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1
冒險精神,展望如今的社會,已寥寥無幾。回望古今“勇敢,善于學習思考,思維獨特,樸實溫和,知恩圖報……”的人又有幾個呢?當你獨自一人航海因風暴卷到一個毫不熟悉的地方,你會怎么辦?是絕望,還是自信?是勇敢,還是懦弱……我想,主人公格列佛已經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本書主要講了格列佛遇風暴來到了小人國,居民身高六英寸,君主與大臣貪婪小心眼。格列佛起了好奇心,不小心闖到了大人國,居民體格龐大,赫赫國威,熱愛和平。格列佛遇上了海盜,造訪飛島國,屬地不定,臣民勾心斗角、邪惡低劣,城市鄉間荒蕪腐敗。格列佛叛變,游歷慧駰國,這里的統治者高度理性,人形動物邪惡、低劣。本書諷刺政治腐敗、偽科學,辛辣幽默,想象大膽夸張,令人為之驚嘆!本書是童話,是科幻小說,是寓言,是冒險故事,是諷刺文學,是成長路上必須閱讀的一本經典之作!
看到了書中格列佛的冒險精神,我不禁聯想起了我的小時候……小時候的我,是個安靜純真的小男孩,完全不喜歡玩耍。我家旁邊有一片會漲潮的小灘涂,一年四季,灘涂上爬著各色各樣的小螃蟹,可愛極了!每逢周末,總有小朋友按住墻壁,踩著凸起不平的巖石,一步步爬到灘涂,抓小螃蟹。小螃蟹爬得速度可快了,每個小時頂多只能抓到兩三只,看著他們臉上露出勝利的笑顏,手上驕傲地拿著小螃蟹,我心中竟有了一絲絲的羨慕。可是我從來沒膽子爬到灘涂,我也嘗試過,可是爬到一半就打道回府,因為我怕泥土會弄臟我的鞋子,也怕我會摔倒。讀了《格列佛游記》之后,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的勇敢、熱愛冒險的精神感染了我,我自嘆不如,并且也有了一絲絲想嘗試的.沖動。終于,在一個周末,淘氣的小表弟來我家串門,強烈要求我陪他一起爬一下灘涂,我強烈表示我不會爬。表弟鼓勵我:“不要想著結果,你只要找好下一個落腳點,走一步,再走一步,你一定能到達灘涂。”經過表弟的鼓舞,我慢慢往下爬,走一步,尋找下一個落腳點,最后我爬到了灘涂!我終于也冒了一次險!看了第四部慧駰國,我想起了我前幾天看到過的一個故事——交通銀行為了回饋用戶的支持,舉行了一場現場抽獎儀式,在抽一等獎的時候,嘉賓抽出了第一位幸運兒,但其留下的手機號碼少一位數字。按照抽獎規則,中獎者“必須留下有效聯系方式”,所以該號碼被宣布作廢。但令銀行沒想到的是,此后連抽6次,顧客留下的手機、座機號碼全都是空號或停機。第7個電話倒是有人接聽,但對方告知,沒有這個人。一等獎抽到第8位時,電話通了,這位顧客在電話中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中獎后,回應道:“別騙我,哪有這等好事?”隨后就掛了電話。原本預計在半個小時內結束的抽獎活動卻拖至三個小時才結束,一些人分析說,“短信中獎”、“電話中獎”等騙局、陷阱太多,致使一些人不敢隨便留自己的電話號碼,而留下真實電話的中獎者,也不敢輕易相信電話通知的中獎消息。我希望我們的社會也像慧駰國那樣,沒有任何的謊言與虛偽,現實與教育統一。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努力,讓社會處處開滿真誠之花!我們的社會雖然不像書中當時的英國那樣,但還是有小偷小摸,亂丟垃圾等不良風氣。一個污濁的社會,需要每個人一起攜手一起凈化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低下頭撿起垃圾丟入垃圾桶,寫一封倡導書,號召居民。從現在開始讓社會處處充滿陽光,扼殺陰霾!
關于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2
此書發表于1726年,以外科醫生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的冒險經歷為主要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及殖民主義者的罪惡極其本質。
小說的四部分組成。每一卷中,都是通過對人物或故事情節來表達作者本身的情感、用意與追求。
拿第四卷來舉例,通過格列佛與慧駟談話,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獲得爵位的可恥行為。通過對“耶胡”的描寫。進一步批判了英國掠奪者貪得無厭的本性。通過對“慧駟”的描繪,可以體現出作者對思想社會強烈的追求,突出明顯。
《格列佛游記》的主要藝術特點,就是自始至終運用了諷刺手法,尖銳深刻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作者認為,有許多事不能用法律去懲罰,宗教與道德的約束力量也有限,也只有把他們的罪孽公之于世,方能使他受人憎惡。
另一個特色是情節的幻想性和現實的真實性有機結合。格列佛所游歷的國家都是幻想的,真實不存在。
但就是作者虛構的童話般的世界,是以英國社會生活的真實為基礎的,使人常常忘記情節是虛構的幻景。
情節栩栩如生,生動逼人,使人身臨其境。你看后,好書推薦定會寫的比我精彩。
關于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3
暑假,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夸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小人國、大人國里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拜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骃國。在慧骃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骃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于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骃國,慧骃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著太多我們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同時對于慧因國我又有一個疑問,如果它真的是一個完美的民族的話,那應該就是人人充滿了愛,人人平等,但慧骃間有主仆之分,有尊卑之別,這就說明它并不完美。作者的“理想國”根本就不完美,所留給我們的也僅僅是一個美好的憧憬。“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一條真理,一切的罪惡都是在后天養成的,世上沒有絕對公平,光明與黑暗、善與惡都是并存的。作者最后要留在慧骃這個馬的國度,其實是一種逃避,一種對真理的逃避。既然他向往理性,向往真理,那么書末的逃避就相當矛盾了。教化及愛的力量可以改變任何人,如果不成功不過是沒有真正觸及到根本原因而已。
未來文明的發展道路漫長而艱辛。而本書作者心中的陰謀、罪惡,一切的負面情況也都是阻擋不了人類前進的腳步的!
關于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4
《格列佛游記》是一本著名的小說,做諷刺來說,十分的巧妙,做童話來說,也是一本想象力十分豐富的童話。
但《格列佛游記》通常被人當成一本諷刺小說。首先是因為通過寫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骃國,這四國的ZZ,例如,小人國的官員選拔方法——不是看才華、知識,而是看誰跳繩跳的好,誰跳得好,誰的官就高。其次就是作者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作者將英國的特點寫入了這本書,政界腐敗,黨爭激烈……都是英國的特點,這兩點合起來看,作為一個諷刺的書,再合適不過了。
最讓我感到諷刺的是第四卷——“慧骃國游記”,這個國家是由一匹又一匹的馬組成,這些馬忠實又善良,但他們的.敵人耶胡卻相反,他們好吃懶做,貪得無厭。有人說這有什么諷刺的,就是馬與耶胡的戰爭,但我們仔細想想,格列佛就是因為耶胡被趕走的,這說明什么,耶胡就是人類呀!煙湖雨馬正是當時英國社會邪惡的人與正義的人,這一品讀諷刺的意味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
當作一本童話來品讀這篇文章,格列佛在四國的機遇,每到一個國家地位,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格列佛在每一個國家地位不同,故事繪聲繪色,毫無破綻,又是一篇好童話。
《格列佛游記》這本書可以讓人反復品讀,每讀一次就換一個角度思考,讀一次就有一次新發現。
【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格列佛游記》閱讀心得01-07
格列佛游記閱讀心得04-06
格列佛游記學生讀書筆記09-23
《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09-20
《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09-17
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06-14
格列佛游記的讀書心得08-05
《格列佛游記》讀后心得08-19
格列佛游記的閱讀心得(精選46篇)04-26
格列佛游記讀后心得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