身,在巴學園里學習的一段真實時光。無論是巴學園的美麗景色,還是那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都讓我覺得只有在夢里才能夠見到的:用廢棄的電車來當教室,但也只是把原本司機的座位換成了黑板,把電車的長椅子拆了下來,換上了小學生用的桌子和椅子,另外吊環扶手也沒有了。其他的,天花板也好、地板也好、門也好,都是電車原來的樣子;教室的座位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和方便,每天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而不是固定不變的;不過,最“特別”的,還是這個學校的上課方式,一般的學校都是按照每個時間段,有順序地上課,而這個學校卻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該上什么課……令我驚奇的事情越來越多,最后我終于知道了原因——那就是這個學校有一個博愛的校長——小林先生。他了解他學校的每一位學生,去關心他們。他能注意到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個性,并適當地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小林先生了解到一位學生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癥,為了不讓他在這個學校里覺得自己特殊,小林先生就專門為他舉辦了一次適合他的運動會;為了讓學校有校歌,吃飯時也有“飯歌”小林先生竟然自己根據一些兒歌而填詞,成為這所特別學校的特別校歌和“飯歌”……
總之,小林先生是個關心愛護學生的好人。我也要去巴學園,去體驗體驗那種輕松、快樂的感覺!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4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意識到周圍的環境對孩子們來說有多么重要,會給他們的一生帶來多么大的影響。同時給了小豆豆還有她周圍的伙伴們勇氣和自信的友江學園校長小林的教育方法使我受益匪淺。
《窗邊的小豆豆》里描述的巴學園,其上課的方式與眾不同,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來決定上什么內容。在小林校長看來,這種看來“亂糟糟”的上課方法很管用:隨著孩子們年級的升高、知識的增多、能力的增強,教師和校長就能逐漸掌握每個孩子的興趣所在和獨特的思考與學習方式,這樣教師就能實施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小林校長還說:“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地成長。因為孩子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
反思我的教育,總習慣于替孩子安排、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都套用到孩子脖子上,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即使有用,那又有多大的用?孩子們是否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是否應該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窗邊的小豆豆》其實是一種理念的體現,雖然這種理念不可能一下子被社會理解并接受,但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并不是小林校長做什么,我們就學什么,而是要學習他教育孩子的出發點,學習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精神,學習他能夠放下身架與孩子做好朋友的魄力。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上的,還有師德方面的,只有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教育好孩子,才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教育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5
合上書,眼前浮現出來小豆豆那活潑,淘氣的樣子。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小豆豆是一個個因為頑皮,打擾老師正常教學,在一年級就被勸退的孩子。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她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在1981年出版后,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極大地反響。這本書記錄了小豆豆來到新學校的一段真實時光,就是這段美好的時光,給她今后輝煌的一生奠定了基礎。
小豆豆被勸退來到巴學園,大家開始都覺得她怪怪的,不是十分能接受她的各種行為,就是小林校長那種愛護和引導,在一般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并且能和大家融為一體的孩子,給大家帶來了無數的歡聲笑語和感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如何能正確對待孩子的一些做法,并且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是每個家長和老師可以在這本書中借鑒到的。
讀完了這本書,我并沒有覺得小豆豆經常做錯事很討人厭。相反,我覺得很多被小豆豆"搞砸”的事情,雖然看似好笑,卻從中折射出小豆豆天性中的純真善良,樂觀積極,活潑開朗的光輝!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引人深思的地方很多,她媽媽的寬容和愛心,小林校長對孩子們的那種理解,一直圍繞在我的心頭,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我看完了這本書以后,又讀了一些小豆豆的其他系列作品,比如:《小時候就在想的事,《小豆豆與我》,《丟三落四的小豆豆》,《小豆豆動物劇場》還有《阿朝來啦》等等一系列書,都是圍繞主人公善良,積極,活潑這三個特點來寫的,大家如果有興趣,就去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