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案例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德案例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一位新教師在課堂上課時,正聽到一位上課經常講話的學生正大和同桌大聲的講話,于是很生氣的對該學生講“不聽的也不要講話,影響上課的紀律”。
學生嘀咕到“講的超難聽,誰想聽啊”。
教師聽了就更生氣了,“你還接話,真是一點家庭教養也沒有”。
學生語言更加激動“老師,我的家庭有沒有教養,關你屁事”。
于是,這節課的主題成為了一節師生的沖突課......
顯然,教師的本意是為了維持上課的秩序,但面對一位“刺頭”學生,不經意間的語言過失,造成了師生之間的不愉快。他認為學生公然在課堂上的“超難聽”,對他的課的評價,是他無法接受的,這樣不僅讓教師喪失了威信,也是對教師一種輕慢與冒犯,很自然教師沖出職業的底線,開始訓斥學生,沒想到學生更為激動,教師肯定沒有想到,該生是沒有雙親的,父親過早去世,母親改嫁,自已和年邁的奶奶生活一起,教師的不經意確刺痛了學生的內心。
教師應該正確對待每位學生,尤其是要正確對待表現不夠好的學生,在處理這類學生事情時,教師應該采取課后教育說服的方式,不應該在課堂上直接處理,要三思而后行。首先要“望”,要看、觀察,找出原因,弄清為什么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其次是把握時機,及時“聞”,聽學生傾訴,讓他發泄,并緩解學生的急躁情緒,找到根源,找到教育契機,接著是“問”通過詢問他人,了解學生的一些個人情況,促進問題的徹底解決;最后是“切”,找到癥結,雙方認錯,主動承擔責任,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師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消除急躁情緒,保持冷靜態度,用自己的誠心和耐心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抵觸情緒消失,不再產生對抗情緒。
陶行知先生曾經告誡教師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沒有壞學生,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當然也有缺點和毛病,教師節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幫助他們改掉自身的缺點和毛病,發揚他們的優點和長處,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品格優秀的好學生,將來成為社會上有用之才。
【師德案例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師德典型案例心得體會10-12
師德典型案例心得體會04-23
師德師風案例心得體會(通用17篇)05-20
事故案例心得體會04-30
學習事故案例心得體會05-01
幼兒園教師德育教育案例09-08
化工安全生產案例心得體會09-26
安全事故案例心得體會08-18