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3-08-07 10:40:58 宜歡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0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0篇)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1

  我想對于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師生的前提。總的來說,關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和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就顯得更加不易了。

  首先作為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無私奉獻的精神。

  作為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我想老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對象學生,例如我們的穿著,言行等都將會對她們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態度也可能直接造成她們對所學科目的態度;一個問題的詳細講解,如果讓一個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弄懂了,那么她(他)就會慢慢對你所教學科感興趣,從而認真去學習的'。

  對于一個教師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就要求我們不要因為血緣關系或者個人的愛好,上班或者是下班,成績好壞,等等原因去打擊,嘲笑,歧視她們,要使我們對學生的愛有崇高的目的,持久而深厚。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對自己有信心。

  她們在同一平臺進行用心去交流,溝通,這樣是學生在課堂上把你看成老師,課后看成可以談得來的朋友。

  愛是長久的,過程是很艱辛的,相信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獲!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2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一位教師曾經說過:如果沒有愛,教育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應具備的道德品質。

  一、師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

  關愛學生,是指教師能從高度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出發,關心愛護學生,嚴格要求教育學生,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1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是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教師對學生的愛,與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有所不同,它并非來源于血緣關系,也并非來源于教師的某種單純的個人需求,而來源于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于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正確認識、滿腔熱情和無限希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之源,是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教師所面對的是渴望認同、渴望呵護與關愛的稚嫩的心靈,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愛撫的動作,都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滋潤,行為上的激勵,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愛的情感猶如師生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又如涓涓細流,進入學生的心田;它像一場春雨,能滋潤干枯的荒漠,萌發一片綠洲。

  2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是是對心靈的呵護,更是一種激勵、一種引導;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人格形成,能影響學生的職業選擇和人生道路的轉變。教師對學生的愛和情,既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又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塑造學生的靈魂和人格中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對學生的影響之深遠是教師自己都始料不及的。熱愛學生,這是教師職業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二、在尊重中走入學生的心靈

  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尊重和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沒有平等也就沒有尊重和理解。相對于教師來說,學生的年齡一般都較小,知識水平、生活經歷等也肯定不及教師。但作為一位教師,要懂得在人格上學生與自己是平等的。在現實的學校生活中,許多教師對待學生表現出不平等,不論學生感受如何,也不論對錯,不高興就劈頭蓋臉狠狠地訓斥學生,而且諷刺、打擊甚至體罰,結果使許多學生畏懼教師,對教師敬而遠之,有心事,有苦惱,有秘密都講給同學和伙伴,而從不敢向教師傾訴。這種現象很普遍,它使師生關系出現障礙,為教育活動增加了難度,削弱了教育效果和質量。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一定要平等地對待學生。一方面,教師要把學生當做一個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惡的人來看待,對他們以誠相見,以朋友相知,與他們建立真正的師生感情。另一方面,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特別是在先進生與后進生之間要一視同仁,絕不能對學習好的高看一眼,對學習差的'就不理不睬,漠不關心。這樣會傷害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也會使整個教育活動受到不利影響。

  三、保護學生的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護學生的安全,是教師群體所應具有的職業精神,也是檢驗教師的一個職業道德標準。保護學生安全正是“愛生”的一個重要表現,我們不能把“愛生”當成口號,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尋找合理的依據和形式。要把對學生的愛融入點點滴滴的教育教學和一切活動中。

  總之,“關愛學生”是我們老師的一項光榮而神圣的責任,也是我們老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一環。的藝術,要在真誠的批評中給學生一種爬起來的自信和勇氣,要為了明天、為了成長與發展去批評。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3

  認真聽了黃教授的講課后我受益多多,同時我也感觸良多。結合本人平常與學生接觸過程中的一點感想,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體會。

  首先要讓“關愛”成為開啟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與痛苦。”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與人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于無言的感動之中。相對于教育過程中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真誠、和諧,教師所有的教育技巧都顯得那么蒼白和脆弱。寬容和愛,才是開啟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

  其次要讓“自信”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教育在于激勵、喚醒,喚起學生對未來生活的熱烈憧憬和期待,教育要將生活于其中的人帶入精神充實的境界,心懷美好的理想,看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實現教育從控制生命轉向激揚生命的飛躍。生命的狀態是多種多樣的,但惟有在學校、在學生期,才會這樣爛漫、紛呈而無畏。面對生命,特別是每天面對一個個充滿朝氣的.、活生生的生命,那是對教師整個生命的激勵。

  第三要注意與其它老師、學生家長一起為學生營造全方位的愛的環境。追求個體目標,不利于形成各方面協作,共同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心理疏導的任務,必須依靠課內外各種途徑的緊密配合,以及學校、家庭、社會的協調一致才能完成。在社會上,人們認為“育人”是學校的事,這種認識不利于喚起全社會的教育意識,不利于“共同育人”觀念的樹立,會導致“5+2=0”現象的出現。所以我認為班上所有老師要與家長一起為學生營造全方位的愛的環境,要讓學生在任何時候都沐浴著愛。

  第四要保護學生的安全,維護學生的權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保護學生的安全是教師群體所應該遵守的職業精神,需要廣大教師共同遵守。保護學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能否保護好學生應該是檢驗教師的一個道德標準。

  想說的話想吐的心聲實在太多了,總之,“關愛學生”是我們老師的一項光榮而神圣的責任,也是我們老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一環。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4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惫湃苏f得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边@都說明,熱愛學生不僅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學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但是,如果教師的愛不得法,也不一定會有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人們常說:“愛學生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蹦敲,教師應該怎樣去關愛學生呢?

  一、大愛無疆。把關愛給予每一個孩子。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類的本能,是母雞都能做到的事。要愛別人孩子,只有老師才能做到。而不僅愛那些漂亮的、聽話的、成績好的孩子,還要愛那些長得丑的、調皮的、成績差的孩子的老師,才是高尚而偉大的老師。教師的愛應該是超越親情、血緣,超越父愛母愛的大愛。

  我班有一名叫馬xx的學生,平時沉默寡言,成績落后。她的父親在服刑,母親外出打工。她是家里的老大,放學后,還要照顧弟弟妹妹。一天課間操時,刺骨的寒風吹在我們的身上,我在巡查時,看到她瑟縮著做操,再一看她,身上只穿著一件薄薄的單衣,我問她為什么只穿這點衣服,她對我說,她的外套洗了還沒有干。我聽了,心里澀澀的,因為我知道她家里貧寒,母親很少寄錢回來,吃的小菜都是她利用課余時間種的,根本沒有多余的衣服。我立刻跑回家,找了一件妻子穿的碼子比較小的冬衣,給她送去。我對她說:“別嫌棄這是穿過的衣服,它很保暖,你穿上上它!笨吹剿t著眼眶穿上了那件衣服,我知道,這衣服不光溫暖了她的身子,更溫暖了她的心。寒假里,她給我寫來了一封信,深情地說起了這件事,她還說,正是因為那天老師給予的關懷,讓她愛上了這個學校,愛上了老師,愛上了語文這門課程。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陶行知先生說過的話:“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贝騽拥牟粌H是她,其他學生,也是我自己。下雨時的一把傘,郁悶時的一封信,摔跤時的一只手……這些無言的關懷,都是架起師生之間和諧關懷的橋梁。

  二、關愛學生要學會寬容和尊重

  “要想別人寬容你,你必須懂得去寬容別人”對學生更是如此,教師這一職業是特殊的職業,因為他面對的是一群活蹦亂跳的,好奇無知的孩子,他們缺乏對是非的判斷能力,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要寬容他們的不足,寬容他們的失誤,寬容他們的個性。同時,教師也要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指出學生的缺點,并教他如何改正,同時要給學生足夠的改正時間。立竿見影,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對多次教育都無法改正缺點的學生,教師要不斷改進教育方式,反省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嚴于解剖自己,努力培養民主的氣氛。教師既是做人的楷模,又是治學的`表率,既是嚴格的師長,又是知心的朋友。

  一般來說,問題學生會給教學帶來許多的困難,這些學生往往不討人喜歡的,如果教師對這些學生也采取諷刺、斥責、懲罰等方式,那只能導致教育的失敗。

  記得去年,我擔任6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本班有一位叫劉某學生,成天都和社會上一群人鬼混,上網,打臺球甚至偷盜。有一天,竟然把班六十多位學生的鋼筆全拿了,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同學們都意識到將會發生什么?我一改往日的習慣,繼續按上課,課上我觀察了他的表情變化,還不時提問,叫學生給他的回答賦予了掌聲。我時時在心中告誡自己,不能讓學生當眾丟面子,不能挖苦諷刺他,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兒童的自尊。放學后,這名學生來到我的辦公室,輕輕地把一大捆筆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袄蠋,我對不起您,您打我吧!”“我為何要打你呢?因為我相信你,拿筆不是你的本意,你能坦白,說明你的內心是真誠的,善良的……”從那以后,這名學生,不再調皮,學習也變得非常刻苦。他在日記中寫道:“老師,是您讓我找回了尊嚴,我將不負您的期望……”

  通過這些年的工作,讓我懂得了,是人就難免有缺點、弱點和不足。常言道:“荊岫之玉,必含纖瑕,驪龍之珠,亦有微”何乎人哉?作為教師,不論學生怎樣令你傷心,你都要學會寬容,必須在尊重、信任、愛護和理解的基礎上,以高尚的情感啟迪學生的心靈。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5

  作為教師,我認為首先要有足夠的愛心,愛學生、愛事業,對學生的成長全面負責。參加工作以來,我對師愛、師德內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來談談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首先,我們應該以陶行知先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勵自己,堅定選擇為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講奉獻,不求索取,敬業樂業,把自己的生命、樂趣、幸福建立在學生身上,建立在教育工作中,為中華民族的昌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出自己全部的聰明才智,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美譽。

  其次,學生是一個人,是一個有著自己的想法和愛好、興趣的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可以彌補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響學生的良好情感,可以使教師的影響長久地保存在學生的內心深處。因此,教師就應該服務于學生。但在對待學生上,我還做得不夠,特別是對個別學困生,平時看到他們上課不聽講、不遵守紀律,就火冒三丈,有時還會說一些過火的話。

  學習了《愛與責任》之后,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行為和身體健康,在教育活動中,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從不以個人好惡,也不以學生品德狀況的優劣為轉移,幫助學生整體提高。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廣交朋友,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愛去贏得一切學生的信賴。多給后進生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把對他們的“反感”換成“容忍”和期待,竭力尋找他們的優點,出自真心地去贊揚、去鼓勵。為后進生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6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不懂得關愛學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總會碰到這樣的學生:倔強、不聽話、不愛學習。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熱愛、關心、幫助和信任。許多事實表明,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心中的很多癥結就會打開,會主動拆掉隔閡高墻,溝通情感,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一、細心的觀察,發現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很多學生的心理、想法并不直接暴露出來,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善于捕捉、發現、了解,善于分析和探究學生的深層心理動機,找出問題癥結,抓住教育引導學生的最佳契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教師尊重學生,愛學生,不僅意味著最終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還意味著教師能虛心地向學生學習,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除了父母,教師是學生相處時間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教師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學生總是以老師做為模仿效法的對象,老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寧有這樣一段話:"教師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鏡子前,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于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著他。"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良好榜樣,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持重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學生,啟迪學生,最終達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關愛學生是對學生的成長寄予良好期待的態度和行為。它不同于一般的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而是高于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要關愛學生,就要求我:經常的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他們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等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當學生的身心、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能夠挺身而出。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能夠給予及時的鼓勵,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使他們成功。

  作為一名教師,我校教師謝玉玲老師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時注意全面了解學生動態,經常找他們談心,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如果有人因病缺課,她盡力爭取時間給予補課,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對后進生,更是對他們循循善誘,做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用真誠去感化他們,因此得到了學生的信賴,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都跟她談。記得有一次,她收到一位學生的一封信,信中訴說了他因學習成績差經常被媽媽打罵的苦惱,要求老師給予幫助,謝老師及時找該生談話,對癥下藥,指出他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同時發掘他的閃光點,并通過家訪,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該生慢慢克服了學習上的困難,經過努力,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家長面前找到了自信。

  一個真正關心愛護學生的老師不僅要有一顆慈母般的心,而且在對學生信任、期望中提出嚴格要求,熱情幫助學生,對待學生。由于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還處于不穩定狀態,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分段提出不同要求,嚴格要求學生完成預定目標。由于學生之間的年齡、生理、智力等諸方面的差別,提出的要求可因人而異,從多方面關心幫助他們,耐心細致地開導他們。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特別是差生的轉變不是做一次兩次工作就能見效的,而是要經過長期、反復、耐心的教育和開導,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細微的進步,反復抓。把信任放在處理師生關系的首要位置,那么,對學生所起的激勵作用將是不可估量的。很難想象,一個失去關愛的孩子身心能正常地、健康地成長。學生在家庭中需要父母之愛,同樣在學校里也需要教師之愛。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因此,不論是對表現好的還是表現差的學生,教師都應以慈母般的愛心去關心他們的生活、身體和學習。最好從關心其家庭、身體、學習入手,讓其首先感到一種被關愛的溫暖,從而消除抵觸心理,以愉悅的心情接受老師的教育。

  三、我們教師怎樣才能做到對學生愛而不寵,把愛的甘露公平地灑向每個學生呢?我認為,關鍵是教師處理問題要公正,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公平的氛圍,努力營造積極健康的集體輿論,培養奮發向上的班集體精神,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長處的機會,也能感到自己的不足。在平時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時,應該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切忌只把目光盯在幾個尖子學生身上。也就是說,要讓全體學生在付出一定的努力后,都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能看到自己跟別人的差距,這樣學生就會在學會競爭的同時學會合作,進行相互的取長補短了。在對榮譽稱號的評選上,也應切忌只由教師根據成績或自己的喜好來定,而應該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評選;班隊干部的確定,也不能由教師指定或任命,而應該讓大家去選舉。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見教師的愛在學生成長中所起的作用。教師熱愛學生,這是最起碼的為師之道,但這種愛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決不是厚此薄彼的。教師對學生要做到愛而不寵,真真切切地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地發展。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7

  一、班主任要具有“五心”,即愛心、細心、雄心、精心、虛心

  愛是教育的前提,因此要當好班主任、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真正熱愛教育、對學生有愛心。奉行有愛的教育,必定會引起受教育者心靈的觸動;心中有愛的班主任,對工作也更有激情;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學生情況紛繁復雜,可優秀的班主任卻總能有一雙慧眼,把各種情況看個清清楚楚;更一雙巧手,把各個問題解決得井井有條。幾十個學生在校,會有很多值得操心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的細心。學習、飲食、起居、鍛煉,清潔、紀律、安全……這也是對班主任的考驗;一個開朗、樂觀、積極、健康的班主任會讓學生體會到無窮的力量,這就是雄心。 精心備課、精心上課、精心批改作業、精心反思、精心總結、精心教研,這是名師的成長之路。當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之處時,為師者不羞澀回避,而大加贊賞、心悅誠服,這就是虛心。這樣,就增加老師的親和力,使教者亦師亦友,使學生樂于接受你的教育。用自己的心開啟學生的心門,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充滿自信的人生之路,這勝于一切。

  二、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

  責任心就是做好本職工作。每一位班主任應該做到:第一,了解學生——做愛心型班主任。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班主任必須知道學生的`眼里世界是什么樣的?第二,理解學生——做民主型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隱私和人格。要寬容學生,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第三,研究學生——做科研型班主任。班主任應根據不斷變化的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不斷突破別人和自己的經驗。在教育科研中,不斷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第四,品位學生——做藝術型班主任。班主任要講究:形象藝術,語言藝術,教育藝術。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只是適用于教師。當然,班主任也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成為學生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貫穿這一思想。因為責任心是一種寶貴的進取精神,是一個人走向社會最關鍵的品質,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重要資本。當一個人有強烈的責任心時,就會把工作與責任掛鉤,工作時積極主動,認真負責,踏實肯干,任勞任怨。當工作順利,獲得成功時,想到責任,所以會不自滿,將成功作為新的起點;當工作遇挫,遭到失敗時,想到責任,就會不灰心、不氣餒,繼續努力,直至成功。從小培養學生做一名具有責任心的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提高學生素質,從增強責任心開始。

  三、擁有良好的心理,微笑面對學生

  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瑣碎與繁重,很容易導致壓力大,如果班主任具有不良的人格特征,就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在這次培訓中林教授給我們介紹了教師三大自我調適技巧:第一,改變思維;第二,改變情緒;第三,培養良好的性格!皼]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睙o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以溫暖,問題就會引刃而解。

  四、注重專業化背景下班主任的能力建設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有怎樣的班主任可能就會教出怎樣的學生,學生受到班主任潛移默化地影響,因此加強專業化背景下班主任的能力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使班主任成為反思者和學習者,這就要求班主任堅持每天寫工作總結筆記,不斷進行反思;第二,使班主任成為學習型組織的成員;第三,使班主任在理性寬容的社會里成長;第四,使班主任能夠可持續性地和諧發展。

  五、多溝通、多交流、多借鑒

  經過三天的培訓,與其它各地區有經驗的班主任進行溝通與交流,我真的受益匪淺,現在把各地班主任好的管理方法歸納如下:

  第一,德育應與教學成績相長;

  第二,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寬容對待學生,引導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第三,注重班級文化建設,如建立圖書角、讓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座右銘等;

  第四,利用各種特殊的節日召開主題班會,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挫折等教育;

  第五,嚴慈相濟,愛是法寶。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作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學習、行為上規范嚴格要求學生,又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愛心和真情的關心,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嚴與慈結合起來;

  第六,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自己,制定各項考核制度,定期公布“學習之星”“體育之星”等,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第七,各班制定班規,每天早晚各宣誓一次,有利于幫助學生解壓,提高班級凝聚力;

  第八,善于與家長進行溝通等等。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8

  在開展“提升教學質量,樹立教師新形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大討論活動中,作為從事近十年教學工作的我,對教師這一職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做教師就要做關愛學生的老師,不懂得關愛學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呢?

  一、愛學生就要關心、了解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盡可能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睂W生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從思想、學習、生活上全面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表現、家庭環境、社會交際等情況,才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教育經驗:嚴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學生。他在辦兒童教養院時,對兒童的要求十分嚴格,又尊重每一個兒童的自尊心。他從不提學生犯錯誤的歷史,甚至在一定場合把8歲的學生稱為同志,其用意是激發學生做人的自尊心。我們常說要堅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學中,始終貫穿積極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對后進的學生更應如此。后進生感到最困難,最沒有信心的是學習,而學習的好壞是關系到學生自尊心和培養成為人才的重要問題。

  三、愛學生就要信任學生,相信他們的進步。

  作為教師應信任學生,如果教師不相信學生的進步就失去教育的意義了。兒童的可塑性很強,經過正確的教育都能成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過錯,只要引導得法,也能改正錯誤與“昨天告別”。一個教師愛優秀學生容易,愛后進生則比較困難,因為他們有許多缺點,而缺點是不可愛的。他們的自覺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質尚在發展形成中,應善于通過細致觀察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后再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慢慢改正缺點。教師應用父母兄長般的關愛去撫慰他們的.心靈,或曉之以理,或動之以情,或導之以引,激發他們向上的熱情。

  四、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

  嚴是愛,寬是害。有些優生認為自己學習優秀,往往在紀律上不嚴格要求自己。老師也認為這個學生學習不錯,于是姑息、放任這個學生,對他的一些“毛病”也從不過問,認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這個優生變得高傲自大,目無師長,無視學校紀律,學習雖好道德品質惡劣,也逐漸讓老師反感,因此熱愛不等于溺愛、驕慣、姑息、放任。當然,執教要嚴,并不是說可以簡單粗暴,而要嚴而得當,嚴而有效。

  五、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

  教師的社會角色本身,決定了學生對老師的期望很高,他們看重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他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愛優生,也要愛差生,更要愛那些急需關懷教育的學生。對聰明勤奮的傾注滿腔熱情,對遲鈍、調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關愛來醫治他們心靈上的創傷,用愛的甘露來滌蕩精神污染,把后進生一個個變為品學兼優的學生,把家長認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兒”培養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關愛學生就是關愛未來。對學生赤誠的關愛,是人民教師起碼的品質,讓我們做一名關愛學生的教師。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9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 不懂得關愛學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 " 這一見解十分精當。教師關愛學生是社會的、高級的、政治的情感。

  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 , 總會碰到這樣的學生:倔強、不聽話、不愛學習。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熱愛、關心、幫助和信任。許多事實表明,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心中的很多癥結就會打開,會主動拆掉隔閡高墻,溝通情感,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由此,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學生對老師的不夠尊重的態度

  有時并不是沖老師本人而來的,他可能正因情緒不佳尋找著機會發泄自己的情感。如果老師不能冷靜理智地對待和處理,可能會引發一系列不良后果。老師需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懷、誠摯的愛心、高度的`責任感,寬容學生一時的不當,并努力探究這種外在表現的深沉原因,運用自己掌握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適時地給予疏導與溝通。

  二、要細心的觀察,善于發現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有很多學生的心理、想法并不直接暴露出來,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善于捕捉、發現、了解,善于分析和探究學生的深層心理動機,找出問題癥結,抓住教育引導學生的最佳契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學生所產生的一些困惑和心結,可能遠遠大于教師所了解的程度。

  學業上困惑時,生活上不如意時,交友不當時,與老師相處不融洽時,與父母關系不良時,面對競爭壓力不善調節心情時等等,都有可能產生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往往使學生感到難于啟齒,故而在靈魂深處隱瞞下來,心理壓力得不到及時緩解,就會積淀產生一些嚴重心理問題,但無論何種狀況,學生總會通過一定的外在形式對自己的心理有所顯露。這時,教師更應慎重處理,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關愛,耐心細致地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此外,教師應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溝通,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引導家長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創造一個舒適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總之,關愛學生是對學生的成長寄予良好期待的態度和行為。它不同于一般的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而是高于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要關愛學生,就要求我們:經常的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他們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等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當學生的身心、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能夠挺身而出。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能夠給予及時的鼓勵,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使他們成功……總之,一句話:一切為了學生!與學生同喜,與學生同憂。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 10

  如今,正值我國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的大浪潮,對于經濟的發展是個可喜的表現,但對于教育,卻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長遠離家鄉外出務工,把打工地作為他們的第二故鄉,而他們的子女由于無法就近上學,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擔由誰來承擔?這就出現了亟需全社會給予關愛的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因長期與父母分離,再加上代管人多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愛現象比較嚴重,學習上、思想上與孩子進行交流較差,因此,這些孩子在學習上、思想上、行為上、心理上容易發生偏差。作為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這些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我個人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兒童個人檔案。

  我班有留守兒童25名,為作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我通過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兒童學生的家庭情況,看管人的情況,并根據平時的.觀察、了解,掌握留守學生的性格習慣,建立好個人檔案做到對每名留守學生“因人施教”。

  其次,主動與留守兒童經常性地進行交流

  傾聽孩子訴說的同時,并且,我還爭取更多的機會與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反饋這些留守兒童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并督促留守兒童的父母應盡最大可能加強與孩子的聯系和溝通,要求他們經常與自己的孩子通電話,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以使學校內外對留守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盡量減少由于“留守”而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我班的六名留守兒童與其他幼兒相處融洽,學習、生活能力、性格發展等方面都呈現較好的發展趨勢。

  第三,留守兒童的情感波動性較大

  對周圍的反應敏感性強,他們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容易被寵壞、更容易形成嬌氣的不好習慣、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傷害。作為副主任應當采取措施使留守兒童經常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的積極情結,使他們獲得愛的互需、愛的激勵,從而促進其在學校、家庭的學習與生活。并引發全體同學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助。比如:我利用寫信的方式,讓所有的同學都寫一封給父母親的信,往往寫得感情最真摯的是那些留守兒童,因為他們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將好的作文展出或誦讀,讓全體同學都感受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真摯的心。這樣所有的同學都深受感染,他們都會用一顆誠摯的心關心身邊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應當幫助,體貼父母不在身邊的同學,那么,我班留守兒童也不再覺得自卑、孤獨、可憐。他們要與同學、與教師、與社會上關愛他們的人親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學也相處融洽,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總之,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顆愛心,而不是狠心。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02-18

《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學習心得體會5篇02-18

《師德修養》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6-09

學習新時期師德修養的心得體會08-30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05-30

學習+修養=成績10-01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11篇06-06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12篇06-05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4篇06-1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视频免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 中文字幕淫亂視頻 | 亚洲一级电影在线 |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一区校园 | 亚洲国产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